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姓名学真的有用吗 > 第157章 火烧赤壁与魏晋风度(第1页)

第157章 火烧赤壁与魏晋风度(第1页)

六二:贲其须。

修饰自己的胡须。

曹操驻军荆州后,给孙权下了一封战书。战书极富文采,它是这么写的:近者奉辞伐罪,旌挥难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意思是我曹操奉天子之命讨伐罪逆,旌旗指向南方,刘琮就投降了。如今我统率八十万水军,邀请将军在吴地会猎。

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江东集团的大臣之中几乎没有人主战,除了周瑜和鲁肃。但有这两个人就够了,更何况还有一个诸葛亮坐着小船来到江东,不停地煽风点火?

孙权收到曹操战书的时候,周瑜正驻军番阳(今江西省鄱阳县)。当江东群臣纷纷主降之时,只有鲁肃一言不发。但他不是没有主见的人,只是眼下独自一人孤掌难鸣,不如噤声。

鲁肃(公元172年—公元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他出身江东巨富之家,自小就气度不凡,豪爽好施,深得人心。他和周瑜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在周瑜的推荐下,他投奔孙权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构想。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大同小异,而在时间上要早差不多七年。

鲁肃趁孙权起身上厕所时追出去,奉劝孙权宜战不宜降,不如召回周瑜早定大计。周瑜回来后,为孙权分析了当前局势和胜败关键,具体论证过程不作详细叙述,得到的结论是:宜讨汉贼,东吴必胜。

汉贼两个字很重要。把曹操称为汉贼,就举正了旗子,维护了东吴对抗曹魏的正义性。

周瑜立下军令状,请孙权抓住时机,命他率精兵三万进驻夏口,誓死击破曹操。

孙权这才下定决心,当着文武群臣的面,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谁再敢主张投降,就像这个桌子一样!

周瑜和程普分为左、右都督,各自领兵一万人,与刘备组成联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今湖北咸宁赤壁市),船靠长江南岸,与曹军隔江对峙。而曹操大军在驻扎长江北岸乌林(今湖北荆州洪湖市)一带。

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孙刘联军士气如虹,而曹军的状态却并不太好。

曹军从北方来到南方,因水土不服而染上瘟疫,北方水军多不识水性,亟待与新编入的荆州水军操练、磨合。曹操做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部署,他考虑到北方将士不习惯坐船,于是下令将所有战船密密层层首尾连接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和马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这样做的坏处是不利水战,更大的坏处是,曹操没意识到上述这个坏处。

而最大的坏处是,虽然曹操没意识到,却被周瑜发现了。于是就有了火烧赤壁。

以水军着称的东吴,却屡屡用火攻取胜,完美印证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周瑜打黄盖的戏码并没有真实上演过,但火攻之计确实是黄盖献上的。他对曹操的船舰悉数首尾相连,建议周瑜“可烧而走也”。

诸葛亮借东风的戏码也是虚构的。其时,东南风正急,万事俱备。周瑜命令黄盖率十余艘蒙冲斗舰,船上装满柴火,在柴火上淋满火油,伪称要投降曹操,向北岸而顺风急进,到离曹军船舶不远处,所有船全部点火,火借风势,烈火浓烟遮天蔽日烧毁曹军大量战船后,一路蔓延到曹军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这一仗打得扬眉吐气,既加强了江东集团的凝聚力,也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

周瑜经此一战扬名天下。周瑜既是征战沙场的儒将,也是极具魏晋风度的名士。他相貌英俊气质好,时称“雅量高致”,而且精通音律,达到了大师水准。即使醉后听曲,他也能听出乐曲中细微的跑调,然后就会扭过头,去看那位演奏出错的人,这就叫曲有误,周郎顾。相传弹奏者多为女子,她们往往故意弹错曲调,赢得周郎一顾再顾,直至顾盼生辉。

但东吴政权最大的名士,还得是孙权。

名士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喜欢卖弄口才斗机锋,文雅一点叫掉书袋,通俗一点叫斗嘴。

孙权很喜欢和人斗机锋。侍中郑泉为人耿直敢言,经常搞得孙权也下不来台。于是在一次宴席上,孙权借着酒劲说要治他的罪。郑泉赶紧起身朝门外走,一边走一边不停回头看孙权。孙权笑着把他喊回来,问:“你不是不怕我吗,怎么还总是回头看我呢?”郑泉拱手答道:“臣知道主公一向爱护臣下,肯定不会有性命之忧。只是我被主公的英姿打动,总是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名士气质是会被感染的。

有一次,东吴大将朱桓领兵出征,孙权为他送行。朱桓端起酒杯说:“上天授予主公圣人的容貌,如今臣就要离您远去了,要是能摸一摸您的胡须,死而无憾了。”孙权靠在案几上,把脑袋伸过来。朱桓摸着孙权的胡须,感叹说:“我今天总算是捋到虎须了!”

类似孙权、周瑜、郑泉、朱桓这样的作派,在当时并不鲜见,在以后更会成为时尚。这种时尚有一个很响亮很动听的名字,叫作魏晋风度。

既称魏晋风度,这种时尚风气在曹魏政权必然更加盛行。曹操既是英雄,也是名士。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用来形容曹操,简直太贴切了。但在长江战线上,真名士曹操只能是孙权的注脚。

公元213年,曹操进军濡须口。濡须口是古巢湖的出水口,位置大约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东南的银屏镇境内。他和孙权打了一仗,输了,然后坚守不出。

孙权于是亲自乘船,从濡须口大摇大摆经过曹营水寨。曹操看着阵仗,知道一定是孙权亲自来了,于是下令万箭齐发。众多箭矢射在孙权的船上,导致重量失衡,船向一边倾斜过来。孙权不慌不忙下令船只就地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船上演奏这欢乐的曲子,大摇大摆回去了。

这就是孙权借箭的故事,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

曹操远远看见孙权,脱口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孙权回营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只有八个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信下又附着一张小纸条,也只有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喟然叹道:孙权是不会骗我的,随即撤军返回许都。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是南宋着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名句。

他还写过一阕词,词末如此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