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风雨如磐是什么意思啊 > 第20章 扎眼的狗皮膏药上(第1页)

第20章 扎眼的狗皮膏药上(第1页)

王耀武将军所属的整编51师。将奉命从汉中向北经川陕公路穿越秦岭向宝鸡集结。

李白的一首《蜀道难》曾经形象的道出了川蜀地带的艰难险阻。

我国西北地区历来高山大川相连,尤其是川陕地带以秦岭和大巴山相隔,地段崎岖,数千年只能依靠马匹和栈道通行。真是名副其实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川陕公路于1936年6月建成通车。

它是连接陕西、四川以及宁夏、甘肃等地区的重要通道。它贯通南北,从成都平原直通关中平原,抵达终点---十三朝古都西安。

其路线跨越了崇山峻岭,沿途剑门关、大散关、七盘关成为一道雄壮的风景线,它的建成,让曾经关山难越的名关险塞都成为如履平地的公路。

但是,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其修建难度之大,耗费工程量之大,在中国交通建设历史上属实少有。

川陕公路的开通,促进了西北各省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强占了东北,对华北华东地区虎视眈眈,而一旦华东华北地区被占领,中国将陷入完全沦陷的危机之中,因此陕北地区面临巨大的危胁和压迫。

为了抵御日本未来可能出现的侵略行为,国民政府不得不做好开战的最坏打算。

基于以上种种的战略考虑,川蜀地带作为最重要的后方战略基地,修建连接各省份的运输公路就迫在眉睫了。

川陕公路就是作为进入四川的交通要道,被国家列为了关键的战略枢纽地位。

1934年10月,国民政府下令打通由成都平原通往西安的公路。

该路将途径大巴山,跨越秦岭,直达陕西汉中,与正在赶工的西汉公路衔接,川陕公路宣布正式开工。

秦岭曾被誉为:“天下之大阻”、“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

修筑川陕公路时正值陕北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没有粮食,没有工具。

民工在强制要求下不得不人工进行搬运和爆破,崎岖的山路、危险的山体滑坡、湍急的河流让许许多多川陕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为了到达政府要求的国道的标准,施工进程一再延期,一直拖到大巴山的入冬,民工们身无遮掩,手生冻疮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不少人因为饥饿和劳累而死去,给沿途各县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川陕公路的修建原本最主要的作用是国民政府为遏制川北的红军所修建的!

但全面抗战爆发后,川陕公路的建成不仅联通了西北和西南,更使抗战时期在物资运输、消息传递以及战略转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也成了连接国民党“陪都”重庆和共产党“红都”延安的陆路交通要道。

对于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建设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大后方基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奠定了“内线防御”的基础。

当时人数众多的百万川军正是通过川陕公路兵分两路加入战线。

一路从重庆出发,顺长江而下,在两湖地区进行与日军作战;另一路则一路北上跨越秦岭,奉命开赴抗战前线,成为大西北的主力军。

全国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为各地兵线转移和战略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川陕公路联通南北兵力和物资的便利极大地缓解了对日作战的压力。

抗日战争胜利关键时,日军曾从贵州绕后打算偷袭政治中心重庆,而当时的主要战斗力都集中在前线华北、华中地带。

后方兵力空虚,一旦后方被攻陷,国民政府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关键时刻,就在距离贵阳不到200公里的独山,一路势如破竹的日军部队终于遭到了一支部队的奇袭。

原来,这是一支是从陕西紧急抽调前往贵州的生力军,当时军队经由川陕公路急行南下。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旅程,他们一路步行并抢夺运输车辆,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合川。

就在日军攻占独山城的那一天,他们如神兵天降般及时赶到了战场,这场惊心动魄的行动后来被人们称为着名的"内线防御"。

正所谓"兵贵神速",在那个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川陕公路成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关键所在!

这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不仅为军队提供了快速调动和物资补给的通道,更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信心。

正是凭借着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我们成功地化解了独山面临的巨大危机,并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说王耀武将军。

1936年春,他被调往陕西汉中休整并扩编为第51师,升任中将师长。

51师驻防汉中的一年多时间相对稳定、没有战事纷扰。

而且汉中是历史古城,物产丰饶,气候温和,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