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宋历史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历史就像流水,绝不会停顿下来,在遇到阻力的时候,只不过卷起个漩涡,历史就是在大大小小的漩涡里前行。

开宝元年(968)又出现了一个漩涡。当年七月,北汉的皇帝刘钧去世,养子刘继恩继承了皇位。皇权交接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动荡,赵匡胤也效法刘崇准备对北汉“伐丧”。

北汉此时还真就出现了动荡。刘继恩即位以后,宰相郭无为专权,刘继恩很是恼火,但郭无为势力在北汉已经盘根错节,想轻易动摇也不现实,刘继恩便采取了逐渐疏远他的办法,想一点一点削弱他的权力。郭无为也不是省油的灯,看明白了新任皇帝的心思,就抢先下手,指使人杀了刚即位两个多月的刘继恩,然后杀死刺客灭口,扶立刘崇的另一个养子刘继元登基。

刘继元刚刚坐稳屁股,宋朝的昭义节度使、同平章事、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李继勋,率领着党进、曹彬、何继筠等一班如狼似虎的宋将,一路烽烟杀进北汉,直逼太原城下。

赵匡胤给北汉送去诏书,传谕刘继元投降,还给郭无为等也发去诏书,许诺给郭无为安国节度使的高位,郭无为动了心,不遗余力地劝降刘继元,可刘继元死活不干。凭借坚城,刘继元终于等到了辽国西南面都统、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的援兵,李继勋怕腹背受敌,便领兵撤退。北汉暂时逃过一劫。

但更大的打击很快就到来了,第二年二月,赵匡胤决定亲征北汉。这是自平灭二李之后,赵匡胤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可见他对先后出了石敬瑭、刘知远等人物,又是契丹屡次入侵中原通道的河东的重视。

宋军在团柏谷击败北汉名将刘继业(就是杨业,杨家将的第一辈),再次进逼城下,设立四寨将太原团团围住,刘继元仍坚守城池,等待辽兵来援。

就在太原城攻防战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北汉宰相郭无为惦记着赵匡胤许下的节度使官职,在朝廷上当众大哭,说:“一座孤城,怎么能挡住百万大军?”还装模作样地要拔剑自杀,搅得北汉人心惶惶。

刘继元这个闹心,内里有郭无为在搅和,外援辽国的国内也不太平,辽穆宗被近侍所杀,辽景宗帝位新立,对北汉的求援只好派出数量有限的兵力,这些辽兵都被负责打援的宋军击败。

北汉陷入了困守孤城的危险境地!

但刘继元还真有股狠劲儿,就是不投降。宋军引来汾水淹城,在一片汪洋中驾船攻城,北汉军也据城墙死守,战斗打得激烈异常,宋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石汉卿先后战死,北汉军也损失惨重。

宋朝的兵将打红了眼,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赵廷翰带领最精锐的近卫禁军,跪在赵匡胤的面前,要求充当登城进攻的先锋敢死队。赵匡胤幽幽长叹一声,说:“你们都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精兵,一个能顶一百个。我宁愿不得太原,也不忍心让你们去爬城送死!”虽然赵匡胤为了保存实力,没有批准他们的请求,但宋军高昂的士气由此可见一斑。

就在太原岌岌可危的时候,老天爷帮了北汉的大忙。此时已经进入了盛夏雨季,阴雨连绵,暑热难当,宋军中又爆发了时疫,史书上记载“多破腹病”,想必得的是急性肠道传染病,疾病严重影响了宋军的战斗力。同时,大雨毁坏了道路交通,宋军的粮食补给也面临威胁。更要命的是,辽国重新组织起了援军,在大将耶律沙的率领下步步逼近。

军队染病,补给不畅,援军来临,几方面的压力一齐到来,赵匡胤只好撤兵。

宋军撤走以后,北汉把太原城内外的积水排干净,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大段大段的城墙在逐渐干燥的时候轰然倒塌!见此情景,不仅北汉君臣倒吸一口凉气,就连辽国的使者也说:“要是宋军先淹城,然后再排水,太原城就完了。”

此战,北汉就连宰相都是宋朝的“第五纵队”,辽国也因内乱救援不力,可在老天爷的帮助下,北汉奇迹般地渡过了第二次难关!

战争,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激烈冲突,其实里面还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天气因素居然可以扭转战局,后来又被中外的战例不断地验证着。

都说再一再二,不会有再三再四,赵匡胤对北汉的第三次打击在削平南汉、后蜀之后重新启动了。这次,北汉会不会再次逃脱?

开宝八年(975)末,赵匡胤灭南唐,南方只剩下了盟友吴越和不足为患的漳泉,“先南后北”的战略初步实现了。开宝九年(976)二月,群臣为庆贺平定南方的巨大胜利,一起上表要给皇帝陛下加尊号“一统太平”,赵匡胤却说:“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坚决不同意。赵匡胤再次表达了对征服北方的渴望,在为攻灭南唐的将领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对征唐主帅曹彬更进一步地说:“更为我取太原!”

在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曾对岑彭说:“西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思是他在平定陇右以后,再领兵南下,攻取西蜀。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前有光武帝的“得陇望蜀”,后有宋太祖的“更为我取太原”,前后交相辉映,表现了两位开国雄主强烈的进取之心。

就在这年草黄马肥的秋天,赵匡胤下诏讨伐北汉,对北汉正式“宣战”。

赵匡胤对这次战役下了空前的决心,命令党进、潘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分兵五路,分进合击,同时还分兵对太原周围的汾(今山西汾阳)、沁(今山西沁源)、辽(今左权)、石(今山西离石)、代(今山西代县)等州发起攻击。其中党进率领的主力宋军再次直扑太原。

这样宏大的进军规模,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北汉面对泰山压顶之势,奇迹会再次出现吗?

宋军在太原城下安营扎寨,四面围困,每天攻城不止,各路宋军也连打胜仗,刘继元只好困守孤城,拼命祈祷辽国的救兵早点儿到来。

就在宋军捷报频传的时候,一件谁也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在雪夜突然去世,宋军面临国丧,无心再战,退回宋境。

北汉就像做梦一样,渡过了第三次难关。

历史虽有必然性,可真的还要加上偶然性这一条,许多偶然的事件,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但历史毕竟不是由偶然和侥幸主宰的,当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统一吴越和漳泉之后,国势更加强盛,再加上他急于建功树威,便再次打起了北汉的主意。

北汉还会幸运吗?

大辽的崛起之路(1)

赵光义要进军北方平灭北汉,就不可能绕过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这一关。

辽是北方的群狼之首,北方的那些部落和割据势力都奉其为宗主,包括后晋、北汉,搅得宋西北边境不得安宁的西夏,以及后来灭了辽国的金。

耶律阿保机辽(契丹)的兴起,和一个天才人物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契丹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长期活动在内蒙古一带,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并开始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始了他的掳掠生涯,和中原文明有了接触,才被历史所记载。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南北朝时期。

刚刚兴起的契丹,在当时还是个“小弟”,只有跟着别人混的资格,不仅经常遭到北魏和北齐的打击,内部也是混乱不堪,契丹的八个部落都是自己活自己的,谁也不管谁,尽管契丹人勇猛剽悍,可一盘散沙是注定要被别人鱼肉的。

到了隋朝,对掳掠成性的契丹也不客气,把它打得惨兮兮的。一连串的失败,使契丹人开始寻求联合,在唐朝初年,契丹的八部终于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联盟,联盟的首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