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网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朋友有一辆四轮双驱吉普车,平常就停在小区院中,每次去开车,车前身的“4×2”字样后都会被小孩子用粉笔写上“=8”,头一天将它擦去,第二天还会写上。后来,朋友干脆在“4×2”后面用油漆喷上了“=8”的字样,原本想“这下不用再写了吧”,谁知第二天去开车,“4×2=8”后面竟被人用粉笔打了个对号!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曾经的我们。只要是认谁了的事情,多苦多累,多没意义,多没价值,孩子们都能乐在其中。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原本就该是一道完整的算式,每一个算式都只有惟一的答案。少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意义,少了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自然也就远离了那些斩不断、理还乱的烦忧。
我们为什么喜欢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他们因为单纯而可爱,因为单纯而快乐,这种快乐对于我们成人世界来说难能可贵。孩子们一天到晚也很忙,但他们只为快乐而忙。他们耽于游戏,也能遵守游戏规则;他们善于把垃圾场打造成游乐园,他们没有玩具也能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也不会计较结果。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那颗纯真的童心。所以,人们总是称那些快乐的人“童心未泯”。
哲人说,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把简单变成复杂的过程。成年人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游走于正确与错误之间,疲于奔命,牵扯纠缠,最终不免迷失在滚滚红尘,失却纯然的本性。
每个人都程度不同地怀有童心,只是名缰利索和各种“角色意识”让我们习惯了紧绷着脸,故作正经,让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久而久之,除了身心疲惫,还会变得越来越世故,越来越虚伪。
明末大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写道:“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意思是说,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人不该有童心,就是认为人不该有真心。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有人认为,保持童心在一定程度上等于不成熟。其实不然,一个人到了成年乃至老年以后,还能拥有纯净的童心,反而是成熟进而超脱的最好表现。人不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他可以永远拥有童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大选,鲜为人知的是,每次大选,差不多总有一万多人会把选票投给一只虚拟动物——米老鼠!这些拥有选举资格的成年人并不是存心捣蛋,而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也不难理解,《西游记》不就是个神话故事吗?跟小孩子们看的动画片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了还要相互比较。由此看来,美国人给米老鼠投选票,是人类向往快乐的普遍印证。
不要以为童心只与快乐有关,童心还是一种生产力。笔者有一个朋友,夫妻俩在农村走村串镇做生意,两个孩子从小被锻炼得自理能力超强。一个星期天,朋友出门前嘱咐10岁的女儿,在家照看好弟弟,做好作业,有时间就多烙几张饼。结果夫妻俩一回家,小姑娘一口气给父母端出了47张小饼!并说:原本准备多烙些,可惜炉子熄了……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人们肯定会说他是“冒傻气儿”,然而事实证明,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年少时甚至成年后都或多或少地冒过“傻气儿”,甚至超乎想像。
作家余泽民在《没长大的莫扎特》一文中写道:“读莫扎特传记,有一个细节,让我笑喷了。1777年12月3日,莫扎特给表妹写了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亲爱的表妹,在我坐下写信之前,先去了趟茅房。现在,已经解决了。感到轻松无比!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又可以填满我的大脑了……如果你闹肚子,抬腿就往厕所跑,如果你憋不住,那就拉到裤裆里……代我向我们的朋友们致以比臭屁还要臭的问候。”
接着,作者将莫扎特的生活细节一一罗列:喜欢跳舞、骑马、击剑、打台球;喜欢打扮、贪图热闹、嗜好养鸟,还教八哥唱歌;讲粗话、恶作剧、神经质、翻桌子、跳椅子、学猫叫、翻筋斗……
即使是与自己的老师海顿在一起,莫扎特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童心。有一次,莫扎特和海顿打赌,说他能写一首曲子,老师肯定弹不了。海顿自然不信。莫扎特用了不到5分钟,就写就了一首曲子,送到海顿面前。海顿若无其事的坐在琴凳上弹了起来,突然,他叫起来:“这是什么呀?我的两只手分别弹向钢琴的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突然出现在键盘当中呢?这个曲子根本弹不了。”“让我试试吧!”莫扎特微笑着坐在钢琴前,当弹到那个音符时,他轻轻地弯下腰,奇准无比地用他的大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看得海顿目瞪口呆。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感慨道:“许多人都把莫扎特的幼稚说成是美中不足,其实不然,正是这种幼稚,创造出了他的美。”尼采说:“艺术家本来就已经是一种停滞的生灵,因为他停留在少年及儿童时代的游戏之中。”童年虽逝,童真犹在,我们或许成不了艺术家,但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心怀赤诚的孩子,找回曾经失去的快乐。
想哭就哭出来,哭完就忘了它
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
——季羡林(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景德传灯录》中有一个“该哭该笑”的故事:
昙照禅师是个乐天派,平时他总是对门人说:“我真快活啊,我真快活啊”,但是他临终时却高声叫喊:“好痛苦啊,好痛苦啊……”一点儿不像得道高僧。一个弟子问:“老师,当初节度使把您扔到水中,您神色都不变。平日里您也总是对我们说自己很快活,怎么今天却叫起苦来了?”即将圆寂的昙照禅师举起枕头问他:“你说我是当时对呢?还是现在对?你说我是该哭呢?还是该笑呢?”说完不待弟子回答,禅师便圆寂了。
真情流露有什么不好?只要是人,就应该有人的正常感受和表达。高兴就笑,痛苦就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明明很高兴还故意表现的很平静,明明很痛苦还强颜欢笑,那不是悟道,那是压抑。孩子们之所以让人羡慕,就在于他们不懂事,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哭闹。大人们对此往往感到头疼,其实这是好事,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把坏情绪积压在心底,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时间长了也难以承受。
哭闹是孩子最好的发泄方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孩子们学习,当然,不是学习耍赖撒沷,而是学习他们排解坏情绪。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在一次失意后,心里极为难过,但哭了半天,却一滴泪也挤不出来。他的“欲哭无泪”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可以想象,一个曾经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老板,在众多员工面前,时时刻刻都要表现得坚强、镇定、意气风发。他所处的位置让他无法哭。理由很简单,哭,是弱者的象征。可是,我们毕竟是伴着哭声来到这个世上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孩子那样,在伤心、痛苦的时候哭一哭?泪水是情感的珍珠,它代表着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当我们失去或者拥有了曾经苦苦追求过的美好事物时,我们连泪水都没有,这到底是我们的身体出了毛病,还是我们的生活出了问题——仔细想想,我们已经远离了孩子般本真的生活。
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们还应该像孩子一样,学会忘记,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
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没记性”“屡教不改”“记吃不记打”,昨天学的滚瓜烂熟的知识,睡一晚上就全忘了;刚刚提醒过的事情,五分钟后又犯了……家长们总是为此头疼不已,其实我们前面说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急不来。另外,家长们也往往想不通,怎么这孩子上一秒还哭得昏天黑地呢,下一秒就破涕为笑了?五分钟前还对父母恨恨不已,现在又和父母撒娇了呢?其实,这正是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的地方。哲人说,人之所以会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没错,人生就像一场长途旅行,沿途有风景,也有崎岖,虽说往事是一笔财富,但有些故事也会成为我们的负担,人生就会过于负重,前路势必难行。
忘记,不仅是对自己好一点,也是一种难得的品格。
有一次,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住他,才将他救起。马沙立即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前行,来到一处河滩,不知什么原因,吉伯和马沙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强忍怒火,在河滩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旅行结束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又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有些事情必须牢记,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写在石头上的字迹永远不会消失,我对他的感激之情也会永远存在。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像沙滩上的字迹随着潮水迅速消失一样,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的确应该记住某些事,但我们更应该学会忘记某些事。“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语者无二三”,这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纵观芸芸众生,有谁能一生都活得春风得意,无波无澜?因此,我们应学会忘记,忘记生活中的不如意。不要轻易说“想要把你忘记真的好难”,只要退一步想一想,太阳也有黑子,我们就能渐渐忘记昨天的阴影,坦然地面对今天的太阳。
学会忘记吧!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星星。”忘记昨天,是为了今天的振作;忘记烦恼,你才能收获快乐;忘记忧愁,你可以尽情享受生活赋予你的乐趣;忘记痛苦,你可以摆脱纠缠,体味人生的缤纷;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你曾有过的被欺骗的愤怒、被羞辱的耻辱,你会觉得你已变得豁达宽容,你已能掌握自己的心情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