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奇笑了笑,心想:“这话只说中了一半。诗确实是好诗,但一千年以后,已经被人们断章取义只剩下三句了;而且,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这话是出自这位北宋真宗皇帝的御制《励学篇》了。”
苏雪奇想了想,说道:“皇上的立意高远,自然非我辈小民百姓所能揣度。我只是一介草民,只想开个义塾,教教穷人家的小孩子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
赵元份说:“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姑娘有志于教育天下英才,是与孟子志同了。”
苏雪奇报以一笑,说:“既然王爷也赞成我的想法,我这个想法的实施,还要倚仗王爷的襄助。”
赵元份说:“有什么我可以帮忙出一分力的,姑娘尽管说。”
苏雪奇说:“开义塾需要房子地,不知道王爷能不能帮我找一个安静些的院子,不用太大,能容纳十几个学生就行了。”
赵元份说:“这个容易,京中闲置的房子甚多,就是官府登记的空房子也不在少数,我回头帮姑娘查一查,一定帮姑娘找一间好的。”
苏雪奇忙说:“我先谢谢王爷。房子不需要好,实用就行。太好了,我也承担不起租金。”
赵元份笑道:“这一点姑娘也不用多虑,到时候姑娘的义塾办起来了,我可以每个月支持姑娘一笔开支银钱。”
苏雪奇忙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办得起来,王爷的美意我先代孩子们致谢了。如果当真把义塾办起来了,到时候再向王爷商借也不迟。”
赵元份点点头,说:“筹办义塾,颇耗精力。姑娘如果忙不过来,我可以叫子陶去帮你操持。”
苏雪奇说:“这种小事怎么能劳动唐公子呢?我还是自己慢慢地来吧。”
赵元份说:“那也好,我就把李策借给姑娘,有什么跑腿的事可以让李策去办。”
苏雪奇想了想,说:“王爷肯借给我一个人当然好,可是能不能不是李策?”
赵元份说:“姑娘不喜欢李策吗?那我另外借一个人给姑娘吧。”
苏雪奇不再拒绝,说:“我先谢过王爷。”
赵元份笑着说:“姑娘不必这么客气。我上次不是说了吗,如今我们兄弟和姑娘也算半个亲戚了,我现在出面维护姑娘一下、帮姑娘做点事也不怕会有人非议了。”
苏雪奇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
赵元份转移话题说道:“子啸大婚后,皇上勅封他做了鸿胪寺卿。虽然是个闲职,但比起当初在保和宫里抄抄写写,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苏雪奇这才知道马鸣当了官了,说:“这样很好。子啸他其实很有才情,如今有了官职,可以施展一番抱负了。”
赵元份说:“姑娘这样说,是说子啸在我那儿无法施展抱负了。”
苏雪奇忙改口说道:“是我失言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赵元份截住苏雪奇的话说:“姑娘说的本来也是实情。我这个王爷领的都是些虚衔,给我办事的人又怎么可能一展拳脚呢。”
苏雪奇看赵元份自己把话拉回去说了,就说:“王爷说哪里的话。”
赵元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说:“子啸这个鸿胪寺卿也是个虚职,凭衔领奉禄罢了。”说完,赵元份又补充了一句说:“其实又何止是子啸,我们这些皇室宗亲又有哪个不是领着一堆虚衔过日子呢。”
苏雪奇放下茶杯说:“朝廷设这么多虚衔,时间长了,冗员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赵元份又喝了一口茶,说:“恐怕会越来越多呢。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宗室越来越庞大,官员的恩荫,添差官,各种名目不过都是想让朝廷上下一心,安稳如磐采取的措施罢了。”
苏雪奇也知道,政府机构膨胀不止是宋代这一个朝廷,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后,为了稳固统治阶层,平衡统治阶层的利益,都会有意无意地扩充机构设置,增加官员数量,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人干吃饭不干活,也得好好养着。
(六十四)问心无愧而已矣
苏雪奇正在院门外教小孩子念儿歌,吴秀来了。
这是苏雪奇第一次见吴秀,苏雪奇一眼就喜欢上这个略有些瘦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