玉姚急急忙忙赶回甄府,她要劝甄父三思。
她先去父母的院子,但默紫在院中的花藤架下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听说她要找甄夫人,就告诉她甄夫人在房内小憩,这几天太累了。
玉姚不忍打扰母亲,她转身离开了。
她决定去父亲的书房看看父亲在不在。她今日刚去过书房,再次进去忽然觉得这书房里的书有些像温府的药材那么多。宽敞的房间,贴着墙立着两面高高的书架,架子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书籍,其中最重要也最多的是父亲为官所用的书。
甄远道是大理寺少卿,专门负责官司纠纷这一类事务,他的各种法典都是厚厚的,还有记载每个朝代的案情及判罚的案例书籍也是一排一排的。玉姚看着眼前这些书籍没来由对父亲涌起一丝钦佩之意。
甄家虽也是世代官宦,但甄远道是甄家历代以来官位最高家境也最殷实的。甄远道学识渊博,早早就考中进士,官运也算亨通。甄夫人同样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早早去世,但做过户部侍郎,所以甄夫人自幼受父亲影响,很有经济头脑。
她与甄远道成亲以来,十分注意打理家中的田庄、铺面,甄家在她的经营下变得银两越来越宽裕。夫妻二人感情和睦、孩子容貌好、性情好,甄家的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
可自大女儿入宫后,甄远道夫妻的心就没放下过。他们本不想女儿入宫,只想着她能够嫁一如意郎君,二人安稳、和睦地度过此生。可朝廷的选秀规矩在那,甄嬛必须参加选秀。凭着她的长相必然会入选,这是他们夫妇很早以前就知道的。
想着既入宫,皇上也许就因为甄嬛的长相而对她格外优渥,哪知进宫以来就不停有女儿受委屈的消息传来:女儿受华妃的打压、受到皇帝的猜忌、冷落。后来女儿怀孕了,想着总能够好起来,哪知却被华妃当众打耳光,还流产衔了。
现在,女儿居然病重了。
甄远道伤痛至极,他坐在书房的书案前。面前是上折子常用的宣纸,小厮已将徽墨磨好,狼毫已饱蘸浓浓的墨汁,就等着他这个主人执笔疾书了。
忽然,二女儿玉姚闯了进来。
“父亲,”玉姚进来匆忙行了个礼,急急地道:“父亲要上折子参年大将军吗?”
甄远道心想玉姚怎么知道,后来又想起她刚回来时自己曾经说过一嘴。他不想和女儿说朝廷之事,只是疲惫地摆了摆手:“你一个女子,不要过问朝堂的事。”
“父亲,”玉姚的声音提高了,她焦急道:“年大将军势大,父亲不怕吗?”
甄远道当然知道年羹尧权大势大,怎么可能不知道参他的凶险,可是被女儿这样问就有些恼羞成怒。他瞪视着她,厉喝道:“你姐姐在宫中被人欺负得成了什么样子?你不是不知道?”
玉姚低下了头,她不敢看父亲失望的眼神,她的声音里带着心虚,低声道:“我也心疼姐姐,可是父亲。。。”她停顿一下,抬起头,缓缓地问道:“万一年大将军蓄意报复,父亲可想过我们甄家这一大家子人会怎样?”
甄远道心中的纠结达到了极点,可他在宫中受苦的大女儿怎么办?听消息似是病得很重,不知道能不能度过这一关呢。身为父亲,怎能袖手旁观?他双目微闭,心一横,冷冷道:“你现在是温家妇,即使甄家出了什么事,也牵连不到你。”
“父亲?”玉姚哭喊了一声,委屈地道:“我是哪个意思吗?”她扭身就跑出了书房。
甄远道瘫坐在椅子上,他当然知道玉姚的意思,她是担心父母和兄妹的安危。甄远道欣慰地想:孩子们都是好孩子,那他也要做个好父亲,为甄嬛搏一搏。
玉姚跑出书房就跑回了自己的院子,潜绿在书房外瞪着她,见她哭着跑出来,赶紧上前追去。哪知小姐一路跑,一点也未停歇,潜绿也一路跑,可真是累坏了。
潜绿心道:小姐这是怎么了?又转念一想:可能今日遇到的事太多了,管溪、老爷夫人的焦虑等等。
玉姚一进房间就扑到在床榻上抽泣起来,潜绿的安慰絮叨她也不听,只是哭泣:父亲怎么能那样说她?!
哭了一会,忽然想起:刚刚忘了和父亲说《钱名世诗集》的事了,想想算了,日后再说吧。
“潜绿,收拾下,我们回去。”玉姚忽然不哭了,坐起身来吩咐道。
“啊?”
“啊什么,我们回温府。”玉姚见潜绿一脸诧异、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样子就觉得好笑,但又想到刚才的事情也就笑不起来了。
“哦,好吧。”
待二人去向甄夫人告别时,甄夫人已起来了,她无力地靠在大迎枕上,满脸憔悴、眼睛都是红肿的。
她摆了摆手,柔声道:“回去吧,娘这两天没时间和你说话。回去好好侍候夫君、婆母,过好你的日子就好!别担心我们!”
女儿都是她的心头肉,她心疼宫里的大女儿,但也不愿意让二女儿受到连累。
玉姚默默点头,轻轻的转身离去。
马车行走在京城的大街上,摊贩依旧、叫卖声依旧、幌子依然随风飘扬、儿童们的嬉闹声依旧,可车中的玉姚与来时却不同。彼时,心是欢快的,此时,心是沉重的。
她之所以匆匆赶回温家,并不是害怕受到牵连,她身为甄家女儿,在父母疼爱、兄妹和睦氛围下长大的,怎会怕牵连呢?若真有那么一日,她宁愿舍弃自己也会换回他们,若不能,她也情愿和家人在一起。
她急忙回温家,是想让温实初去劝劝父亲。
她知道,父亲很满意温实初,也很欣赏他的医术和为人,否则也不会将自己许给温实初。且不说两家早就有来往,这些年来父亲是看着温实初从一个小大夫慢慢成为太医的。就说他们成亲之后,温实初对甄家真是无可挑剔。
温实初对姐姐在宫中的情况应该更了解,也许劝父亲会更有的放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