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全军出击让唐军中军震动。
皇甫冲在心底冷笑:傻了吧,这就好像斗地主,你刚出了一对三,老子直接就王炸,怎么样,脑瓜子嗡嗡的吧!
“加速,再给老子加速!”
叛军主力奔袭,人如虎马如龙,气势惊人。
当面之敌正是唐军请来的援兵,逾万回纥军、近万于阗军,六千大食军、和五千南诏军,多方人马组成约三万人的大军阵。
后世宋明之人谈论唐史时,指责安史之乱是唐玄宗重用胡人的缘故,强调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肆批评唐朝的民族政策混乱错误,其实这纯属甩锅推责之说。
安禄山固然是粟特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但其造反的核心部下绝大部分为汉人,而忠勇保护大唐王朝的却不乏外族将领,如高仙芝、王思礼是高句丽人,哥舒翰是突厥人,李光弼是契丹人,仆固怀恩是铁勒人。
此番应援的于阗军更是唐朝民族政策深得人心的好例子。
于阗军是由前于阗国王尉迟胜亲自领军,这人听说宗主国大唐遭遇叛乱,毫不犹豫地将王位传给弟弟尉迟曜,自己亲率近万大军,一路高呼“赴国难,助国讨贼!”奔赴近万里前来平叛。
所以说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而自以为吸取唐朝重用胡人的教训、严格给胡汉划清界限的宋明,最终却被胡人的马蹄反复蹂躏。
“李归仁何在?”皇甫冲大喝。
李归仁纵马上前:“安帅,末将在,但请吩咐。”
皇甫冲一指唐军中军前阵:“前方是多国联军军阵,看着虽然人多,但旗号驳杂,指挥必定混乱,你率骑兵进攻,给我击溃他们。”
“安帅放心,您就瞧好了。”李归仁拔出腰刀,向前一指,“曳落河铁骑骑射无双,随我冲!”
轰隆隆,八千曳落河铁骑组成锋矢阵型,加速狂奔,数万马蹄激起闷雷声,挟着雷威疾射唐军大阵。
首当其冲的正是于阗军,面对狂奔而来的铁骑,于阗军阵纹丝不动,国王尉迟胜更是丝毫不惧,大吼一声:
“于阗儿郎们,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长枪列阵,随我赴死!”
吼罢,尉迟胜挺起长枪,列于阵前。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杀!”
近万于阗士卒齐声高呼,声震原野,只见最前的三列士卒快速蹲伏,双手握持长枪,以枪杆尾端抵地,刷地立起一片三米长的密集枪林。
中间的士卒与前排留出十步左右的距离,沉腰矮身,长枪直指前方,随时准备填充前排战死士卒的位置,再形成一堵厚厚的枪墙。
再隔十步距离是后排弓弩手,近千弓弩手张弓搭箭,弓弦吱吱拉满,箭头斜指天空,蓄势待发。
三息之间,一个阵型严整的空心长枪阵陡然出现在战场上,战意冲天,望之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