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听罢,侧过身瞧了瞧那圃中长得很是茂盛的小草,接着他就笑了笑,对着吉祥道:
“此草名为艾叶,也可唤作灸草或是甜艾。因其得土气之宜,叶厚而绒多,用作灸治的材料,功力最大。通常在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味辛、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
男子侃侃的说了一通,倒是将吉祥听了个明白。
她突然就记起,有一年的夏季,她随着姥姥去一个住在异城乡下的一个婆婆家,曾经在那婆婆家门前流淌的小河边见过这种药草,不过那时候她并没怎么在意,只是因其味道有些浓才大略的注意了一下,没想到竟在这里见到了它。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八章 麻雀变凤凰(1)
要说最近京城里可算是热闹非凡,老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是一出接着一出。先有京城恶霸秦太岁一怒为红颜,为了个小丫头舍得出手自残,后有赫赫有名的平郡王府的一出催人泪下的血玉认亲。
这秦太岁为红颜出手自残自是不必再说了,个中详情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咱们单说说这个平郡王府的血玉认亲是个怎么回事。
话说这有一年这大商朝的山南城毫无预警的就来了一场大旱,一整年滴雨未下,导致山南大片的田土,寸草不生,颗粒无收。让山南百姓是苦不堪言,最后,大多数的百姓都选择了拖家带口离开山南去异地谋生,这其中就包括了山南城里文举人一家四口。
文举人大名文清华,三十五岁的高龄的时候才考上了举人,可是没想到这刚考上了举人,就适逢上了山南多年不遇的大旱。文家世代的书香门第,清贵之家,在文举人祖父那一辈的时候还稍有些薄田家产,可是难不住家里均是文人,对于生计经营却是一无所通,等到了文举人这辈的时候,那家产已经所剩无多了,不过薄田二三十亩,仅此而已。
而就这二三十亩的薄田还是因为文举人的夫人文赵氏惯会持家才算是将这点所剩不多的产业给保持了下来。这些年文举人按照家里人的一贯作风,闭门家中,一心考取功名,将家中里外之事均是托付给了妻子文赵氏,还好文赵氏是个能干的,里里外外的都还能担的起来,这才算是基本上稳住了这个家,也让文举人有了足够的时间和银钱去屡次应试。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这一年年的不气馁的应试,总算在这一年的应试中,文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考取了举人,全家人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真是乐坏了,高兴的不得了,尤其是文举人夫妇俩,想着这下子家里应该是苦尽甘来了,若是文举人这回再考不上,文赵氏都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下去了,两个闺女已经越长越大了,这眼看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可是她们家满打满算就那么点财产,勉强着支撑着一家人的开销用度,根本就拿不出更多的银钱给两个闺女办嫁妆,而女人没有嫁妆那是嫁到哪儿都是抬不起头的。如今她们爹爹若是再考不上,文赵氏死的心都有了,还好老天垂怜总算是给他们家带来了一点希望的曙光,可哪成想,这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呢,就遇上了更大的打击。
山南大旱,所有良田均是颗粒无收,当然也就包括了她们家那几十亩保命的薄田,文氏夫妇看着眼前光秃秃的田埂,文夫人是实在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文举人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话说这文举人夫妇俩这么大年龄也只育两女,长女文平今年已经是十五岁了,妹妹文安今年也有十三了,两姐妹大小也算是大姑娘了。
要说文举人这辈子最为骄傲的不是他最后能考上举人,而是他这两个宝贝的女儿。这俩个小姐妹天生的美人胚子,打从娘胎里一出来,那长相就和别人家的孩子差了一大截,那绝对是谁见谁都得喜欢。尤其大女儿文平眉心一颗天生的美人痣,也不知道是随了谁,这文举人夫妇俩可是谁都没有这颗痣的。
那一年有个路过的道士刚好来到山南,在文家门前路过的时候,因口渴向文家人讨了口水喝,正好文赵氏就遣了自己的大女儿文平端水过去给这位道士引用,结果这道士第一眼见到这个眉心长着美人痣的小丫头之后就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口中还直呼: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此女乃九天仙子下凡,日后尊贵不可限量啊。”
文家母女俩被这道士吓了一大跳,待听见这道士口中的话语,更是吓得胆战心惊的,须知祸从口出,这道士如今的这一举一动要是被有心人拿来大做文章,那么他们家以后可就没什么安宁的日子了。
文赵氏是好说歹说的急急忙忙的将这位道士给答对走了,转回头瞧见大女儿正傻愣愣的看着她,文赵氏以为女儿被那道士的举动给吓到了,不禁有些心疼的上前抱住女儿安慰道:
“平平不要怕,那道士是胡说八道的,咱可不能胡乱信他。”
文平躲在母亲的怀中,听着母亲安慰她的话语,一时间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应该告诉自己的娘亲,她对于刚刚的这个道士的话语其实根本就没被吓到,因为同样的话语在她去年陪着母亲去易安寺拜佛的时候也有人对她说过了。只不过那时候说这话的是一个游方到此的和尚,而此次说这话的是个道士,两人身份虽然不同,可是说出的话却是基本相同的,那个和尚在瞧见他的时候,双手合十对着她行了个礼说道:
“丫头的命,贵不可言啊!”
要说那时候文平也不过才六七岁,自然将这等话语付诸脑后,没有放在心上了,而现今十岁的她再次听见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觉得有些惊讶,可已经懂事的她到底是觉得不太可能的,就以他们家的现今的状况,即便是自己爹爹将来考上了举人,也才能贵到哪去啊,那时候他也不过是个举人的闺女而已。文凭想到这摇了摇头,就将这件事自此隐了下去,而文赵氏更是对谁都没有说过此事,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自己的丈夫在枕边咬了咬耳朵,夫妇俩一致觉得这事太不靠谱,遂也就自此烂到了肚子里,再没提过。
因着大旱,家中颗粒无收,而家中本就没有多少的银钱也被文举人应试花去了不少了,本想着文举人若是能中举,到时候官员乡绅之类的看在这举人的头衔上多少也能接济一下他们家,可哪想到这刚中了举就遇上了大旱,山南官员一筹莫展,当地乡绅们都顾着拖家带口的转移别乡呢,哪还顾得上文举人中不中举啊。
文氏夫妇俩眼瞧着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样下去多则三月少则一月家中就得断米断炊,到时候他们全家都得去喝西北风去。
于是被逼无奈之下,文举人只得挥泪与妻子商量,她们家是不是也要去异乡讨讨生计去?
文赵氏其实在见到邻里多有人离开的时候,就已经萌生了此意,可是奈何自家夫君刚中举人,且自家世代居住于此,这冷不丁的要是离开了,可是能上哪去啊?因着这方面的考量,文赵氏才没有和自家夫君提起。如今见着他竟然主动提出离开,她这时也觉得为今之计也只能是这样了。
于是,在那一年的夏秋之际,文举人带着一家四口,花钱租了一辆马车,带着少许的行李,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山南,奔去了异乡。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文家一家日夜兼程的随着北上避难的人群逃往大商的京城锦华城,可是她们哪会想到这次离家避难竟会是他们一家的生离死别。
马车在路过离京城百里外的麒麟山之时,恰赶上了天降暴雨,麒麟山的道路本就险阻,如今下了暴雨更是泥泞不堪,马车一个没注意车轮就滑了一下,车厢顺势就往路旁的深沟方向倒了过去,等车上的车把式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然有些晚了,文氏夫妇俩在最后的那一刻全力将两个女儿推出了车外,而他们和车夫都随着马车直接翻到了深沟里,自此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