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失落的一代中国上山下乡运动读后感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1968…1980年间,大约一千七百万城镇中学生被遣送到农村去。由于这些年轻人原则上必须在剩下的大半生中自我改造成农民,因此这场有组织的重要人口迁移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起的最彻底最根本的政治运动之一来进行的。由1955年至1966年之间已经分别组织过类似行动,不过范围小得多,而且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一般都将最初的几次遣送宣传成是毛主席的创举,其实在当时情况下,是直接受了一种苏联模式的启发,那是1953年赫鲁晓夫提出的一项政策。然而,1968年起,在中国掀起的这场运动,从形式及规模上来说 ,在世界或在中国都构成一桩史无前例的事件。

本书不仅揭示发起这场运动的领导人的公开或隐蔽的动机,与他们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时也会展现他们的这些决定在整个社会上引致的后果。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下放知识青年去农村的运动还属于禁忌范畴。即使从那个时期以来,这个话题依然“敏感”。 本书首先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次发行简体字版。

作者: '法'潘鸣啸  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文前部分

1968…1980年间,大约一千七百万城镇中学生被遣送到农村去。由于这些年轻人原则上必须在剩下的大半生中自我改造成农民,因此这场有组织的重要人口迁移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起的最彻底最根本的政治运动之一来进行的。由1955年至1966年之间已经分别组织过类似行动,不过范围小得多,而且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一般都将最初的几次遣送宣传成是毛主席的创举。

目录(1) 目录(2) 前言 几个词语的诠释(1) 几个词语的诠释(2) 几个词语的诠释(3) 运动提出的几个问题 研究的资料来源 直接的资料来源(1) 直接的资料来源(2) 直接的资料来源(3) 直接的资料来源(4) 直接的资料来源(5) 间接的资料来源(1) 间接的资料来源(2) 间接的资料来源(3) 间接的资料来源(4)

第一章 意识形态动机

为什么1968年底再度大张旗鼓地推行贯彻下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政策?为什么采取群众运动的形式并涉及绝大多数十五岁以上还未参加社会工作的城镇青年?由此出现了众多问题之后为什么这场运动依然持续了十几年?

培养革命接班人(1) 培养革命接班人(2) 培养革命接班人(3) 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1) 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2) 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3) 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4) 缩小“三大差别”(1) 缩小“三大差别”(2) 缩小“三大差别”(3) 缩小“三大差别”(4)

第二章 政治动机

尽管我们对上山下乡运动在迈向共产主义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作出了估计,但也不应该忘却当年发起运动时的紧迫形势,以及由此引出的各种“策略”问题。

降伏红卫兵(1) 降伏红卫兵(2) 加强毛的“魅力领袖”式威权

第三章 社会经济动机

毛在1968 年12月的指示不仅被当作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大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英明决定”' 新华社讯,1968年12月23日,刊于FBIS,1968年12月24日。'。在一个以农为主而农业又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农村当然是一项根本任务,其中就需要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留在农村。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合作化令这种需求显得更加迫切。1955年,毛就已经发出人所尽知的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该高高兴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卷二,页795。'” 。

积极的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1) 积极的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2) 积极的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3) 积极的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4)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1)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2)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3)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4)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5)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6)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7)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8) 消极的动机:解决城市就业及人口过剩问题(9)

第四章 管家们与意识形态领袖:前奏(1955…1966)与插曲:文化大革命(1966…1968)

文化革命前的下乡运动本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然而,有必要了解个大概,为的是能够明白1968年发起运动。事实上,在那个期间,下乡运动大部分的主旋律已经草拟定下,而某些机构也已经成立,稍后才又开始运作。

低调的开端(1) 低调的开端(2) 低调的开端(3) 大跃进失败后的加速进行(1) 大跃进失败后的加速进行(2) 制度化及长期计划化(1) 制度化及长期计划化(2) 矛盾及保留态度(1) 矛盾及保留态度(2) 文化革命:下乡中断与自发回城潮

第五章 大规模的群众运动:1968…1976

1968年刘少奇和邓小平被清除了。周恩来政治上勉强站稳了,不过明显地排在毛泽东的后面,而毛得到林彪领导的军队的支持。因此,伟大舵手成了活菩萨,靠着发表最高指示控制国家。

红卫兵成了知青(1) 红卫兵成了知青(2) 红卫兵成了知青(3) 声势浩大的动员(1) 声势浩大的动员(2) 下乡的和留城的(1) 下乡的和留城的(2) 狂热代替组织 (1) 狂热代替组织 (2)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1)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2)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3)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4) 运动的重整及重新启动:1973…1976(1) 运动的重整及重新启动:1973…1976(2) 运动的重整及重新启动:1973…1976(3) 从浪漫到现实:株州模式的推广及生活条件的改善(1) 从浪漫到现实:株州模式的推广及生活条件的改善(2) 从浪漫到现实:株州模式的推广及生活条件的改善(3) 从浪漫到现实:株州模式的推广及生活条件的改善(4) 从浪漫到现实:株州模式的推广及生活条件的改善(5) 上山下乡和“两条路线斗争”:从交白卷到批判走后门(1) 上山下乡和“两条路线斗争”:从交白卷到批判走后门(2) 上山下乡和“两条路线斗争”:从交白卷到批判走后门(3) 上山下乡和“两条路线斗争”:从交白卷到批判走后门(4) 扎根农村的样板(1) 扎根农村的样板(2) 扎根农村的样板(3) 扎根农村的样板(4) 知青在政治接班斗争中的作用 (1) 知青在政治接班斗争中的作用 (2) 知青在政治接班斗争中的作用 (3) 毛泽东最后一道有关“指示”(1) 毛泽东最后一道有关“指示”(2)

第六章 末日的必然来临(1977…1980)

下乡运动与毛的关系是如此密切,简直融为一体了,所以他这头咽气,那头就传言该运动即将告终。伟大舵手去世后一个月,为他的政策摇旗呐喊的死硬派“四人帮”倒台了,这就令人想到新的领导一定会放弃一项如下乡运动那样不得人心的措施。然而,那可不是新上台的头号人物华国锋的意图,华是毛临死前用两句话指定了的接班人:“你办事,我放心”。

1977:华国锋无能为力的继承愿望(1) 1977:华国锋无能为力的继承愿望(2) 1977:华国锋无能为力的继承愿望(3)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1)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2)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3)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4)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5)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6)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7) 1978年底至1979年底:群众的抵制与政府的坚持(1) 1978年底至1979年底:群众的抵制与政府的坚持(2) 1978年底至1979年底:群众的抵制与政府的坚持(3) 西双版纳大罢工及“回城风” (1) 西双版纳大罢工及“回城风” (2) 西双版纳大罢工及“回城风” (3) 上海等地的紧张局势及冲突爆发(1) 上海等地的紧张局势及冲突爆发(2) 上海等地的紧张局势及冲突爆发(3) 上海等地的紧张局势及冲突爆发(4) 1979年当政者的战略方针(1) 1979年当政者的战略方针(2) 1979年当政者的战略方针(3) 为应付各种社会抵制而采取的政治行政及公安战略措施(1) 为应付各种社会抵制而采取的政治行政及公安战略措施(2) 重新启动宣传机器鼓励上山下乡(1) 重新启动宣传机器鼓励上山下乡(2) 重新启动宣传机器鼓励上山下乡(3) 重新启动宣传机器鼓励上山下乡(4) 重新启动宣传机器鼓励上山下乡(5) 1980:运动终结(1) 1980:运动终结(2) 1980:运动终结(3) 1980:运动终结(4) 1979…1980:回城及就业问题(1) 1979…1980:回城及就业问题(2) 1979…1980:回城及就业问题(3) 1979…1980:回城及就业问题(4) 恢复高考:部分知青的救命稻草

第七章 上山下乡运动阴影下的1980年代

为了摆脱那些小道消息的鬼影缠扰' 流言、谣言被戏疟地称作“小道消息”。',《辽宁日报》索性在1981年2月底发表了一篇文章,省劳动局的负责人在文中驳斥那些说什么该年的毕业生会被下放到农村去而不能留城的“没有根据的谣言”。他们肯定地说尽可能多的学生会留城在国营或集体单位,很多可以顶替他们的父母,也有不少会被征兵入伍,或者被吸收进各区的“劳动服务公司”' 辽宁电台广播,1981年2月28日,刊于FBIS,1981年3月2日。'。

知青办销声匿迹与经费清理问题(1) 知青办销声匿迹与经费清理问题(2) 知青办销声匿迹与经费清理问题(3)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1)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2)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3)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4)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5)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6) 一个特殊案例:在新疆的上海知青(7) 已与当地农民结婚的及病残的知青安置问题 已在当地获得有固定工资的非农工作的知青问题(1) 已在当地获得有固定工资的非农工作的知青问题(2) 再来一次下乡运动?(1) 再来一次下乡运动?(2) 如何计算插队知青的工龄(1) 如何计算插队知青的工龄(2)

前言

上山下乡,一场锻造新一代的运动

1968…1980年间,大约一千七百万城镇中学生被遣送到农村去。由于这些年轻人原则上必须在剩下的大半生中自我改造成农民,因此这场有组织的重要人口迁移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起的最彻底最根本的政治运动之一来进行的。由1955年至1966年之间已经分别组织过类似行动,不过范围小得多,而且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一般都将最初的几次遣送宣传成是毛主席的创举,其实在当时情况下,是直接受了一种苏联模式的启发,那是1953年赫鲁晓夫提出的一项政策。然而,1968年起,在中国掀起的这场运动,从形式及规模上来说 ,在世界或在中国都构成一桩史无前例的事件。

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打乱了几百万有关青年(大约占那一代人的一半)的生活秩序,而且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整个城市社会,甚至农村社会的相当一部分,因为迫不得已必须给这一大批外来者腾出地方。根据毛泽东的旨意,运动被纳入“教育革命”总政策的范畴内,这就对当时的教育质量施加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连那些没有被遣送下乡的城市青年也深受该项政策之害。因此,这整一代人可以被称作“失落的一代”。1966年掀起文化大革命之时正在读中学的青年,在1968年及1969年大批下了乡,他们对那特殊的一代尤其有归属感。在乡下平均待五六年,有些待了10或11年,影响要比红卫兵运动持久,这后一场运动固然是起非凡的事件,但为时甚短,而且是前后脱节的。然而,整个西方世界都听说过红卫兵与文化革命,但很少人知道遣送“知识青年”下乡的运动。

几个词语的诠释

先来介绍一些与这项政策有关的专有名词,这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它的来由、目的以及形式。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就是在农村打天下的。其他国家大多数的共产党主要依靠城市工人阶级夺得政权,而毛则相反,他是依靠农民大军和“农村包围城市”' 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夺取政权,主要参考J。 Guillermaz; Histoire du Parti muniste chinois (1921…1949); 1975;以及L。 Bianco; Les origines de la révolution chinoise;1915…1949; 1987。'。

早在1942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延安红色根据地(主要是农村)开始使用“下乡”这个词语,专指把年青干部及知识分子短期送到农村去锻炼。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后,准确地说是从1955年起,中共政府就号召城市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去”、“下乡”或者“上山”。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提议的“1956…1967农业发展纲要”里,第一次将“下乡上山”这一双重词语运用在这个意义上' 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87,页141。'。这个词语当时也同样指把干部及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地区去' 这种意义上的说法第一次似乎出现在刘少奇于1958年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里。'。逻辑上说,倒过来的“上山下乡”的说法只是在山区使用' 例如江西省,见1960年2月7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专门术语的问题,可以参考文化革命前的一本著作:T。 A。 Hsia; A Terminological Study of the Hsia…fang Movement; 1963。“下放”一词通常用于干部及知识分子,有时也包括知青,但是应该区别涉及干部及知识分子的“下放运动”与涉及知青的“下乡运动”。'。1965年一场发展山区运动之后,这一词语用得越来越频繁,最后替代了另一个,成了泛指遣送下乡的专用词语。比如,1967年7月9日《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就是“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1968年底掀起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也名为“上山下乡运动”。将两个词语掉过来说,并不真的意味着要把遣送发展到高山上去,可能政府当局想借此突出运动的光荣高尚的英雄性质(毛的诗词经常高调颂赞崇山峻岭),同时也可以让那既不好听又不得人心的“下”不那么刺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使用“下乡运动”,本书也是使用这个简单词语。

运动涉及的年青人称“知识青年”,缩略为简称“知青”。因为外国没有这样一类群体,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外语译法。根据中国官方规定的标准翻译,英文是:“educated youth”,法文是有点儿别扭的“jeunes instruits”。这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专用词语,非指有“知识”的青年总体,仅指那些去了农村安家落户的,或者即将成行的' 参看《争鸣》1984年9月页65,“她仍然是一个有知识的青年,(一旦回到北京就)没有人再称她知青了”。'。多绝妙的一个言辞生硬的政治宣传术语实例!

50年代初期,该词语出现之时,小学毕业就足以被当作“知识青年”。实际上,在那个时期,这个词语主要是指在城镇念过书的农村青年,国家鼓励他们回乡。可是,从1955年起,特别在1960年代,这个称呼就扩大泛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