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致工匠诗歌朗诵视频 > 序言(第1页)

序言(第1页)

@u00017传工匠精神,修匠心独运

2015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2016年1月7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触颇深。32岁的张冬伟,在液化天然气船上焊钢板,能使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严丝合缝;60岁的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能把密封效果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精度;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无一次品;故宫文物修复青铜组的王有亮、陶瓷组的王五胜、钟表组的王津、书画组的杨泽华……首次完整地为我们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他们执着于各自的热爱与信仰,其专注令人心生敬畏。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甘愿用自身的生命与追求去诠释产品的生命,这份执着于本心,顺信仰而前行的坚定,恰恰就是工匠精神。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木匠鼻祖鲁班、“蔡侯纸”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景德镇瓷器祖师赵慨、造桥匠师李春、棉纺织专家黄道婆、苏绣大师沈寿、内画画师马少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大国”,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之所以将工匠精神提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是因为近年来,工匠精神日渐式微,仿佛扔进了被遗忘的角落。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底线,而质量就是和工匠精神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工匠精神,缺少工匠文化,是会带来巨大灾难的。正如战场上的军人,一旦出现纰漏,不会再有什么第二次机会,失去生命和尊严事小,国体崩溃乃至民族蒙难事大——“一个马掌钉葬送一个国家”的故事闻者足戒。

曾有人问德国菲仕乐锅具负责人:“你们造的锅说要用100年,那么卖出一口锅,也就失去了一位顾客,因为没多少人能活100年。别人造的锅,10年、20年就足够了,这样一来,顾客就要经常来买锅。

你们把产品的使用期做短一些,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这位菲仕乐锅具负责人却这样回答:“正因为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所以产品质量才有口皆碑,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购买。”

莫泊桑年轻时曾对福楼拜自豪地说:“我上午用2小时读书写作,用2小时弹钢琴,下午用1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小时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小时来读书写作。那么,你究竟有什么做得特别好呢?”莫泊桑无言以对。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轰动了世界文坛,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世间所有精工制作的物品,最珍贵、最不可替代的,其实只有一个字——“人”。很简单,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专注的、执着的精神,一种“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以及一颗无论外界多么嘈杂,都可以心无旁骛、保持宁静的匠心。

那么,怎样才能修一颗匠心呢?

匠人必有技能。这份技能,不单单是技术和手艺,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在某一个领域做到出类拔萃。你是木匠也好,是工程师也罢;是白领也好,是清洁工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的职责范围内,做到不可超越、无可替代。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够占有一席安身立命之地,那便可称之为“匠人”。

匠人必须专注。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专注于所做的事,才能忽略外界的纷扰,把精力和智慧集中在刀刃上;专注于工作,才能摒弃无谓的杂念,不与他人争,只与自己比,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专注于工作,才能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形成专心做事的平和心态。

匠人必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才能视产品质量如生命;敢于担当才能视社会需求为父母;敢于担当才能视民族振兴为己任。

有担当的工匠才能善于博采众长,敢于创新进取,勤于钻研探索,甘于寂寞平淡,乐于奉献付出,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为产品注入灵魂。

相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我们每个人都像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只有严丝合缝、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担负起每一个齿轮的责任,永不停息地组合创新,才会让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精神焕发光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