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教导政务的大臣们,越来越觉得太子难以相处。
关键是太子还不听劝,稍微说多一点。
脸色立马就变了,拂袖而走。
渐渐的大部分的大臣们,索性闭嘴不说了。
每天例行公事一样,教导也变得敷衍起来。
也只有最顽固的小部分人,依旧喋喋不休的劝谏着。
这些人最终下场不是很好,不少人被找理由惩罚,被贬出京。
最惨的人,竟然有人在夜里被盗贼刺死。
诡异的巧合,很难不让人将目光放在太子李承乾的身上。
尤其是小道消息流传出来的一句话,更是将太子打入死地。
“吾若为帝,当肆吾欲,若有臣下谏,遂杀之,杀五百,岂不定?”
太子酒后的醉话,所有重臣都信了。
也彻底的对太子死心了,尤其是长孙无忌听到这句话。
直接放弃扶持他的想法了,转头另觅得他人了。
魏王李泰笑开了花,在府里庆祝了三天三夜。
自此之后,两人的矛盾彻底公开。
在朝堂上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李承乾虽然说了混账话,但其太子的名头一天没废,就有登基的希望。
在李承乾势弱之时,依旧吸引了一大波投机者。
很多都是李世民特意掺杂进来的沙子。
修长生的李世民虽然久未露面,但一切都清楚。
虽然恼怒李承乾说话不经大脑,但是真的废除太子的话还是不舍
皇后在沉睡,如果醒来知道了,岂不是很难受。
因此李世民决定,还是多给太子一些机会。
李世民不自觉的和稀泥行为,下意识的使用了平衡之术。
因为李世民的放纵,朝堂变得乌烟瘴气的。
党争每天都在上演,对于地方的管理自然变得疏忽起来。
权力从上至下,开始一点点崩塌。
太子和魏王俩人,越斗越激烈,
投靠两人的官员们,进进出出就像场戏一样。
官员变动比吃饭还频繁,每天不来个几出戏,两人都不舒服。
本该亲密无间的兄弟,结下了死仇。
在两人对抗的过程中,李泰反而占据了上风。
心里有数的大臣,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
估计也在犹豫不定中,索性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