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华在第二天日出后醒来。
吃过一点东西后,他首先赶到了青市南岸的“少海”,一处近似喇叭形的半封闭海湾。
受海洋季风影响,少海的冰期较短。肉眼看去,西部广阔浅水地带的冰盖已经融化,大量破碎融化的海冰冰块在北风和潮汐的作用下涌向岸边,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形态各异。
这个时候还有冰层的只剩下海湾的中心区域。
看到还有大范围的冰盖存在,郎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海边风力稍大,空气微凉,使郎华几度感到皮肤微微刺痛。他拉紧衣领,登上一座少海北岸附近的居民楼天台,取下身上的背包藏在几座盆栽后,只留一些武器挂在身上,静静地等待着黑夜的降临。
漫长的等待中,郎华半躺在一只椅子上闭目养神,默默梳理着脑中的信息。
记得在末世正式开启后会有一年两度的黑雾大规模喷发。在某一个无人注意的黑夜里,短时间内孢子黑雾的各项指标将呈现指数式增长,形成类似海浪潮汐的“黑雾潮”。
日出后黑雾浓度峰值回落,世界恢复如常,实际上孢子黑雾已经完成了对环境和生物个体的进一步改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世化进程加深”。
按照时间推算,今夜将会是自“降临日”后孢子黑雾的第二次喷发的时间节点。为此郎华提前从沙市启程,早早来到这里蹲守。
无人打扰的时间过去得很快,等到郎华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已是下午三四点钟。
这时他不再耽搁,使用“复刻-风承”纵身飞向海面。一分钟后郎华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少海的海面上。
末世中的海滨无人打扰,前不久的一场雪化了数日,有些冰面上仍有一层洁白的雪粒,踩在上面咯吱作响。更远处的海面上,有座被冰冻住的红白轮渡和几艘小型木质渔船,木船上涂满了斑驳的蓝色油漆,两根缆绳穿过船头的铁环一路斜向下,深入至海冰以下。
此时太阳西晒,用无尽的温暖给予这个世界以最后的留恋。随着一行脚印穿过这片雪原,郎华来到了海湾的最中心位置,也是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最平整光洁的一片区域。
入冬后气温骤降,海湾内部分区域因海浪作用层叠相加,形成形态各异的海浪状冰雕,致使海面上凹凸不平,与冬日中的河流湖泊完全是不一样的光景。
偌大的一座海湾,唯有郎华脚下的百米区域平整如镜。放眼望去,冰盖的表面在阳光下反射着水润的光泽,许多地方已经有了些纵横交错的贯穿裂纹。
他注意到冰层中有一些白色的团状结晶,那是海冰在形成过程中析出的盐泡。而在海冰中更深层的位置,还有许多灰黑色的气团颗粒,密密麻麻紧紧挨在一起,像是海冰在成形时染上的脏污。
看到这些“脏冰”,郎华就知道自己来对了。
冬季深夜浓雾多发,海冰形成时析出海水中的盐分,形成盐泡。海水又在大风潮汐的作用下充分混合空气,吸收了大量纳米级的黑雾气团。
最终这些孢子黑雾气团被困在冰层中,孢子群落因低温缺氧陷入休眠,所产生的的包子晶能逐渐趋向结晶化,便会形成类似“黑雾涡旋”却在效用上更加强劲的“黑雾凝核”。
从气态到液态再到结晶态,本就是一个黑雾能量不断集中的过程。就像生物体吸收游离在空气中的黑雾能量形成自己的能量晶核,是一样的道理。
……
傍晚时分,巨大的太阳垂落山尖,金灿灿的圆盘,带有一圈火红的线条边沿。
自黑雾爆发以来,郎华还未见过如此明亮的夕阳。短时间内太阳光照急剧加强,如同回光返照,耀眼的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却意外地感觉不到什么温度。
在东方,泛白的蓝天中隐隐约约有一盘亮白的影子。那不是太阳在海面上的倒影,那是月亮。同样大如圆盘、色如白玉,又似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巨大的月亮,与西面的太阳遥相呼应,这两个被雾气和地平线拉长放大的巨物悬在天边俯瞰世界,给渺小的人类带来了十足的压迫感。
值此日月同辉之时,万有引力作用于蓝星,海滨狂风渐起,远海深处逐渐掀起滔天的海浪,海湾中央的冰盖也随之急剧颤抖起来。
郎华站在冰盖中央,默默将右手握向刀柄。他知道,黑雾潮要来了。
“喀喀喀——”
开春后,冰层在日光下被连日暴晒,早已出现多处裂痕。此时又遭遇狂风巨浪的震动,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只听几声剧烈的“咔嚓”声,远处出现几条巨大的贯穿裂缝。那裂缝从翻涌的黑雾中穿出,以百米每秒的速度一路延伸,不消片刻便来到郎华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