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前阵子随父亲去了南徐州一趟,现全城戒严,兵马往来不息,应该是真的。只不过当我想去江边一观时,却被把关人拦了下来,看来前线战况十分激烈。”端木钟回答。
“难道就没有我等基层仕子可以做到的事情?”
“除非你去参军,就可以为抗击蛮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大多只有那些自觉考取将才无望的武生、才会选择去参军,你天资群,许多人都猜测你五年之内必成国士,届时就能对人族做出更大贡献,千万不要急于一时之功。”
“五年啊,蛮族能等我五年吗?况且就算我成为国士,对人族的影响恐怕也微乎其微。”苏仪摇头。
端木钟出一声苦笑。
“别说这个丧气的话题了,我们基层仕子,自有报效国家的方法。”端木钟说,“对了,差点忘了跟你说,今天是‘月旦评’的日子,今晚戌时二刻会在全国范围演播,你可以去城西广场看看。”
“月旦评是什么?”苏仪问。
“就是每月初一点评天下风云人物的节目,许子将你知道吧?”端木钟说。
苏仪点点头,这才想起许子将此人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宫廷混乱、奸邪当道、政坛**、民不聊生,许子将就任汝南郡院事,此人掌握一种独特的眼术,极善相面识人,能一眼看出一个人的前程、或是鉴定诗文字画的价值,极其准确,汝南郡百姓无不信服。
为了纠正国风,惩恶扬善,许子将和自家兄弟合谋之下,决定在每月初一开办一场评价会,评论乡党、褒贬时政;受到许子将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噪,其点评之准确隐隐撼动了当时的选官制度,有许多得到好评的名仕都得到了朝廷或枢密院的重用。
因此许多名人雅士纷纷前来求许子将一句好评,不两年,汝南郡的评价会就风靡全国,正式被称为“月旦评”,而许子将独特的相面眼术则被称为“月旦春秋”。
提起许子将与月旦评,就不得不说他对曹操的评价“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了。
话说曹操的祖父是中常侍曹腾,因此操经常被人嘲笑为“赘阉遗丑”,意思就是太监的儿子;少年曹操为了摆脱世俗的轻蔑眼光,千方百计求许子将点评自己,但曹操此刻还未成名,按道理是无法成为月旦评的点评人物的,但许子将爱惜其才,于是在私下对曹操说:你若是在和平时期,就是奸贼,但若是乱世时期,则必然会成为不世之英雄!
这句话传到其他人耳中,许多人都抱有怀疑态度;但后来十常侍祸乱朝纲、黄巾之乱爆,群雄割据,曹操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英雄,果然应验了许子将的点评,于是普天下再也没人敢质疑月旦评了。
而被许子将点名批评的人无不臭名远扬,终生难仕,于是天下官吏莫不畏惧,纷纷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收敛自己的贪腐行为,生怕被许子将点了自己的名字。
就连四世三公的袁绍都对许子将敬畏有加:袁绍平时飞扬跋扈、盛气凌人,有一次出行,手下官员大摆排场,车马大盛、前呼后拥;但在回家时,袁绍很担心这种奢靡的场面被许子将所不齿,于是只能装模作样,轻车便服回到了家乡,但求给许子将留下一个好印象。
许子将的“月旦春秋”能力世代相传,而月旦评一直由许家维持到了现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力经久不衰;观看每月一期的月旦评,已经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与调味剂了。
苏仪对月旦评感到很有兴趣,决定去城西广场看看。
辞别端木钟后,步入院中,苏仪听到西厢房传来读书声。
苏仪一听便知道是苏诗儿的声音,再仔细一听,竟然是《魏书》的内容。
好奇之下,苏仪推门进入西厢房堂屋,敲响左侧房门。
“诗儿姐,是我。”
“仪儿?我给你开门。”
房门打开,这是苏仪第一次看见柳心照房间的布局,朴素而整洁;只是注视女子的闺房很不礼貌,苏仪略微扫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诗儿姐,你在读书?”苏仪问。
“嗯,心照妹妹在教我史学。”
苏仪看向柳心照,后者立刻红着脸低下了头去。
“我记得我小时候的很多字都是你教我的,但你好像认不全所有字吧?”苏仪笑道。
“嘿嘿,原来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我只识得一些简单的字,其他字都是心照妹妹教的,不然我自己可读不懂这么复杂的书。”苏诗儿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