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不谈家具,只谈房价就好,反正屋主也没说要卖家具。”
我才一转口,买方又把我拉回来:
“好吧!这此家具我再加25万,连房子总价1050万。”
现在距离我的最低开价只差50万了,整体而言,这场商战已近尾声矣!
最后成交价是1060万元,在低迷的景气下,以一栋高总价的别墅而言,我方大获全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料敌篇(六)
6??????? 别让买方开盘价变成交价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高总价商品买卖过程中,一般买方的心理转折,大概不出下面范围:
①??? 卖方的成本价是多少?
②??? 卖方的底价(愿成交的最低价)是多少?
③??? 知道赔钱买卖没人干,但又怕被赚太多。
④??? 探成本价很难,但可从开价探底价。最好能在成本价之上,底价之下成交,愈接近成本价愈佳。
⑤??? 心理基础转化成行动——出低价(最好在成本价之下)。一番“多空厮杀”后,希望在成本价附近成交。
当然,整体买卖选种不可能让买方这么随心所欲,而且卖方并非木头,完全只守不攻,但我们可从其中观察出一个重点:
“买方对底价的重视远大于未来的成交价。”
何以见得?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买主对于商品本身都不会很熟悉,也许大概知道一点行情,但并不清楚商品的成本结构,也没办法从商品品质去判断合理价位。所以,他会试图探索对手的最低防线(底价),可以“输人”,但不可以“输阵” ——物符不符值不重要,但绝不能当冤大头——比别人多掏腰包!
就这个观点来看,就是基于对底价的好奇好,促使买方出价以探底。对卖方而言,这才是行销的立足点,没有出价,就没有机会商量商量,还谈啥买卖?
谈到这里,读者们也许会问:那不二价商品怎么办?难道就别玩了吗?
不可否认的,市场上不二价商品多的是,而且有的生意还不差。但绝大多数都是低总价商品,就算杀价高手,砍了半天,就省那么点钱,实在没成就感,自然没人“玩”。
但对高总价商品而言,则全然不同。卖方一旦把价钱“咬死”,让买方无法满足“底价好奇心”,没机会表现杀价功夫,没机会表现“一分钱买两分货”的成就感,而又想吸引名路英雄好汉上门,难矣!
笔者粗略统计,5年房地产大战下来,买方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
“底价多少?”
高明的行销一听到这句话,就知道:“机会来了”。
但菜鸟行销呢,就因为不知道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商机,往往在无意中赶跑了财神爷而不自知呢!
例:笔者初进行销业时,就曾接过这样的案子 :
一户房子委托价132万;经过广告促销,来了一组客人。一天之内看了3次,最后一次是请地理师来看风水。菜鸟如我,光看样子,也知道是准买主,于是约好隔天晚上去他家拜访。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近成熟的案子,内心充满紧张与喜悦:
紧张:客人出价,要如何应付?
喜悦:入行以来,第一次机会!
如约来到客人家里,小小的客厅,黑压压地坐了十几个人,似乎所有亲朋好友都出动了,看样子,这个关卡不容易过,想着想着,不由得紧张起来!
一阵寒暄过后,结方开门见山地问:
“李先生,这房子底价多少?”
当心里盘算过,这是生平第一笔买卖,钱少赚点没关系,但买卖一定要做成;至于价钱嘛!好商量,于是很诚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