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 > 第二章 秦王初政(第3页)

第二章 秦王初政(第3页)

5.《吕氏春秋》

时间公元前239年

人物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遴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由于是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写,所以在形式上十分整齐,它原来的面貌为:

“十二纪”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十二个季节为“纪”,每一“纪”有五篇文章,共计六十篇。

“八览”是“有始览”、“孝行览”、“慎大览”、“先识览”、“审分览”、“审应览”、“离给览”、“侍君览”,每“览”有八篇文章,共计六十四篇。

“六论”为“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以顺论”、“士容论”,每“论”有六篇文章,共计三十六篇。

另外还有一篇“序意”(即序言)。这样,全书一共有161篇二章。后来,《吕氏春秋》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遗失和错位现象。现存《吕氏春秋》中的“有始览”只有七篇,“序意”也残缺不全。

在整齐的篇章形式下,《吕氏春秋》包容了相当繁杂的内容。汉代历史学家班固说它是“兼儒墨,合名法”,清代有一位学者汪中认为它是先秦“诸子之说兼而有之”。的确,参加编写《吕氏春秋》的学者来自各方,带来了各种不同学派的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吕氏春秋》的内容,可以看到它还是有自己鲜明的思想倾向的。它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儒家、道家、法家、农家、兵家与阴阳家等原有观点,而是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有所选择和扬弃。

《吕氏春秋》首先对法家的一些有用观点作了肯定。法家提倡求实,“法后王”即注重当前现实,反对空谈“法先王”,效法先王。在《吕氏春秋》中,《离谓》、《当务》、《察今》、《不二》等篇都阐发了这些观点。法家主张法令划一,君主必须控制权柄和谙熟权术。《吕氏春秋》中的《有度》、《慎势》、《具备》、《任数》、《勿躬》、《知度》等篇,就专门谈到了以法治国及人君面南之术。

但《吕氏春秋》在主张法治以外,又倡导加强礼义教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功,不罚而邪止。”

《吕氏春秋》对道家和“无为而治”思想也作了发展和运司。它认为,君主只要在用人上下功夫,别的事就似“无为”,”贤主劳于人,而佚于治事”(《季冬纪·士节》)。《吕氏春秋》还有许多墨家的观点,宣扬“尚贤”、“非攻”、“‘节葬”等思想。

世界历史大事记

从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的100多年时间里,意大利的文学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出现了诗歌、喜剧、散文等一批作品。安德罗尼库是意大利的第一位诗人,他第一次把荷马史诗《奥德塞》译成拉丁文。该译文不仅在罗马地区广泛流行,还成为罗马第一部文学教材。

延伸阅读

《吕氏春秋》十分赞同“君臣议”。它举了史实说明这一道理。

春秋时代晋国的贵族智伯被赵襄子所害,晋国的一部分也被赵国瓜分。智伯的一个臣子豫让决心为智伯报仇。他把自己的胡子眉毛全剃光,全身涂黑,又弄得断肢残手,穿上破烂衣服,回到家中向妻子行乞。他的妻子见来人模样像讨饭的,可开口说话的声音却像自己的丈夫,十分生疑。见此,豫让离开后又吃木炭,把嗓子搞坏,让妻子也分辨不出他的声音。伪装成功后,豫让准备去暗杀赵襄子。这时,豫让的一个好朋友见他如此残害自己。就问他:“你怎么想出这样的主意?”

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

这位朋友批评他说:“可是,你这样做简直是白受罪,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你的精神固然可嘉,却极不明智!以你的才能去投奔赵襄子,赵襄子必定会重用你。到那时,你再想办法杀死他,不是方便得多吗?”

豫让却反驳说:“此言差矣!照你说的这么去做,简直是出卖新朋友报答旧朋友。为旧君而害新主,违背君臣之义,还有比这种事更严重的吗?这和我报仇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我所以要为智伯报仇,正是为了维护和发扬君臣之义,而不是要走什么捷径。”

6.借刀杀弟

时间公元前239年

人物赢政、长安君、樊于期

秦王政八年,上党郡六城反叛,并杀死秦所派驻的地方长官。

吕不韦建议长安君成娇率兵征讨,赢政准其所议,派精兵10万由成娇为将,带军伐赵,原有上党前线军队,也交由成娇统一指挥。其实长安君只有17岁,年纪较小,根本没有带兵能力,让他带兵,实际上是让他去送死,用上党的叛军之刀杀害王权竞争中的对手。

17岁的长安君,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常与将军樊于期讨论兵事。樊于期平常就十分痛恨吕不韦的献妾盗国、移花接木之举。一日,他让长安君摒去左右,备言吕不韦之事,然后说:“今秦王并非先王骨血,你才应该是王位继承人。吕不韦如今令你带兵伐赵,暗藏祸心,其实是害怕有一天他的事情败露,你会与秦王为难。所以他现在表面上重用你为将,实际上却是要把你逐出王宫,或者战死在战场上。而且吕不韦经常出入宫禁,与太后私通日久,他们夫妻父子聚在一起,所忌讳的人就是你。如果你这次出师不利,吕不韦将借此降罪于你,轻则削籍为民,重则杀戮诛灭。先王天下,将变吕氏之国。天下人都知道此事,你不可不作长久打算。”

长安君说:“不是将军说明,我至今不知。事到如此,应该怎么办呢?”

樊于期说:“如今蒙骜兵被派外征伐,紧急之间,不可马上回来。而你手握兵权,如果传檄天下,列数吕不韦淫人之罪,臣民百姓谁不愿意奉真主而重建社稷?”

长安君忿然按剑而立,说:“大丈夫有死而已!怎能屈膝于商人之下?愿将军为我出谋划策!”

樊于期立即派使者告知蒙骜说:“征赵后军即日前往,多蒙将军用心准备。”

使者走后,樊于期即替长安君起草一篇讨伐吕不韦的檄文,并派人四下散布。

与蒙骜一起攻打赵国的张唐知道后,连夜飞驰咸阳禀告秦王政。秦王政立即召来吕不韦商议。

吕不韦说:“长安君年幼无知,可以存而不论。此事乃樊于期主谋,发兵征讨即可。樊于期勇而无谋,不堪一击,大王不必过虑。”

吕不韦于是令王翦为将,兴兵10万讨伐。大将王翦带着10万大兵征讨长安君,长安君胆战心惊。王翦分兵三路攻打三城,自己所率一支亲自攻打樊于期和长安君所驻扎的屯留之地。

樊于期对长安君说:“王翦分兵攻打其他两城,如长子城和壶关城失守,秦兵势大,我们就难以取胜,要趁他分兵之际决一胜负。”长安君无奈,只得一切听从樊于期做主。

樊于期挑选万名精壮之士开门挑战,王翦佯败一阵,杨端和乘机混进城去了。

王翦退军10里,深沟高垒,派兵把守险隘的地方,据守不战。又拨军两万,帮助攻打长子、壶关,令手下早传捷报。樊于期每日挑战,王翦只是不应。樊于期以为王翦怯阵,正商议派兵支援长子、壶关,忽然军士报告两城已被秦军拿下。樊于期大惊,急忙移师城外,安排长安君驻扎城中。

长安君听到长子、壶关失守,忙派人召见樊于期进城商议。樊于期说:“几天之内,我就跟王翦决战,胜则乘胜进军,败则退走他国。”长安君无计可施,只得答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