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姓名学真的有用吗 > 第3章 殷若夏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1页)

第3章 殷若夏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1页)

好了,既然是和女儿一起学国学,那我们还是从她的名字开始吧!我女儿叫殷若夏,名字也是她妈妈起的。这个名字起得很好,我很喜欢。殷若夏的生日是公历5月27日,正是农历人间四月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初夏时节。“若夏”这个名字很应景,朗朗上口,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其中还包含很多深刻的含义和美好的期待。

若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抬手梳理,把头发理顺的样子,所以若字的本义是“顺”。《尚书·说命中》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古代英明的君王顺从天道,建立邦国,设置都城。《春秋谷梁传·庄公元年》曰:“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不顺从自然法则的人,天会让他们灭亡。这里的若,都是顺的意思。

现在,若多用作假借义“像、如”。初唐诗人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居四海之内,我们仍是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海角,我们仍然好像比邻而居。这里的若,就是像和如的意思。

又比如成语“呆若木鸡”,意思是呆呆的好像一只用木头雕成的鸡。现在它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恐惧、惊讶或痴傻而发愣的样子,原来却是一个褒义词,典出《庄子·达生》:

周宣王姬静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君主,他穷兵黩武,四方征伐,他的业余爱好是观看斗鸡。周宣王在后宫养了很多只公鸡,退朝以后就看斗鸡取乐。他希望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于是把齐国的驯鸡能手纪渻(sheng)子请进宫中。纪渻子选出一只金爪彩羽的高冠大公鸡,并请周宣王不要打扰他驯鸡。但是周宣王性子急,只等了十天就叫人去问:“鸡可以斗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它还非常骄傲。”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不住又叫人去问。纪渻子说:“不行,它的反应还是太快了。”再次过了十天,宣王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召来纪渻子亲自过问。纪渻子回答说:“还是不行,这只鸡还会狠狠地盯着人看,脾气还很大。”宣王疑惑不解地问:“这不正是勇猛善斗的表现吗?”纪渻子回答说:“勇猛善斗的鸡,没有常胜不败的。”

又过了十天,纪渻子终于对宣王说:“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差不多了,现在这只鸡听到其他鸡的叫声毫无反应,看上去就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它的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别的鸡见到它掉头就跑,没有敢跟它斗的。

我们也可以把“呆若木鸡”解释成为:呆愣愣的,比得上一只木头雕成的鸡。这就是若字的引申义“及、到、比得上”。《论语·学而》中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尚未比得上那些虽然贫困却安乐、虽然富裕却又守礼的人。

谢道韫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若字,也是“比得上”的意思。谢道韫,是东晋时期有名的才女。她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奕的弟弟就是很有名的谢安。谢道韫的丈夫名叫王凝之,王凝之的爹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传说谢道韫小时候,有一年冬天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飘洒的雪花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落下的白雪像什么啊?侄儿谢朗立刻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喻成在空中洒盐。而谢道韫沉思半晌后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她觉得谢朗空中撒盐的比喻,比不过“柳絮因风起”。

夏这个字,很厉害。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夏字是一个人的样子,头、发、眼、身躯和四肢一应俱全,两只手伸展开,显得很强壮很有力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夏,中国之人也。他认为夏字的本义是雄壮威武的中国人。这里的中国,特指中原一带,大约在黄河中游流域,河南洛阳附近。在古代,大约从《尚书》开始,人们往往将“华夏”并称指代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孔子的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边远地区的东夷人不能图谋和扰乱中原人。夏字还有高雅的意思。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被称作夏。夏又指称一年中的第二个季度,也就是夏季。《尚书·洪范》中说: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因为日月的运行,也就有了冬季夏季一年四季。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则是殷朝。这么解读下来,殷若夏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那么点意思?

还有更有意思的。

从甲骨文来看,若,是一个梳头的人;夏,是一个雄壮的人;殷,则是一个跳舞的人。寓意我们的殷若夏小朋友仪态端庄,勇敢坚强,而且多才多艺。三人为众,寓意我们的殷若夏小朋友开朗活泼,朋友多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寓意我们的殷若夏小朋友谦虚好学,勤学好问。

其实,我们对殷若夏小朋友的期待真没这么多。我们只希望她永远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生机勃勃,幸福平安就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