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远途而来,就见一见吧。叫他们进来,随我一同去巡营。”
“是!”
张岩赶紧答应,然后到偏帐将姜敏和丁宏广两人带过来……浮山这边只有这两人是官身,都是百户把总的告身,勉强够资格进来拜见。
“卑职叩见制台大人。”
浮山营是不讲跪拜礼的,两人下跪之前,对行跪拜礼也没有什么,在入浮山前反正一直是行跪拜礼的。
但当跪下之后,心里却有一股压不住的别扭感觉。
好在卢象升不是普通的文官,他已经从案前出来,正在披油衣,帐里也是十分的泥泞,虽然总督的帅帐选的地势高,雨水没有进来,但诸将出来进去的,带进来不少泥污,堂堂宣大总督,加兵部尚书并总督天下勤王兵马,这样的大人物居然就在这样的地方见人办公,睡也只是睡在后头的小帐篷里头……无论如何,姜敏和丁宏广在心中都是涌起一丝敬意。
“你们都起来吧。”卢象升随口吩咐着,在两人起身后他便先大步而行,姜敏和丁宏广也是赶紧跟着。
卢象升边走边问道:“你们知州和守备都有心了,不过,为什么会想起送我们粮食?”
“我家将军常说,好的将领是军中之胆,一个主将要叫下头看了就有胆气,有了主心骨一样。而粮食,就是将领之胆,无粮之将,自然也无胆做战,虽然宣大镇有朝廷调拨粮草,但长途行军征战,很可能会到我们山东境内,将粮送到东昌府临清,也可以派人送到北直隶境内,或是河间府附近,这样如果大军经过,也可以不无小补。”
“你们思虑的到是周全……”卢象升一直大步走着,到了外头,雨淋漓而下,打在人的身上脸上,在帐中久了,被雨这么一淋,卢象升仿佛是精神一振,回头对两个浮山军人笑着道:“不过我们去不成临清,怕是就要在这几天和鞑子决战,你家守备好意,只能心领了。”
他连多少粮食也没有问,显然是决心下定,根本不可能移军就粮。
其实按张守仁给宣大镇设计的路线,可以从河北西北方向一直向东南,过会通河到临清,绕了一个弯,但仍然是与清军的主力平行,高起潜等人不怕断粮,可以不理,只要宣大镇到临清一带,又可就粮,不至于叫三军挨饿,又可以护卫临清和东昌府的安全,使清军不能从临清绕道进入山东,是一举两得的事。
但卢象升显然不会按张守仁的想法行事,在雨中,他翻身上马,策马前行,这是一匹赫赫有名的好马,名叫五明骥,肩高比一个普通的小个子士兵要高出半个头来,卢象升昂然大汉,骑在这马身上,更是显的威风凛凛,不象一个文官,反似一个征战厮杀的武将中的恶汉。
这位总督,显然已经拿定主意,就要在这几天,还保有体力之时,与清军择机决战!
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营(1)
第二百七十三章巡营
“你叫李保儿?我记得你,你是固原人!”
“你瘦成这样,还有力气没有?”
“你是保安州来的是不是?我认得你,你种地屯田是把好手,力气也大,沙场杀敌你怕不怕?”
“杀鞑子是我等职责,诸君,多辛苦多担待吧!”
先是骑马,然后是步行,卢象升就是这样在雨地里来回的奔波跋涉。
到处是泥泞和烂泥,但卢象升丝毫没有不适的感觉……大家都知道,卢象升自己所住的帅帐,无非也就是地势高一些,和大家所居的环境没有丝毫的不同。
他这个督师兼兵部尚书也没有丝毫的架子,将官他都认得,这并不稀奇,但宣府一带的很多普通的小兵,在军中只要超过半年的,卢象升也是多半能认出来,这就是十分的难得了。
三言两语,原本士气极为低落的宣大军又被卢象升提起了士气上来。
很多人都是感动的说不出话,也有一些人拍着胸口保证,一定追随卢象升,鞍前马后,绝没有异心,也不会在战场上逃走,一定与鞑子死战到底。
听到这样的话,卢象升就是赞许的点点头,拍拍对方的肩膀,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说。
他是高等文官,殉国和战死沙场也是报国恩君恩,这些小兵,吃着一两的成色不足的月饷,一个月关不到三斗粮,经常饿肚子或是吃杂粮野菜,一旦行军,挨饿就是十分正常的事,而他们在战场上受伤或是战死,根本不要指望家属能得到什么抚恤……在从军之初的五两银子一人的安家银子,就是这种抚恤金的意思了。
就是这样,怀着质朴和赤诚之心,这些豪杰好汉照样穿着破旧的衣甲,持着残破的兵器,和最凶恶最残忍装备极为精良人数也有优势的异族敌人拼死奋战着!
无非就是拼命而已!
唯死而已!
这些人,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怀着对这些军士的崇敬之情,姜敏和丁宏广几乎没有说一句话。尽管一直跟在卢象升身后,而且卢象升也几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千里迢迢送粮,虽然没说明数量,但没有个几百担或是过千担是拿不出手的。一个州官和守备,用不小的人力物力运送军粮,并且派出队伍前来通知,事情哪里会这么简单!
但这两人,就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卢象升后头,看着眼前的宣大镇的将士们,竟是一个字也吐露不出。
在这些人面前,什么机心计谋,真的会不好意思说出来。
叫他们移军就食,故意把粮船停在临清,现在想起来,丁宏广这样的人,都是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子!
军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