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我的长征路400作文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已成惊弓之鸟的胡宗南、贺国光等见败局已定,连夜乘飞机逃往海口,西昌之敌顿时乱作一团。后来,向守志从抓到的俘虏口中知道,胡宗南当时只有两架小飞机,只能坐50多人。可是机场一下子集中了两万多人,国民党军都想跑,最后竟出现了自相残杀的现象。紧接着,向守志率领部队强行军,迅速趁夜暗占领了机场,并于3月27日突入西昌城内,另一部向北追歼逃敌,在冕宁同第184师会师。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新中国刚成立,向守志就马不停蹄转战抗美援朝战场。向守志当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4师师长,1951年3月率部入朝参战。自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不到半年,就接连发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了“三八线”以南。敌人不甘心失败,一面与我进行“拉锯战”,一面从本土调集大量兵力,扬言搞“第二次仁川登陆”,“将战线推进到三十八度线以北地区”。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志愿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趁敌人立足未稳,发起了第五次战役。44师作为志愿军第15军的前卫师,在第五次战役中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4月19日,向守志和44师政委朱叶奎率部渡过临津江,率先参加了第一阶段作战。4月22日18时,第五次战役全面打响。在敌机疯狂轰炸和强大的炮火的严密封锁下,向守志指挥部队向“三八线”以南、汉城以北涟川的美军第三师的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历时8天的第一阶段作战,44师连连告捷,歼敌514名,击落飞机1架,缴获各种火炮44门,汽车13辆。44师在这次战斗中,荣获志愿军司令部颁发的“出国作战第一功”的锦旗。第一阶段战斗结束不久,44师很快又投入到第二阶段战斗。5月11日,向守志率部由君子洞地区出发,于15日拂晓进抵内坪里,当夜涉水渡过昭阳江,与美2师38团和部分李承晚军在大水洞、板项里一带展开激战。经过连续五昼夜的反复突击,美军、李承晚军遭重创后仓皇逃窜。第二阶段战斗,44师歼灭美2师38团大部,毙伤美军1784人,俘美38团一营少校营长成鲁盖夫等244人,击落飞机3架、击伤2架,缴获各种火炮、汽车近百辆,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追忆英雄邱少云

第五次战役后,向守志率部在平康地区坚守防御阵地,利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法,经常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为了配合上甘岭战役,向守志指挥部队主动出击,夺取了佳山、“381”高地两个美七师加强排的阵地,全歼守敌;接着又准备夺取李承晚第九师前沿阵地391高地。391高地山势狭长孤立,位于志愿军前沿阵地约2000米处,可俯视志愿军阵地,是一个硬“钉子”。因此向守志决定拔掉这个“钉子”。1952年10月12日,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晚,87团3营400余人秘密潜伏在391高地前开阔地的草丛中,一夜无事。第二天上午10点多钟,有1个班的李承晚军从391高地的一个地堡里钻出来,朝山下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敌人突然踩到潜伏部队战士的手上,仔细一看,山下埋伏着一片志愿军,慌忙中砰砰地扫了一梭子子弹,扭头就往山顶跑。我负责火力掩护的炮兵立即开火。在敌人跑到半山腰时,我炮兵发射的准确炮火筑起一道火墙,将1个班的敌人全歼在山腰。就在我方炮火消灭这一小股敌人后不久,中午12时左右,敌人开始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火舌借着风势向邱少云袭来,并且烧着了他身上伪装的野草。在他身后两米处就是一条流水的沟。他只要后退几步,就势一翻,滚落到泥水里,就可以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潜伏的战友们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了自救。火苗慢慢燃烧到邱少云的头上。在生死关头,邱少云为了不让自己身上的爆破武器被火焰引爆,在身体下挖坑,将携带的爆破筒埋了起来。烈火继续燃烧着,烧焦了邱少云的皮肤和头发。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咬紧牙关,把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在最后关头,他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副班长李士虎说:“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去完成吧……”说完,他强忍痛苦,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在地上,坚持了30多分钟。一直到牺牲时,他再也没有动一下。目睹邱少云的壮举,战友们都流下了热泪。当日下午5时半,隐蔽在391高地前沿的400多名指战员,在邱少云英勇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向391高地之敌发起猛攻。敌人乱作一团,哇哇乱叫,志愿军仅用18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战后,师党委决定组织工作组调查和整理邱少云的事迹材料。时任邱少云所在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的任善纪参加了这项工作。战前,任股长带工作组曾到邱少云所在的9连1排3班蹲点,与他住在一起的正是邱少云。在交谈中,他了解到邱少云是个贫农的儿子,1949年12月报名当了解放军。在不久以后的剿匪战斗中,曾击毙了十几个土匪。他参加志愿军开赴前线途中,冒着敌机的轰炸,从燃烧的民房中救过一个朝鲜小姑娘,为此受过嘉奖。任善纪他们调查回来后,向守志和师里的其他领导同志集体听了工作组的汇报,向守志忍不住地流泪说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战士呀!”为了表彰邱少云的崇高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志愿军总部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并于1953年2月1日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总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员,所在部队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391高地的石壁上,让英雄的名字与英雄的山岭共存不朽!

向守志采访手记:替逝者答到

SMG电视新闻中心记者苏菲

“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是无与伦比的奇迹。”2006年夏天,我接到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老红军系列访谈”的采访任务。对于出生成长于80年代的我来说,“红军”、“长征”这样的字眼真的是一些故事与奇迹,是停留在历史课本里的空泛概念,是徘徊在电影纪录片里的宏大叙事。70年前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征途毫无疑问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但它到底是怎么进行的,红军战士到底依靠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完成二万五千里的遥遥征程,这次采访给了我一个与长征亲历者面对面的机会。前后长达三个多月的采访过程,其实也是我自己关于长征精神的寻找之旅。4月的一天,我们在南京一个绿树成荫的院落里见到了前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将军。他年仅17岁时就带领着四川宣汉县的一百多名游击队员参加了工农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三次过雪山草地。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向守志功勋卓著。向老今年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长征途中的很多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饥饿、寒冷、疲劳、伤病,都是摆在红军面前的道道难关。尤其是在雪山草地,很多战士倒在路边,再也没有醒来。眼睁睁地看着同生共死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幸存的红军战士十分痛心。70年后的今天,向守志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唏嘘不已。这些悲壮的历史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但是向老讲述的一个细节让我深深地为之感动。那是当时红军的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每当有战士牺牲,他们都只能就地草草掩埋遗体,但是行军途中每一次部队点名,班长都还是会大声点出已经牺牲的战士的名字,而剩下的战士们也会大声替这些已经离开人世的战友答到。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纪念。而活着的人,也能从这样的仪式中汲取力量和勇气,继续前行。向老说,当时的红军战士把牺牲叫作“光荣”。面对长征路上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他们时刻准备着“光荣”。但他们一直都会记着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背负逝者未竟的志愿投入新的战斗。我想,也许这就是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执着的勇气,无畏的精神,胜利的决心。在那个条件极端恶劣的年代,鼓舞着红军的队伍走出困境,鼓舞着中国人摆脱疲敝,走向复兴。因此,我们今天重访健在的老红军,不仅仅是抢救即将消失的民族记忆,更是重温这种引领民族命运的伟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长征70年后的今天,响亮地替逝者答到!

百里挑一进入红军电台

1918年,彭富九出生在江西永新县一个贫农家庭。6岁那年,在亲戚资助下,彭富九读了几年书。就是这几年私塾,改变了彭富九今后的命运。10岁,彭富九参加儿童团,不久就担任区儿童团团长,到了13岁,也就是1931年,彭富九已经成了永新县儿童局书记。也就在这年,彭富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胡耀邦是团省委书记,彭富九记得,经常要和胡耀邦打交道,在他眼里,胡耀邦是个敢说敢干性格外向,写文章很漂亮的人。彭富九小小电台屡建战功第二年,湘赣省军区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开学。早在1929年、1930年,中央在上海建立无线电训练班,学员里有一个叫周德元,后来成了彭富九的考官。1931年,朱德和毛泽东下令,要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队伍。那年12月,肖克从中央军委带来一台50瓦的电台,湘赣军区立即决定在永新县城办了第一期训练班。对学员的要求那可不简单,要政治可靠,斗争性强,还必须是工作认真的年轻人。共青团中央巡视员冯文彬推荐彭富九参加了训练班。因为冯文彬了解到彭富九出身贫农,年纪小却很机灵,工作上会出点子想办法,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是棵好苗子,就向省军区推荐彭富九参加无线电训练班学习。但彭富九开始还不大想去,觉得搞儿童团工作,搞青年工作很有意思。特别是和胡耀邦在一块儿,天天有说有笑的,很有意思。后来彭富九想,还是先去看看再说。到了那里,考官周德元就让彭富九读报,虽然有点磕磕巴巴,但他还是读完了。见彭富九识字,于是周德元又对彭富九说,在电台工作,一天可以吃四顿饭,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听戏,说着把耳机给了彭富九,彭富九戴上,果然听到南京国民党电台里的京戏了。当时在苏区,一天三顿吃饱都困难,不过在电台工作,晚上经常加班,所以有夜宵,这就是周德元说的第四顿饭的意思。就这样,彭富九成为了红6军团第一批12名无线电学员之一。这些学员,都是贫农出身、14岁到17岁之间的小伙子。没有教官,没有教材不说,连可以拿来练习的电键也没有,只好用嘴巴念,嘀哒,嘀嘀哒的。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地方,很多时候,学习都是在行军中完成的。后来在湘赣苏区打仗的时候,缴了一部十几瓦的电台,还俘虏了电台队长王义军。这下,学习班的教官有了,王义军就成了红军的的教员,他还开始编写教材,自己装电键。再往后,苏区也扩大了,彭富九他们才有个教室,能够安安稳稳地坐下来学习,正规地学了三个月。那时开始,彭富九更加刻苦地学习文化,学习简单英语会话,学习收发报技术和电台修理技术,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1933年7月,彭富九从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在红6军团电台队当报务员。刚才说到,第一期学习班一共有12个学员,说起这12个人的后来,令人感慨。其中一个还没有开学,就在“肃反”中被害。因为还没有开学,大家在一起闲聊,还在纸上随手写字,无非是当时流行的一些口号,比如:“打倒”“拥护”“万岁”“国民党”“共产党”,不料此时,保卫局的人就进来了,看到这些字,就说这些孩子反党,查出是谁写的之后,就把那个学员杀了。

1955年彭富九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后,一个学员在永新县就跑了,两个学员学不会退出了学习班。剩下8个人,3个人留在苏区,5个人长征。到了延安又跑了两个,后来彭富九还在破译敌人密码时,看到过那人名字,是投敌了。另一个则到了胡宗南那里,1941年的时候,还曾写信给彭富九,说自己想回来,但彭富九也不了解他的情况,所以连信都没回。而彭富九打完抗日战争又打解放战争,建国后,也一直在军委技术部门担任领导工作。过去彭富九的履历很少披露,肖克评价彭富九说:知者不说,不知者无从说。彭富九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小小电台屡建战功

我们现在看到正史讲湘赣苏区突围是“西征”。实际上是为红军探路、打前站。后来在红6军团将士的心目中,“西征”就是长征。在彭富九的记忆中,长征前,四次反围剿战役打得非常成功。到了第五次,敌军30个团的兵力围困湘赣苏区,红6军团被困在遂川、万安、泰和交界处的山区里。这时,中央军委命令他们在1934年8月15日以前离开那个地区,突破敌人的包围。到湖南中西部地区,和贺龙领导的红3军会合,并开创一个新的根据地。这就是红6军团的“西征”,当然,当时不叫“西征”,叫“战略转移”。部队“战略转移”前,开了一个政治工作会议,是湘赣苏区省委书记任弼时主持的,号召大家,准备三个月的行军,多准备几双草鞋。13岁就离开了家,当时才16岁的彭富九,哪里会打草鞋,还是别人帮的忙,给他打了两双草鞋。他们有两部电台,小电台容易带走,但一部50瓦大电台,带起来就麻烦了。发报机重,电源也重。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那部大电台还是给弃掉了。在贵州甘溪一带,红6军团被打散成三股,彭富九他们往山上跑,敌人用迫击炮往山上打。但是谁都不愿意把电台扔掉,战士们还是想尽办法,把电台包括发电机、蓄电池抬到了山顶上。夜里,部队找到一个带路的猎人,准备突围,但那根本不是路,是山里的一条溪沟。无奈之中,他们只好把发电机埋了,笨重的蓄电池也埋了,只带着那个收发报机。这样就剩下一部电台了,50瓦的电台虽然不能工作了,但是还可以听敌人电台。但没电发机,就发不了报。等电台的人撤下山,肖克居然还等在那里,知道还有一个电台,战士们也都没事,肖克这才放心。1934年10月,红6军团终于在印江县和贺龙率领的红2军胜利会师。11月,在湘西永顺的一场战斗中,部队还缴获了敌人的一个电台。就在打了永顺战役以后,当时追击敌人的时候,在胡家关附近,天雨路滑,彭富九摔了一跤,伤了左腿,站不起来,更不能走路。部队在继续往前跑。彭富九就写了个条,叫路上战士往前传。纸条是写给任弼时的,告诉他自己摔伤了,不能走了。任弼时闻讯后,就叫战士给彭富九找了一匹马,但因为伤势重,彭富九连马都不能骑,最后只能用担架抬着彭富九走。在彭富九的记忆里,不但记得任弼时对自己很关心,更记得在那个危险的年代,任弼时的沉着稳重,毫不慌乱,这让彭富九非常佩服。1935年12月,红2、6军团从湘鄂川黔边界开始长征。这时,彭富九已担任红6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