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天下之后,随即对交通、贸易、语言、习俗、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制,使华夏民族开始了新的融合,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
1.始有“皇帝”
时间公元前221年
人物秦王政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称号皇帝,自称为朕,出命曰制,下令曰诏。他统一天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议帝号就是秦王政并天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所谓议帝号,就是在统一天下后,让群臣把他这个天下的主宰者、最高级人物的位置,摆正和确定在天下之上。长期统治最重要的是建立制度,制度必须从“正名”开始。最让统治者关心的便是统治者的名称,因为这会牵涉到统治的原则及统治的精神。
秦王政下达“议帝号”之诏今后,秦廷的大臣们便与博士一同商议起来。这时,秦初并天下,尽管是暴力,但秦王政在人心目中的形象已是无比的崇高。所以在议帝号时,由于这些大臣和博士们对五帝之事还能有所知晓,认为五帝时地方不过千里,对千里之外蛮夷地方及其君长就不能随意做主了,哪能同秦将天下统一相比,于是就考虑到了三皇的名号。实际上这些人并不知道五帝以前是怎么回事,只是为了捧圣而盲从地把三皇之说搬弄出来,认为三皇之时,没有什么君长,不分什么蛮夷,天下是一统的,都只听皇一个人治理——当然今天都知道把五帝之前的历史说成这样是荒谬的。但当时的博士们却真的认为是那么回事,而且在传颂中还认为泰皇比地皇、天皇还要崇高。商议的结果,就议定以泰皇作秦王政的名号,而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上奏于秦王政。这些人当时只是想给秦王珊白马屁,尤其是李斯还是跟大儒荀卿学帝王之术的,却没能领会秦王政的心理要求:他是要居于一切人之上,要前无古人。用泰皇为号虽尊,但那样岂不是还有个泰皇与之并列皇皇吗?不过这个皇字倒启发了秦王政,他知道“皇皇后帝”是无上崇高的,而且他也迷恋他曾祖父要称帝的感情,于是,就下命令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看来秦王政的头脑显然是高于李斯等人,定下皇帝名号,既是无上崇高的,又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这样才能与他的成功相称,才能使他的业绩传颂于后世。
真得说皇帝一词让秦王政想得妙。从此以后,皇帝一词就取代了王而成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主宰者的名号了,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再没有人能突破秦王政的创造。
帝号确定了,还有主宰天下人的一些电语也须改换,才能表现出秦王政的维新。如:商周的王,自称我为“余一人”,或曰“不谷”。这个词秦王政没用过。这是因为秦王政虽然也称王了,但因为原来是周王的诸侯,而诸侯自称“寡人”,所以一直到秦王政也是沿用寡人这个词。现在既然称皇帝了,寡人这个词也得换了,于是选用了“朕”这个词做皇帝的自称之词。本来朕这个词,原不分贵贱高低,人人都可用末称我,但却因秦王政选中而独尊起来,从此以后只有皇帝一个人可用,他人若用当然是大逆不道了。
周天子布政发话,或曰命,或曰令。秦廷因秦王政称皇帝,于是决定把皇帝的出命改作“制”,将皇帝所下的令改作“诏”。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于是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21年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刚好成年之际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腓力五世在即位之初就企图掌握地中海世界的主动权,但后来他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却表现得十分笨拙。前220年,腓力五世与亚该亚同盟联合反对希腊另一城邦联盟埃托利亚同盟。然而这一战事持续四年之后仍无结果,双方终于在前217年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希腊世界的权力分配基本维持原状。腓力五世在这次战争中获利甚微。
延伸阅读
按说王本来就是天下最尊严的称号,是天下的主宰者,即人间社会的最高级人物的专称,所以人们又把王叫做“天子”,而王则自称为“予一人”。那么,秦王政在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抛弃王号而让群臣议帝号呢?
这是因为在战国时,一些学者在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把人类的社会历史划分为三皇、五帝、三王这么三个时期。认为开天辟地之后,首出治世的是天皇,承接天皇的是地皇,地皇之后是人皇治世——此为三皇。三皇时代荒远,人们说不清楚,只是心里对遥远的古代领袖格外敬仰,所以以皇号称之,表示“大”,表示“始”。其实皇字下面的王字是音符,上面的白字原来是日字顶上有三道光芒,即皇字本义是太阳光芒四射。继三皇之后为五帝时期,一般的说法是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五帝时期,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即其时的领袖是选举产生的。如尧死后,帝位不是由其子丹朱继承,而是选舜为帝;舜死,帝位也不传与其子商均,而是选定治水的大禹——古代把这叫做禅让。他们都是与民有功的人,所以人们敬仰爱慕他们,赋给他们以帝号为称。
到大禹治水成功,划定九州,人类社会开化了,所以禹死后,禅让制度被破坏了。禹子夏后启不仅夺取了帝位,而且还率军队把反对他的有扈氏给消灭了,他把这说成是按天的意志行事,于是就出现了天子一词。这时启的权威大极了,谁反对他,他就可以以奉天的命令去征伐谁,从而建立了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即夏王朝。所以自夏后启以后,人们就把社会上最权威的人物称为天子,称为王了。为什么用王字代替帝字了呢?因为王字原是斧钺图形简化而成的字,斧钺在古代是权杖的标志,是掌握征伐杀戮大权的象征。如周武王伐纣就是“左杖黄钺,右秉白旄”,而诛纣则是以“黄钺斩纣头”。王的本义就是征伐杀戮的权威或权力。称王就是掌握了对天下进行统治的权力,天下都得服从,因为他有权征伐任何一个不服从者。所以自夏以后,商、周的君主在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后,也都以王号为称。故夏商周称为三王时期。
王与皇和帝的意义完全不同,人们对皇和帝是自然产生的景仰,而对王则是在威力下而产生的敬畏。帝和皇虽然崇高,但哪有王那样有权威,就两者的本义相比,王的权力不知要比帝大多少万万倍一一依此来看,以王号配秦王政是再合适也不过了。
可是到战国时,诸侯强大起来,不尊周室了,都妄自尊大称起王来。七雄都称王了便显不出谁有尊严了。由于战国时的学子不懂历史,以为时代越古,首领就越有尊严,越神圣,越有权威。秦昭襄王时,以为秦比六国都强大,就想用称帝号来表示他比诸侯更尊严,但遭到诸侯的反对,只好又取消了。秦王政如今得志了,就循着他的曾祖父想称而没敢称的“帝”字上,找尊严,找权威,找神圣了,他要让群臣给他议帝号。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在此上的无知,虽然他曾受过良好的学识培养,但他对王、帝的意义实在是不懂。然而由于他跟从他的曾祖父的脚步,想借用称帝号来表示他比王还威严,还高级,结果把中国文字王、帝原来所含的社会意义给篡改扭曲了。
2.废除谥法
时间公元前221年
人物秦始皇
所谓谥法,是西周时周公建立的礼制,是根据人的一生行为,在他死后给以确定的评价。所谓“谥者,行之迹”,又说“行出于己”。这可是周代政治的可贵处,通过这一制度,可以约束人注意自己的行为,因而可以抑制人的放纵,也可以勉励人的上进。美谥恶谥,即好的评价还是坏的结论,是以人自己的行为为根据,而在死后获得的定论。
如秦始皇之父,死后的谥是“庄襄”,为双谥。庄的意义有:“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而襄的意义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看来都是与武勇征伐有关。从庄襄王在位,元年攻韩,取成皋、荥阳,置三川郡,又让吕不韦灭东周;二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37城;三年命王屹攻上党,设置太原郡,则符合“兵甲亟作”、“睿圉克服”、“胜敌志强”、“屡征杀伐”的庄,也符合“辟地有德”、“甲胄有劳”的襄。秦庄襄王三年,秦曾受挫于魏信陵君,接着庄襄王就死了,说明庄襄王的死与这次受挫有关,则“武而不遂”似乎更体现了作谥的用意。因此,庄襄王的谥,是庄襄王死,吕不韦与秦廷大臣根据他生前的行迹给选定了“庄襄”二字。
再如秦孝文王,也是双谥。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孝文王之父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很长,死时,孝文王已53岁了,是老太子。储君年龄大了,往往因急于为王而惹出生乱之事,但孝文王却没有那样的事,说明他的为人与“慈惠爱亲”、“秉德不回”是很符合的。而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赐民爵位曰文”。从吕不韦与公子异人自赵返秦,孝文王考问异人让其“诵所学”来看,孝文王一定是一位“学勤好问”的人,则其死谥为“孝文”,所反映的正是他生时的为人。
从上面秦国两位君主的谥,可知周代的谥法制度一直延行到战国结束。秦始皇称皇帝后,则按他的意志发出制书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千万世,传之无穷。
即下文告,向天下宣布废除谥法。太古,是指夏商周三代以前,那时是人生时有名号,而死则不作谥。中古,指商周交替之时,因周公制谥法,所以其时是既有生号,也有死后根据其一生所作及行为为他选谥的礼节上的体制。秦始皇反对谥法,已经说明他是不准许别人评议他的,他要按自己的意志任性而为。他初得天下就废除谥法,表达的是他将不受任何约束,在他眼里法是治他人的,他自己则是超于法上的,以意志为是,不合己意的,虽于规范社会有益也须废除掉。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在打猎时被侍从奴隶杀死,年仅25岁的汉尼拔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
在父亲和姐夫的精心培育下,汉尼拔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军事和外交能力选超同龄人。当汉尼拔只有9岁时,他的父亲哈米尔卡便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与罗马不两立的仇人。”汉尼拔自幼随父从军,多年军营生活的磨炼使他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平时,他生活简朴,与土卒同甘共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拥戴。哈斯德鲁巴一死,军队便宣布汉尼拔作为他们的将军,迦太基政府很快也批准了这个任命。
延伸阅读
中国的谥法,产生的年代有许多的看法:有三皇五帝说,周公制谥说,西周中期说和战国说。前两种是老的说法,后两种是近代的说法。王国维主张西周中期产生了谥法,依据是出土材料和文物。郭沫若主张战国说举铭文否定王国维的说法。
三皇五帝说从一开始就被人驳倒了,周公制谥说占据了上风。辛亥以后,学术之风大盛,又起了对谥法的新的探讨。汪受宽教授在《谥法研究》里面,主张谥法在周孝王时正式形成了制度。在周孝王以前的周代诸王,王号都是生称,犹如水浒里的绰号,是做王的为了表明自己的功绩所加的美名。只因为上流社会的提倡,这种做法才形成了制度。并流传了下来。因为人是喜欢虚名的,即使是死了也需要。
谥法在刚兴起的时候,没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谥。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召共和时产生的,如当时的厉王。春秋时代,谥法逐渐制度化,出现了所谓的“子议父,臣议君”。这时的谥法,由于国家的众多,各国的标准也不同,有宽有严,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谥号的善恶,根据诸侯的形迹来定。在时间上说,各国一般都是前期给谥号时候严,后期逐渐放宽了标准,也许是因为权力下移的原因吧。
从孔子时候起,儒家有意识地把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在《论语》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孟子又对这一点加以发扬光大。和孟子同时产生了伪托周公做的被编入《逸周书》的《谥法解》,这本书是谥法在后来的重要依据。
3.建中央官制
时间公元前2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