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进宫求见朱元璋,想要回凤阳养老。他身着常服,步伐虽仍带着武将的沉稳,却也难掩几分疲惫与沧桑。进入皇宫,那熟悉又威严的宫墙廊道,让他心中不禁泛起诸多回忆与感慨。
见到朱元璋,汤和恭敬地行礼:“臣汤和拜见,陛下。”
朱元璋抬眼,看着眼前这位昔日的老友兼战友,神色稍缓:“汤和,今日进宫所为何事啊?”
汤和微微抬起头,眼中满是诚恳:“陛下,臣征战半生,如今只觉身心俱疲。每念及往昔沙场征战,都好似一场大梦。臣已年迈,这把老骨头也禁不起折腾了,时常念起故乡凤阳。臣斗胆恳请陛下恩准臣回凤阳养老,臣愿将余生交付田园,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只盼能在故乡安度残年。如果,陛下想臣了,随时可以找我。”
朱元璋凝视着汤和:“大哥,你确定现在要离咱而去吗?”
汤和赶忙解释:“陛下,如今朝堂局势,臣也略知一二。臣深知陛下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劳心费力,臣只想远离这是非之地,不给陛下添麻烦。凤阳那片土地,是臣的根,臣想回去种种地,养养花,回忆回忆从前的日子。”
朱元璋目光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缓缓说道:“老哥哥,再多待一个月吧。”
汤和面露犹豫之色,欲言又止,终是点头应下:“陛下既有所命,臣自当遵从。只是臣怕这宫廷之中,臣待久了会有诸多不便,还望陛下体谅。”
朱元璋轻轻摆了摆手:“老哥哥不必担忧,咱自会安排妥当。这一个月,你就住在宫中的偏殿,咱会差人好生照料。每日咱处理完朝政,便与老哥哥把酒言欢,共话当年。”
几天以后。。。。。。
酒过三巡,汤和见朱元璋似有几分惆怅。
汤和放下酒杯,微微叹了口气:“陛下,咱俩个老头子喝酒没啥意思,还记不记得当时咱俩喝酒还有雄英那个娃子,在咱俩身边。”
朱元璋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大哥,此乃朕的皇家家事,朕自会处置。”
汤和连忙拱手道:“陛下恕罪,臣并非有意僭越。只是雄英这娃子也是咱的干孙,当爷爷的怎么能不管自己的孙子呢?”
朱元璋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朕是在锻炼雄英这个娃子的性子,当爷爷怎么可能不心疼自己的孙子。朕深知这帝王之路布满荆棘,雄英身为皇太孙,未来要承担起这大明江山的重担,若不历经些磨砺,如何能有坚毅的心性与沉稳的谋略。咱不过是想让他在困境中学会成长,明白这世间人心险恶,权谋争斗的复杂。他现在还不够狠。”
汤和微微点头:“陛下远见卓识,臣自是明白。只是雄英还小,臣怕这圈禁之苦会让他身心受损。陛下也知晓,雄英这孩子向来纯善,心思通透,臣相信他定能理解陛下的苦心,可臣仍忍不住忧心。”
朱元璋目光深邃,望向远方:“朕都知道,都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汤和感觉此时的朱元璋怪怪的,说不上来的奇怪。
月亮偷偷藏在了乌云后面,整个皇宫被一片黑暗笼罩,仅有几盏宫灯在风中摇曳,光影闪烁不定,天气格外的诡异。
就在这诡异的氛围中,窗外不远处的阴影里,几个太监正鬼鬼祟祟地聚集在一起,压低声音商议着:“今儿个朱元璋和汤和都喝多了,正是动手的绝佳时机,只要杀了朱元璋,这天下局势便会大乱,到时候咱们可就有立下大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太监,眼神中透着一丝阴狠与紧张:“切莫大意,这皇宫之中守卫森严,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咱们得先想办法支开侍卫,再悄悄潜入进去。”
另一个年轻太监则有些颤抖地说:“可我心里还是害怕,万一失败了,咱们的脑袋可就都没了。”
年长太监瞪了他一眼:“怕什么!富贵险中求。等朱元璋一死,大汗入主中原,你我后人,至少是万户,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另一个太监幽幽的道,“咱也没有鸟呀。。。。。。”
周围的太监杀人的目光瞪了过来。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久经沙场,即便饮酒,也时刻保持着一份警觉。他似乎隐隐约约听到了外面那一丝不寻常的动静,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放下酒杯,悄然对汤和使了个眼色。汤和心领神会,多年的征战生涯让他也能迅速进入戒备状态,两人不动声色地靠近窗边。
这些太监悄悄咪咪地摸到了窗户旁边,他们的脚步轻盈得如同暗夜的狸猫,手中紧紧握着寒光闪闪的利刃。为首的年长太监,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强作镇定,他微微侧身,试图透过窗棂的缝隙窥探屋内的情形。
朱元璋和汤和在屋内背靠着墙壁,屏气凝神。朱元璋缓缓抽出腰间暗藏的匕首,那匕首在微弱的宫灯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汤和则顺手拿起了一旁的烛台,将烛火熄灭,屋内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唯有窗外那几盏摇曳的宫灯透进丝丝缕缕昏暗的光线。
太监们在窗外停住了脚步,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年长太监伸出两根手指,向下轻轻一挥,示意动手。一个身形瘦小的太监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去推窗户,窗户发出了轻微的“嘎吱”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就在窗户被推开的瞬间,朱元璋猛地大喝一声:“来者何人!”同时,他如猎豹般疾扑而出,手中匕首朝着窗外之人刺去。汤和也迅速跟上,挥舞着烛台砸向那些太监。太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惊慌失措,原本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瞬间乱了阵脚。那个瘦小太监躲避不及,被朱元璋的匕首划伤了手臂,发出一声惨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