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大量盐湖!经有关人士勘验,单茶卡盐湖一个盐湖就可为大顺提供食盐数百年,大顺从此不再缺盐。】
看着手头上的报纸,扬州大盐商王万春皱起了眉头,作为扬州徽州盐商的四巨头之首,王万春不仅商业能力了得,同时博学多才,为人乐善好施,资助了一大群没钱赶往的穷书生,在扬州那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在王大好人的努力之下,西商和晋商们大部分选择回到北方发展,现在扬州的盐业大部分都落入了徽商手中。
然而徽商们还没开心多久,就发现那帮西商和晋商回北方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另有原因。
随着年初大顺第一次海运顺利完成,对于海运的质疑声登时少了大半,再加上朝廷以黄淮“数百万民众之生计”为旗号开始黄淮工程,支持漕运的人们一时半会便理亏了:
总不能说为了漕运就要牺牲黄淮数百万民众吧?
虽然这是事实,但有些事就是这样,虽然大家伙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就是不能摆上台面。
至于“百万漕工”,额,漕工们对于运河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他们自始至终都不是漕运是否要推行的关键所在……
所以现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放弃漕运实际上已经成了可以预见的事情,这下子徽商们就笑不出来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成了那帮陕西人和山西人的接盘侠。
这让徽商们非常不爽,于是他们准备给朝廷来点狠的:
徽商们正在策划以食盐供给为筹码,胁迫朝廷重新恢复漕运:
但是计划了半天,盐商们又迟迟下不了决心付诸行动,毕竟大家伙都担心被别人卖了:
这年头能做到大盐商的哪一个不是无耻之徒?
出卖别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现在随着报纸上刊登出的青海发现大片盐湖,王万春就知道徽商的计划破产了:当然,前提是这件事是真的。
就在王万春思考着怎么破局的时候,另外三家徽商大盐商:
沈家的沈涵双,汪家的汪百川,李家的李三宝都带着礼物找到了王万春。
王万春看三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他问道,“怎么说,报纸上的消息可是真的?”
汪百川点点头,说道,“我们动用了各种关系,可以确认,这个消息是真的,朝廷那边已经派遣大军前往屏护各个盐湖,过不了多久那些个盐湖就能生产了!”
王万春皱了皱眉头,虽然他号称儒商,手下宾客不少,自己也算得上博学多才,但作为徽州人,他对于劳什子青海盐湖确实一无所知: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王万春关于青海的所有消息都是在报纸上看来的……
所以他问道,“那些所谓的盐湖真的能和报纸上说的一样,轻易地就能开采出大量食盐?”
“不知道,”李三宝无奈地说道,“青海那片地方,以前那是蒙古人的地盘,现在才被大军收入囊中,大家伙知道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