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明开局我就被围 > 第141章 募捐(第1页)

第141章 募捐(第1页)

晨曦初露,东方的天际线渐渐泛起鱼肚白,柔和的光线如轻纱般缓缓蔓延开来。不多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金光仿若利箭,直直地射向巍峨的宫殿。那宫殿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被点燃的金色火焰,肆意跳跃、闪烁,熠熠生辉。

朱雄英昨晚还是放心不下,在朱元璋床边守了一晚上。他身姿端正地坐在一旁,目光始终未曾离开朱元璋的睡颜,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夜阑人静,宫殿中唯有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似也在陪伴着他一同守护。朱雄英时而轻轻为朱元璋掖掖被角,时而仔细聆听其呼吸声是否平稳,一丝困意也不敢有。

直至东方破晓,晨曦透入窗棂,朱雄英才沉沉睡去。

朱雄英刚刚睡去,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眸,老人家的觉少,也轻。但是昨晚睡得尤为的踏实。

刚想喊小涛子,发现自家大孙子守了自己一晚上,轻轻摸了摸头发,一脸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孙子。

朱元璋悄悄起身,把朱雄英放在自己龙榻上,盖好被子,悄悄出了房门。

朱元璋稳步踏入朝堂,虽经历昨夜波折,然龙威依旧不减。诸臣朝拜之后,朝堂之上便开始议论纷纷的政事议程。各部官员依次出列,汇报各地的民生状况、赋税征收、水利工程进展以及边疆的防务情形等。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神情专注,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眉头紧皱,对各项事宜或予以肯定指示,或提出犀利的问询与见解,君臣间问答有序,气氛凝重而严肃。

待诸多政事皆有了初步的商议与定论,朝堂上的气氛略微舒缓之时,朱元璋神色淡然,却又语重心长地开口道:“朕今日还有一事,想与众卿家探讨。忠烈祠一事,关乎我大明英烈之身后荣耀,关乎朝廷之大义名节,关乎民心之所向。朕思索良久,这忠烈祠,我们修还是不修?众卿家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言罢,他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似在审视着群臣的心思与态度,等待着众人的回应。

在场之人无一人敢反对,朝堂之上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许久,一位老臣才颤颤巍巍地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忠烈祠当修。往昔诸般战事,众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方有我大明之今日。修建忠烈祠,可祭英灵,可昭后世,使百姓感怀其功绩,亦能激励将士奋勇效命。此乃顺天理、合民心之举,臣等万无反对之理。”众臣纷纷附和,皆称此举功德无量,不仅能慰藉忠魂,更可彰显大明之仁德与威严。朱元璋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与坚定:“既如此,朕便命工部即刻筹备,务必要以最高规制、最诚敬意修建此祠。朕望忠烈祠落成之日,能让英灵安息,让忠烈之名永载史册,为我大明万世传颂。”

朱元璋话锋一转,眼神中忽然闪过一丝凌厉,阴阳怪气地说道:“哼,朕本以为众卿家皆能洞察秋毫,为朕分忧,为大明谋福。怎的如今倒像是只有齐泰一人独具慧眼,看出这忠烈祠修建之事有不妥之处?难道你们在座的各位,平日里食君之禄,皆是尸位素餐之辈?朕养着你们,难道是让你们只会随声附和,毫无己见与担当?”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臣面面相觑,皆面露惶恐之色。

朱元璋冷冷的道,“还是说齐泰是奸臣呢?”

众臣听闻朱元璋之言,心中虽各有想法,但见龙颜震怒,竟有几人硬着头皮附和道:“陛下圣明,齐泰往日行径确有奸佞之嫌。其虽曾任职朝堂,然常特立独行,所提政见亦多乖张,或有扰乱朝纲之心。如今其已身故,其言更不足为信,忠烈祠之修乃皇太孙英明决策,关乎大明千秋大业,臣等定当全力支持,绝不再有丝毫犹疑。”

朱元璋闻听众臣言语,突然纵声大笑起来,笑声在朝堂中回荡,透着几分让人难以捉摸的意味。笑罢,他目光如电,缓缓开口道:“朕且问尔等,这忠烈祠一事,究竟是国事还是家事?”

众臣听闻朱元璋此问,赶忙齐声回应:“陛下,忠烈祠自是国事。其关乎大明之根基,英烈之声誉,能凝聚民心士气,为我大明之兴盛提供精神支撑。此非一家一姓之事,乃关乎天下苍生、关乎大明千秋万代之大业,需陛下圣裁,臣等从命,以举国之力成此盛举,方能彰显大明之浩荡国威与对忠烈之敬重缅怀。”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淡淡地说道:“既为国事,那便需举国同心。朕以为,这忠烈祠修建所需资费,可由众卿家及天下臣民共同襄助,募捐之事,全凭自愿,捐多少皆可。一来可显我大明臣民对忠烈之敬意,二来亦能考验众臣与百姓对朝廷之事的热忱。众卿家以为如何?”

众臣面面相觑,虽心中各有盘算,但此刻也不敢有异议,只得齐声应道:“陛下圣明,此策甚善。臣等愿率先垂范,为忠烈祠修建贡献心力。”

朱元璋目光扫视全场,又道:“朕命户部妥善安排募捐事宜,务必做到账目清明,所捐财物皆用于忠烈祠修建,不得有丝毫贪墨。”

“咱的手段你们是知道的。”

(历史上崇祯皇帝也募捐过,他先是在朝堂之上,面色凝重地向诸位大臣发出呼吁,言辞恳切,声泪俱下,期望臣子们念及大明社稷与君恩,慷慨解囊。然而,这些平日在朝堂上高谈阔论的官员们,此刻却大多沉默不语,或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些许银钱敷衍了事。内阁首辅魏藻德,身为百官之首,家中富甲一方,却只捐出了几百两银子,还连连哭诉自己为官清廉,家中并无余财。其他官员见状,也纷纷效仿,捐出的数额少得可怜,与他们平日所积累的财富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崇祯皇帝见朝堂募捐收效甚微,又将希望寄托于民间。他下令在京城及各地张贴告示,鼓励富户和百姓捐款。可彼时百姓早已在苛捐杂税与战火纷飞中苦不堪言,自身难保,又哪有余力捐款?而那些富户们,有的畏惧被朝廷盯上,担心捐款之后会被不断索要,有的则对大明的未来失去信心,认为捐出的钱财不过是打水漂,于是纷纷隐匿财产,逃避募捐。

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他派出宦官到京城各勋贵府邸劝捐,这些宦官们在各府邸软磨硬泡,甚至以皇命相威胁,却依然未能筹集到足够的款项。在这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本应是君臣一心、共克时艰,然而各方势力的自私与冷漠,使得这次募捐最终成为了一场闹剧,也让大明王朝在困境中越陷越深,加速了它走向覆灭的步伐,说不得的讽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