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还不是村头建庙的事吗,去帮工了。”
几日前,村子里来了几个化缘的和尚,原本以为只是路过,化缘之后也就走了,这样的和尚倒是常见,也并不稀奇,可谁曾想,内中一个眉毛都白了的胖大和尚竟然说村西头的小山丘颇有灵气,准备将那里一个破房子扒了,改建一座寺庙,以后就在这里修行。
村子里的人都是良善,且一向求神拜佛的不在少数,如今有了现成的和尚要落脚,他们也都乐意搭把手,所幸那和尚说了,这些年四处化缘,积累了不少的香火钱,无需村人出资,只是搭把手,出点力气就行,今日姚六砍了柴回家无事,便去帮工。
方墨见姚芝回屋洗了脸,又出来浇花,自己也是闲着,跟王氏招呼一声,就要去村头凑个热闹,谁知一转身正碰上个人影从大门外晃荡进来。
“你找谁?”方墨迎头问道。
“我饿,有吃的没?”
那人抬了头,脸上脏兮兮的,像是多少日子没洗过一样,身上破衣烂衫,看样貌却觉得不大,十七八岁的年纪,正伸手等着接吃食。
是个要饭的,方墨摇了摇头,心里感叹,这太平盛世,原来也有许多衣食不保的可怜人。他一边摇头,一边转回身,来到姚芝身后问道:“去找些吃食来吧,门口有个要饭的花子。”
姚芝放下水壶,转过头来,恰好看见门口那少年,又对方墨道:“你去吧,我打发他。”说着站起身,找到了在灶台边上忙活的王氏。
“娘,有些热饼子、馒头吗?”
王氏正忙得一头汗,直了直腰,问道:“怎么这会子就饿了?有刚烙的饼,只是没菜,锅里有粥,你先盛碗垫一垫。”
“我还不饿,是一个要饭的。”姚芝说着,一边已经拿了两张大饼,又从厨子里翻出些咸菜来,转身要走,忽的又停下来,拿碗盛了一碗热粥,一并端着往外走去。
那少年花子见了吃食,眼睛里都要冒出红光来,伸手接过大饼,就着咸菜就狼吞虎咽起来。
“你慢点吃,先喝碗粥,别再噎着。”
少年抬头,隔着蓬乱的头发,看见面前伸出的一只白净小手,手里端着一碗热粥,香气四溢。他愣了片刻,没敢接。
“接着呀。”姚芝的声音本就轻柔,此刻听来,好似莺歌。
那少年怯怯地接了碗,也不顾烫,呼噜呼噜扒了个精光,将碗往回一塞,抱着两张大饼就跑了。
眼见着那人没了踪影,方墨这才出了门,径直往村西头赶去。
改建的寺庙占地不大,前后三进院子,中间是大殿,佛像还没请,今日已经立起了院墙,想来不需多久,请了佛像就落成了。彼时几个和尚在庙旁搭了个凉棚,这些时日,吃睡在里面,虽然简陋,一来日常所用的东西齐全,二来出家修行之人也不在乎这些。
方墨赶到的时候,姚六正在凉棚前坐着喝水,一个慈眉善目的胖大和尚坐在姚六对面,还有两个年轻些的和尚端了茶盘在不远处给帮工的人递水,这会子,他们都要收工回家了。
瞥见方墨过来,姚六老远就招呼道:“方墨啊,怎么到这里来了?”
林方墨先给和尚施了个礼,和尚微笑应对,伸手斟了一杯茶递过来,方墨接过,道:“今日不用去学堂,我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没想到你们散得这么早。”
“大殿的檐上还差几十片瓦,等明天送过来再上工,后头再请尊佛像来,也就差不多了。”
方墨将杯子放下,四下看了看,低头问道:“这两个铜皮箱子看上去可不轻,几位师傅都随身带着吗?”
老和尚眉毛微抖,笑道:“这是贫僧做法事的行头,平日里都放在里面,想是小徒弟要拿出来晒晒。”
正说话,那边递水的小和尚回来一个,将凉棚口的铜皮箱子提进了里面去。这边姚六见其他帮工的也都散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带了方墨一道往村里走。
路上青草丛生,常有小蚂蚱蹦来蹦去,直到进了村子,方墨有几次欲言又止,姚六看他这样子,却没开口询问。
再到姚六家门前的时候,方墨远远闻到空气里炖肉的香味,夹杂着一股淡淡的酒香,爷俩加快了脚步,堂屋里已经摆了一桌子菜,中间一盆肉汤热气腾腾,想必就是王氏说过的兔子肉了。
一众人团团围坐在桌子旁分食一盆兔肉,唯独姚芝没有动筷。
“丫头,怎么不吃肉?”王氏放了一块在姚芝的碗里。
姚芝想都没想就将肉又挑了回去,道:“我可下不去嘴,那野兔子拿回来的时候我看过了,长得那样招人喜欢,要是活着该多好,虽然不是我们自己打死的,可我还是不忍心吃它。”
众人听了便是一阵哄笑,兔子就是兔子,养着可爱些,炖了也就炖了,无非是一道菜而已,偏偏这丫头天生的好心肠,连兔子肉都不忍心吃。
“说起来,我捡到的时候,确实看到还有一只兔子在附近,我估摸着,许是一对吧,只是这一只已经剩下半口气,再也救不活的了,我这才拎回来,没得扔在那里,不是便宜了下套子的人,就是便宜了山里的野猫野狗。”姚六喝了一口酒,道,“这桃花酒不错,出味了”。
“当然出味了,都在坛子里封了一年多了。”姚芝笑道。
屋子里其乐融融,不提防王氏说了句:“我看院子门口咋像是有个人呐!”
几个人的目光就顺着王氏的话往外看去,果见有个人影在门外晃来晃去。
“我去看看。”姚芝起身离座,迈步出去。
“怎么是你?”姚芝来到门外,见那人正是白日里来讨饭的年轻花子。
那人见姚芝走出来,眼睛里又一阵慌乱,怯怯地退开几步。
“你怎么没走?”姚芝跟上一步,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