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重生之大明摄政王txt精校 > 第82部分(第2页)

第82部分(第2页)

饷和兵,是崇祯末世的最要紧之物,但在东林那边,一提起饷兵之事,便是叫皇帝修仁德。

天灾示警,是皇帝不修仁德。

边关报警,是皇帝不修仁德。

京师地震,是皇帝不修仁德。

流贼为患,是皇帝不修仁德。

反正在黄道周和刘宗周等东林儒臣嘴里,凡事只要是内修仁德了,则自然而然就办成了。天灾不会有了,边关也不会示警了,流贼就都降顺了……反正皇帝只要问政,就无非是修仁德这三个字以应。

崇祯在刚即位的时候,年纪太小,被东林党忽悠的有点找不着北,凡事也是照东林的标准来办。吃饭,女色,衣着,无不是俭朴自省,太子之外,还有诸王,在传嗣方面也是无可指摘。

勤政方面,更是无一日不见大臣。

比起神宗和他的哥子天启皇帝,那简直是差的天上地下。

但说来也是怪了,神宗年间大半太平,晚年才出了辽东的乱子,但内地境内,仍然是一片太平景像。

天启年间也是如此,虽是年年受灾,但大规模的流民祸乱,却是由崇祯当家后才开始的。

这其中,当然也是有明末财政破产,到崇祯年间各种毛病大发作,但也是与几次加赋有莫大的关系。

第一百五十四章 内阁(3)

等到了现在这种时候,皇帝当国十余年,东林党那一套也是渐渐玩不转,真正能帮皇帝分忧,解决麻烦,并且对钱粮兵谷能有实际意见的大臣,才渐渐被信任倚重。

就算如此,崇祯也是实在没有什么章法,或者说,整个晚明之际,国家是病入膏肓,最有本事的大臣,在大明千疮百孔的财政体系面前,也是只能瞠目结舌,根本无计可施。

就眼前来说,国家财用之不足,实在也是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明初的种种弊端,也是逐渐显露出来,可当国者,能拿出办法出来的,几希?

……

……

文渊阁中,自是有一群阁老在。

明朝不比清朝,清之帝王勤政,实在是到了变态的地步。每早必定是和军机见面,然后分批接见大臣,过午后就开始亲批折子,绝不假手他人。

这是君权到极限的体现,军机的地位连内阁也不如,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班子,但承旨而已。而著名的军机大臣傅恒,还开创了一人不敢承旨的先例。

就是说,奉旨办事,一个人不干,得大伙儿一起承旨,这才能干。

颟顸无能,无耻事君到清之军机的地步,也实在是华夏千年之下的一种奇观了。

大明内阁,却是另外一种气度。

票拟之权,就是内阁相权的直接体现。

天下事繁,每日奏章不知道有多少,事务之烦,又各有曲衷,身为帝王者,实在尽难查察,所以内阁在送入之前,就先贴黄票拟,把处理的意见先送呈上去,然后皇帝看过,由司礼批红回复下来,就是正式的朝廷意志,经由内阁发布的诏旨了。

今日次辅薛国观被皇帝召见,在文华殿内足足独对了大半个时辰,内阁中人都是消息灵通,还没等薛国观回来,就知道皇帝苦于兵饷两缺,因此向薛国观问策。

薛国观究竟说了什么,这就不足为人所知,但朝廷已经撑不下去,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实。到处都是请饷请赈济,国库如洗,崇祯皇帝把自己的内库也花的海落河干,根本没有银子可以往外发了。

这个时候,朝廷必将有大举动,但究竟如何,且还得再看。

“老先生请。”

“老先生客气了,吾等皆入参机务,无须讲此俗礼了。”

薛国观返回内阁时,时辰已经不早,几个阁老都是忙着自己的事情,首辅刘宇亮正在观阅文书,见薛国观回来,也是并没有出声。

只有杨嗣昌坐在门前,见薛国观进来,便是起身相迎。

薛国观对他也是客气,拱手还礼时,十分诚恳,表示不必多礼。

杨嗣昌见他如此,也是潇洒一笑,便是自己坐了下来,果然不再客气多礼了。

此人也是刚刚入阁,原本是兵部尚书,六月时崇祯下旨令他入阁参与国朝机务大事,任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事。

在职掌上,除了薛国观外,就当属此人。

风头之劲,虽是刚入阁,但已经逼凌他人之上,以声威来说,也是只在薛国观之下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国之大政(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