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太宗赵光义班的是真宗赵恒,他能当上皇帝相当地幸运,因为在通往龙椅的道路上,曾经有过几个似乎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大的障碍就是宋初几大谜团之一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的老妈杜氏,在临终之前把赵匡胤叫到面前,问他:“你的天下是怎么得到的?”
赵匡胤哽咽了半天,才说:“这是祖先和您老人家积善积德保佑的。”
杜氏叹息一声说:“不对啊,你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后周以幼主管理天下,假如是年长成熟的皇帝,你还有机会吗?所以,等你百年之后要传位给三弟光义,光义百年之后再传位四弟廷美,廷美之后再由你的儿子德昭继位,这样朝政就会一直掌握在成熟的君主手中,社稷才会稳固。”
赵匡胤听从了杜氏的话,让赵普记录下来,收藏在金匮之中,安放到宫中。
这个“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即位以后赵普说出来的,当时杜氏和赵匡胤都不在人世了,成了死无对证的公案,而且当时赵普被政敌卢多逊逼得快到死路上了(赵光义也和赵普不和,矛盾多多),难保不是赵普为了免除杀身之祸、取媚赵光义编造出来的。
四、和约,注定了的道路赵光义最犯愁的事就是继承皇位的不合法性,有了这个“金匮之盟”一切就都名正言顺了,自然是欢喜得不得了,赵普也重新入相。
要说这个“金匮之盟”可谓煞费苦心,它既安排了赵光义之后由赵廷美接班,延续了“兄终弟及”的方式,表明并不是赵光义贪图帝位,而是兄弟几个轮流坐天下;兄弟们坐完了天下,再传回到太祖赵匡胤一脉,没有背离“正统”的嫌疑——在那个年代,嫡长子继位制才是正常的,兄终弟及是一种非常方式。
但是这样一来,也留下了一个赵光义不情愿的缺陷:皇位最终还是要交出去,无法传承给自己的子孙。
因此,赵光义施展了许多阴谋手段,逼死侄子,陷害兄弟,把“金匮之盟”里所有的继承人都剪除干净。赵光义也许不够杰出,但也绝不平庸,可就这件事而论,实在是为后人所不齿。
首当其冲的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光义对赵德昭实在是放心不下,出征幽州的时候也把他带着,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就这样还是出了事。高粱河战败,赵光义只身坐驴车逃跑,乱军无主,有人便提议立赵德昭为帝安定军心,虽然此事最终因赵光义生还作罢,却在他心里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打了败仗,赵光义心里不痛快,就连平定北汉有功将士的奖赏也不提了。赵德昭认为一码是一码,要是这时奖励平北汉的战功,会对恢复宋军士气很有帮助,于是便出头为将士们请赏。本来赵光义对有人欲立赵德昭为帝就一肚子不满,此时又认为他以请赏来收买人心,就更生气了,便气哼哼地说:“等你做了皇帝,再好好赏赐一番也不迟啊。”
这话里的含义太“深刻”了,分明就是在说:“等你夺权成功了,你再说了算吧。”生活中假如你的局长这样对你说,你回家肯定睡不着觉。
赵德昭也被叔父皇帝的话说得惶恐流泪,越想越是想不开,竟抹脖子自杀了。赵光义猫哭耗子,痛哭一场将其厚葬。过了两年,赵德昭的弟弟赵德芳——二十三岁的小伙子,也糊里糊涂地“寝疾”而亡。这样,名列“金匮之盟”上的皇位继承者只剩下了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一人。但赵廷美也没有得好,几年后被人揭发有阴谋造反的行为,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看管起来。赵廷美生气又窝火,两年后在房州郁郁而终。
赵光义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他把阻碍皇位传诸子孙的所有人都清除得干干净净,而且血腥味不大,比起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得兄弟人头滚滚高明得多——却也阴险得多。
可就这样,也轮不到赵光义的三儿子赵元侃(即真宗赵恒)去坐那张龙椅,在他的头上还有大哥元佐、二哥元祐。
赵光义很喜欢长得像自己的长子元佐,元佐人聪明,武艺也不错,但他很注重亲情,不止一次地向父亲为叔叔赵廷美求情,后来他知道赵廷美在房州忧郁而死,竟然伤心得犯了精神病。他不仅抡刀舞棒地乱打,还放火烧了宫院,赵光义大怒之下把元佐废为庶人,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历史上对元佐发狂也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真疯了,也有人说是“佯狂”,借此来表示对赵光义的不满和对皇位的拒绝。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谁也拿不出过硬的证据,因此便成了宋初的又一悬案。
在雍熙三年七月,赵光义把二儿子元祐改名为元僖,并委以开封尹兼侍中重任,隐隐然有成为太子的迹象,可惜他福缘不厚,竟在淳化三年暴病而死。赵光义在迫害兄弟侄子时毫不手软,可父子连心,为此他罢朝五日,还写了《思亡子诗》。伤感的赵光义有一段时间根本不想考虑立太子的事,可高粱河之战中受的箭伤年年发作,他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了,立太子的事不能再拖了。
至道元年,赵光义很器重的寇准从青州回朝,他自己掀起衣服,让寇准看溃烂发炎的箭伤,埋怨说:“你怎么现在才来?”然后问寇准:“我的那几个儿子,你看谁做太子合适呢?”
赵光义这话问得单刀直入,让寇准很难回答。
但寇准话说得十分得体:“陛下您这是在为天下选择君主,这样的大事,万万不可和后宫的女人、太监商量,也不可以问及臣下,只有陛下您自己选择能得到天下拥戴的人。”
赵光义低头想了好久,赶走了身边所有伺候的人,缓缓地说:“襄王元侃行吗?”
寇准还是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回答,说:“知子莫若父,既然陛下您认为可以,就要早作决断。”
这次君臣对话,赵光义很有可能是推心置腹,但一向以刚直著称的寇准说话却很委婉,这因为立储无论在历朝历代都是个很敏感的问题,随便掺和进去会有掉脑袋的危险。后来南宋时岳飞就贸贸然地上表说立储的事,结果惹得宋高宗疑心大起,岳飞之死即便不是因议论立储获罪,也和这有很大的关系。
同年八月,赵元侃被立为大宋王朝第一位太子,改名赵恒。
赵恒小时候很喜欢玩排兵布阵的游戏,还像模像样地自称“元帅”,或许他的游戏勾起了赵匡胤童年的回忆,他很是喜爱这个侄子,就把他领回宫中,这顽皮的小家伙整天在宫中东游西逛,一天竟然跑到金銮殿爬上了龙椅。这可是不小的罪过,可赵匡胤一点儿也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觉得很有趣,就摸了摸他的头,问:“皇帝是好当的吗?”小家伙扬起头,居然说了一句:“当皇帝,不过是由上天注定的吧。”
看来他说的还真有道理,上天真的很眷顾他,阻碍他继承皇位的人,被赵光义铲除的铲除,死的死,疯的疯,他越过了重重障碍,成了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
他能成为储君,还和赵光义迷信相术大有关系。赵光义曾让一个和尚给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