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从小在石门屯长大,知道哪条沟叉子大鱼多不?我姐夫亲戚家办事,需要几条撑场面。
我准备去挂毛钩,顺便给你们二老多整点过节吃。”张卫东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笑呵呵地问道。
“你小子,山里这点东西玩得挺溜啊。这天儿啊,是一天比一天冷了,河水呢,也是一天比一天清。
要说大鱼,那必须得去‘王八炕’,离下沟屯不远。”段宝祥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对儿时的怀念和回忆。
“王八炕?意思那里面还有甲鱼呢?”张卫东眼睛一亮,好奇地追问道。
“哈哈,说起这王八炕,那可还有一段故事呢。”
老头慢悠悠地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的烟雾带着他的思绪穿越回了从前的岁月。
小兴安岭的河岔子里,鱼的种类繁多,细鳞鱼、怀头子、花泥鳅、大柳根子、扁担钩子、船钉子等等。
“王八炕”里的鱼更是多得不得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河里头有河龟,东北的土话就叫王八。
那地方的河可宽了,足足有三十多米呢,最深的地方得有四米深。
据说啊,可能是因为地震或者山啸,劈下来半拉山,河里就被憋成了后世的‘堰塞湖’。
湖底全都是巨大的石头,水面上还露出一个两三平方的大石头。
以前啊,那些河龟一到好天气,就慢悠悠地爬到这个大石头上晒太阳。
所以,一代传一代,这个地方就起名叫王八炕了。
早以前下沟屯有一户人家,姓谭,家里有个儿子叫谭老蔫,他呀,专门以打渔为生。
打小就跟着他爹,对捕鱼这行当那是喜欢得不得了,真可谓是靠水吃水。
春天的时候,大河当腰一开槽,随着温度慢慢上升,那个年代可没有现在的刺网,全都是线挂网。
老蔫就跟着他爹去下挂网,每次都能收获满满两背筐鱼,全都是二三斤重的细鳞鲶鱼,那些花泥鳅啥的小鱼,就都从网眼溜走了。
有一次起网,都快收完了,突然发现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河龟。
老蔫他爹当时就寻思着,把这河龟拿家去炖汤,给一家人补补身子。
可谭老蔫这人心善啊,就当没听见他爹的话,顺手就从线挂网里捡起这王八,扔到了下游的大深崴子里。
他爹看着自家儿子这举动,气得是不打一处来,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嘴里还念叨着:
“鱼常有,可这王八不多见啊,尤其是在咱这东北的冷水河里。”
不过这事情,爷俩没过多久就都没放在心上了。
夏天的时候,他们用绺子编的陷阱沿着河道去套柳根,等温度再升高些,鱼群开口了,爷俩又开始钓鱼甩毛钩。
因为王八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老蔫就像每天去上班一样,朝九晚五,准时准点地每天都来钓鱼,每次都能收获个十来斤鱼呢。
只要天气好,他就能在那个石头平台上瞅见春天前自己放生的那只河龟在晒太阳。
要是甩毛钩细鳞鱼不咬钩的话,他就从背筐里拿出小青蛙,小心地钩到鱼钩上,然后走到王八炕旁边的大深崴子里钓鲶鱼。
因为鲶鱼就爱吃活食,一看到鱼钩上的青蛙伸腿蹬腰的,它便会迫不及待地从巨石缝子里钻出来。
这样一来,谭老蔫总能有所收获。
俗话说得好啊,“打鱼摸虾,不够装家”。
在那个年代,鱼可不怎么值钱,细鳞鱼和鲶鱼卖不上好价钱,忙活一天下来,也就只够勉强养家糊口。
自打他双亲去世以后,老蔫依旧每天坚持去钓鱼,就好像和那小河龟有着特殊的约定一样,不离不弃。
邻里邻居都劝了他好几次,都说打个鱼能挣几个钱啊,有那功夫还不如好好种地呢。
可谭老蔫就是个死脑瓜子,特别犟,别人的话到头来他是一句都听不进去。
老老年间娶媳妇都靠说媒,就他这情况,一来二去的,也就成了老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