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鸡飞狗跳的消息,能让不少人蒙在鼓里听个舒坦,但原本坐在家中煮茶的沈宓,听完之后,只打碎了一只他最喜欢的茶盏。
随即匆匆忙忙换衣,带着濂渊驾车赶去了宫中。
他不是偏信传闻的蠢货,甚至当年摄政王才当政时,派了几个太监来府上瞧他,后来回宫中述职,也让他曾陷入过这样流言缠身的境地。
但此刻那流言里头的人变成了闻濯,有因有果,就算不至于真出什么事,那殿上之事定然得有根据,才能编成真的往下传。
他急的不行,除了那点消息,宫中再未传出有关太医诊治的结果,乘坐的车马最快,也只能小半个时辰到地方。
一路他联想近来闻濯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疑心重重地将他所有经手之事都解读了一遍,不知晓到底找出来多少不对,等临到承明殿丹墀,他脸都青了。
迎头正撞上一个人影出来,他也没注意,直到那人俯身行礼‐‐
&ldo;世子殿下。&rdo;萧惊华这一声不大不小,刚好够殿里头的人听到。
正里殿原本好生躺着的闻濯一听见声,下意识从榻上撑起了身,穿上靴子就往殿外走。
到门口看到来人果真是沈宓,刚还卧床难起的毛病也没了,整个人是以生龙活虎,容光焕发,好的不得了。
&ldo;怎么进宫了?&rdo;他还不知宫外传言的原委,于是出声问道。
沈宓愣着看了他半晌未曾吭声。
闻濯便没再接着问,转而朝萧惊华抬了抬下巴,挥手吩咐他退下阖门。
……
作者有话说:
沈宓:&ldo;你还问怎么了!&rdo;
注:丹墀(chi):大殿门前、台阶以上的部分。
秉笔:这里解释一下,正史上都是由司礼监中文笔绝佳的太监担任。
一般朝堂上的消息,都是通过近前侍奉的翰林院中官员编写记录,然后传递到宫外,因为经手的人卡太多,所以很容易有误差。
(另外还有一事跟大家说声抱歉,这篇文开始的时候用的修饰很多,是因为那时候接受的大量书籍和诗词都在脑子里,一动笔就相当于找到了发泄口冒出来,就像看多了网络词汇不自觉会跟随一样,其实我偶尔谈话的时候也是类似会出这样的状况,没有别的故意的成分,只是自然而然就…后面呢因为写文的同时也在反思,所以慢慢在改进。
也很感谢看到这里的宝子们包容拙笔,爱你们!)
第125章经年酿(六)
人一走,大殿之中只剩下他二人,方才的君子之距,转眼间便教闻濯贴的密不透风。
他环着沈宓的背拉了他一把,趋步将他带到殿中,无意间碰到他指尖发觉冰凉,扭头仔细盯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