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不得已立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为皇子。公元1063年,宋仁宗驾崩,赵曙即位为宋英宗,最初朝政由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掌控。第二年,宋英宗开始亲政,就其生父的名分引发时间长达一年半的濮议。濮议的结果是,宋英宗得偿所愿,皇权和相权得到加强,而台谏势力被抑制。
仁宗、英宗两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科教文化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但宋初以来实行的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等政策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环境,导致三冗危机加剧,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边境无战事而军费开支庞大,每年还需赠送辽和西夏巨额岁币,朝堂机构臃肿而行政费用居高不下。据史载,公元1065年,宋朝财政赤字高达1750余万,将当年充盈的内藏库掏了一个底朝天。
宋神宗赵顼即位时,面临一系列危机。面对内忧外患、财政困乏的局面,他决定启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为变法核心,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接连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等改革措施,同时实行保甲法、保马法等军政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上改善了现状、缓解了矛盾,同时也激发了新的矛盾。
新法不可避免触及到皇室、官吏、贵族、豪强们的利益,且其本身也难免存在种种弊端。宋神宗为平衡新旧两党间的关系,不得不作出妥协,罢免王安石相位。
宋神宗有统一辽国和西夏,重振汉唐盛世的雄心,在位期间连续西征试图消灭西夏,但因为军队战斗力实在太差,结果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从此一病不起。熙宁变法减损贵族豪强利益,使宋朝重新焕发生机,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国耕地面积高达七亿多亩,城镇商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是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一卦,损卦。
损,就是损失、减少的意思。但损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只是简单的减少,而是损己利人,损有余而补不足。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先富带动后富,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我们捐出一部分多余的钱,捐给贫困山区生活困难的孩子们,贴补他们的学费和家用,这也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但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损不足而补有余,这个要不得。大自然的规律告诉我们,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补过了头一定会坏事。
比如说江河的水位一旦过高,就要泄洪,否则会引起溃堤,好不容易装满的水会流光光。
比如说一个气球,不能一味地往里吹气,否则气球会爆。嘭一声,灰飞烟灭。
所以很多企业家赚到足够多的钱以后,一定会做公益,做慈善,回馈社会,也会着力提高企业福利待遇,让员工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样就对了。他们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一味盘剥员工,欺骗消费者,贪图个人享受,我们会说这是个披着羊皮的黑心老板。
他要么会被狮子吃掉,要么迟早自作自受输光光。所以《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山下有泽,这是损卦的卦象。君子应警戒自己欲求不得的愤怒,要抑制自己索求无度的欲望。
什么是欲求不满,什么是索求无度?
高山脚下一个湖泊水泽,山峰高耸而湖泽低洼。山顶上冰雪融化,雪水潺潺流下,山上的石头泥沙被冲刷下来填入湖泊中,这就是损高山之有余而补湖泊之不足。
高山一点点的减少,这是损,湖泽一点点地接受高山流水,不盈不亏,这是增益。但如果湖泊说给得太少了,要一口气给个够。高山说:好,我全部给你。
整座山峰塌下去,那就是山崩。山没了,湖泊也填平了,也没了。湖泊的态度叫索求无度,而山呢,它没忍住自己的愤怒,于是两败俱伤。所以,君子要惩忿窒欲。
所谓损卦,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重是损己而利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重是不能损得太厉害,让利人者产生过大的压力。
这是做公益、做慈善的一个根本原则。
《吕氏春秋》中讲过两个故事,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法规,凡是从国外赎回本国奴隶和战俘的,可以向国库报帐。子贡很有钱,他有一次赎回奴隶却没去找国家报销。此事传开后,人人都夸他是大好人,孔子却把他大骂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