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国人对印度的统治是那么彻底,后来他们撤离这个国家却又是那么坚决,无可挽回。对我来说,即使在印度待了好几个月,在我眼中,英国人的统治所遗留的痕迹,依旧带着几分虚幻不实的色彩。我在一个英国殖民地出生长大。对我这种出身的人来说,英国人在印度留下的遗迹,原本应该显得很熟悉。然而,英国和印度一样,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和面貌的国家。表现在特立尼达岛上的“英国”,跟我居住多年的“英国”不尽相同,而这两个英国,和我目前在印度看到的这个遗留下许多痕迹的英国,也实在联系不起来。
这个英国,在我抵达印度的那一刹那,就让我感到深深的不安。那时我正坐在汽艇中,抬头一望,却看见孟买码头上的起重机展示的全都是英国名字。当一个怪异但却早已存在的事实终于获得确认,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心里都会感到不安——骤然间,我们丧失了评估的能力,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变得虚幻不实。但对我来说,这种不安还有更深一层的根源。面对孟买码头的景象,我猛然醒悟,这些年来,我在潜意识中一直欺骗自己:矗立在冰蓝色天空下的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群峰,确实是存在的,一如我祖母家里那些宗教图画所描绘的那样。我童年的印度,在我想象中,那是一块从我外祖母的屋子延伸出去的土地,与周遭的异质文化完全隔绝开来——外国势力是不存在的。这种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呢?特立尼达岛上的印度小区,虽然正在萎缩中,但仍旧自成一个世界。跟岛上的英国人打交道(我们对他们所知不多),不啻是一种侵犯——我们宁可跟我们更熟悉更了解的中国人和非洲人交往。我们每天都得接触这个异国文化,最后完全融入其中。我们改变了,有得也有失。失去的是一个曾经完整无缺的东西:印度——我们心目中的印度。
历史事实并没有刻意被湮没打压,以保存印度作为一个完整国家的观念。这些事实全都被接受,但也全都被漠视。来到印度后,我才发觉,这是印度人待人处世的典型的退隐态度的一部分:对显而易见的事实视若无睹。这种心态,在其他民族中肯定会引发精神错乱,但印度人却把它转化成一套博大精深、强调消极、超脱和接受的哲学。此刻撰写本书,在探索内心、自我反省的过程中,我终于体悟,这套哲学有一大部分从小就融入我心中,成为我的人生观最重要的一环。长期居留英国,身心遭受各种压力,在这套哲学影响下,我扬弃了狭隘的国家观念,不再对任何团体效忠——除了对个人。它让我安于自我,安于工作,安于我的姓名(后两者与前者截然不同)。它让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人海中的一座孤岛。它教导我,如何保护内心中仅存的一些美好纯洁的东西,不让它们遭受各种外在的、腐败的力量玷污。
在这种心态下,面对英国人遗留在印度的痕迹,我原本应该冷静漠然,无动于衷。然而,这些痕迹却迫使我面对一个事实:我一直在欺骗自己,虽然这种自我欺骗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那个容许幻想存在的角落,可是一旦被揭穿,你还是会感到非常痛苦。这种羞辱,我以前从不曾体验过。在这方面,我的感受肯定比那些行走在孟买街道上熙来攘往的印度人深刻得多(这种街道拥有荒诞不经的英文名字,两旁矗立着宏伟的帝国式建筑物)。这种情况就像在特立尼达,我从不曾感受到身为殖民地子民的屈辱,但外来的、不相干的人,反而会有这种感受。
我无法将殖民地的印度和殖民地的特立尼达联系在一起。特立尼达是英国殖民地,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我们那座岛屿只不过是世界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因此,对我们来说,身为英国子民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身份,至少能够把我们纳入一个更大的体制中,赋予我们一个更明确的定位。这个体制并不会让我们觉得受到压迫。尽管身为英国子民,在制度、教育和政治形态上,我们却是属于新大陆。特立尼达的人口由许多种族组成,英国人很少,自成一个社会,与其他族群鲜少来往,因此,在我们心目中,英国只是世界众多国家中的一个而已。
对一般特立尼达人来说,英国是一个陌生的国家,只有那些自以为高雅、有教养的特立尼达人,才会刻意追求英国品位。在大多数特立尼达人心目中,美国比英国重要得多。英国人制造的汽车精致小巧,性能不差,适合谨慎小心的司机使用,但在我们感觉上,美国人制造的才是真正的汽车,一如他们制作真正的电影,培养一流的歌手和乐团。美国电影诉诸人类共同的情感,表达人类共同的心声。他们的幽默,我们一听就懂。美国电台的节目十分现代化,多彩多姿,迷死人了——至少我们听得懂他们的口音,不像BBC节目,你听了十五分钟新闻,还弄不清楚主播到底在讲什么。美国大兵喜欢肥胖的妓女,皮肤越黑的越对他们的胃口。他们把这些女人弄上吉普车,众目睽睽之下,招摇过市,从一家俱乐部飞驰到另一家俱乐部,四处撒钱,一言不合就跟人家干起架来。这种人,你可以跟他们沟通。站在他们身旁,英国士兵看起来就像一群外国人。在特立尼达,英国兵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很不对劲儿。他们要么很吵,要么装出一副矜持的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讲的英语口音怪异,听起来很刺耳。他们喜欢自称“家伙”——《特立尼达卫报》曾在一篇报道中探讨这个名词的含义。但他们并不清楚,这在特立尼达可是骂人的话。他们的制服,尤其是短裤,看起来怪模怪样,穿在他们身上简直难看极了。英国兵不像美国兵那么有钱。有时,我们看见他们成群聚集在叙利亚人经营的店铺里,购买廉价的女用内衣裤,实在不成体统。这就是特立尼达民众心目中的英国。当然,还有另一个英国(总督和高级公务员所属的那个英国)存在于这座岛屿上,但对我们来说,这个英国显得太过遥远,跟老百姓没有关系。
我们是一群很特殊的殖民地子民。在西印度群岛的大英帝国,历史相当古老。这是一个海洋帝国,除了一两座广场和海港,它并没有留下多少宏伟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由于特立尼达位于新大陆——直到一八○○年,岛上还没有多少人居住,在我们看来,这些建筑物简直就是属于史前时代。就是因为它的历史古老,在我们心目中,大英帝国不再是一个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格格不入的东西。我们得保持一种超然客观的态度,才看得出我们的制度和语言全都是大英帝国造就的。
统治印度的那个英国,和我们在特立尼达岛上接触到的英国截然不同。它是强加在印度人民头上的东西,跟印度传统格不入。规模宏伟、具有十八世纪英国建筑风味的灰色圣乔治堡,不管你怎么看,都跟印度南部大城马德拉斯的景观连接不起来。在加尔各答,一栋门面宽广、廊柱林立的豪宅,坐落在通往杜姆杜姆机场的一条繁忙、拥挤的道路上,据说是克莱夫将军①生前居住过的房子。它出现在这座东方大都市,显得非常突兀。就因为它显得格格不入,它的年代(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比西印度群岛的大英帝国历史短得多)让人们感到格外惊讶:这些规模宏伟的十八世纪西方建筑物出现在印度,照理说,应该显得很浅薄,缺乏深厚的根基,但现在我们却发觉,它们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充满外国废墟和遗迹的国家,变成它的一部分。这就是“印度的英国”显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面貌:它属于印度的历史,它已经死亡。
跟这个英国不同的是身为印度殖民地宗主国的英国。直到今天,这个英国依然活着。它存活在印度的各个角落和层面。它存活在印度的行政区域:英国人将印度的城镇划分为“军区”、“民区”和市场。它存活在军官俱乐部和餐厅:军官们穿英国式制服,蓄英国式八字胡,手持英国式短杖,说英国式英语,使用擦拭得亮晶晶的银器进餐。它存活在地政事务所和档案局:那儿保存的字迹整齐但早已经泛黄的土地调查资料,加起来,就等于是一整个大陆的地籍簿。这些档案,是英国测量官骑着马,带着成群仆从,忍受风吹日晒,花了无数时日走遍印度各个角落所取得的成果。(一位年轻的印度行政官告诉我:“这种工作,把他们弄得身心俱疲。出差一趟回来,就没法子再做别的事情了。”)这个英国存活在俱乐部、礼拜天早晨的宾果游戏、黄色封面的英国《每日镜报》海外版——印度中产阶级妇女那十指纤纤、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齐的手,总是握着这么一份报纸。这个英国也存活在城市餐厅的舞池中。这样的一个英国,比我这个来自特立尼达的印度人当初所想象的,要鲜活得多。它更气派,更具创造力,但也更加粗俗。
但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英国并不真实。它出现在吉卜林和其他英国作家的作品中,感觉并不真实。如今它活生生展现在我眼前,感觉还是一样不真实。难道是因为它是英格兰和印度的混合?难道是因为我的偏见——我那出身特立尼达殖民地、说英语、深受美国影响的偏见,使我无法接受这种欠缺互动和竞争,任由一个文化凌驾在另一个文化之上的关系?我觉得,对印度来说,这样的结合不但是一种亵渎和侵犯,而且荒谬可笑,因为它制造了一些非常滑稽、诡异的效果,譬如,服装的混合穿搭与对一种外来语言大量的、一知半解的使用。还有一个现象让我感到不安,而反映这种现象的,正是英国殖民政府遗留下的建筑物:贮藏历代测量官耗尽心血搜罗来的各种地籍数据的档案局、俱乐部、戏院、警署、火车站头等车厢候车室。我总觉得,这些建筑物地基太过宽敞,天花板太高,廊柱、拱门和山形墙装饰太过华丽。在我看来,这些建筑物既不是英国式,也不是印度式,不伦不类,摆在印度这个贫穷残破的国家,显得过于虚浮。它们反映的是“积极”的观念,而不是真正的积极进取的行为。它们自外于印度,跟周遭的景观格格不入——事实上,比起殖民地初期的英国式建筑(乍看之下,简直就像是原封不动从英国直接搬到印度来的),它们的异国风味更加浓烈。最能反映这种阴沉拘谨建筑风格的是加尔各答的维多利亚纪念堂和寇松勋爵②赠送给泰姬陵的“礼品”。他们明明知道,这样的建筑风格肯定会招来嘲讽和讪笑,但他们不在乎,因为他们有信心:身为统治者,他们禁得起任何人的嘲讽。置身在这些建筑物中,你会感到莫名的尴尬。直到今天,它们还试图主宰周遭的人群,不论是在屋内的还是在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