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亦不为过,而献斩逆酋之级,则又与明例合矣。奏入,上从其请,准与都督佥事。《明神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五;《明神宗实录》内阁文库本,卷十七。
以上记载,讲了三个问题。
其一,万历十七年(1589),明辽东督抚巡按认为,努尔哈赤已是建州女真之长,势力“最强”,“能制东夷”,是决定“东夷”(即建州女真)对明忠顺或叛逆的关键人物,笼络住这一酋长,就可达到“以夷制夷”的目标,就可保证边境安宁,使建州女真遵守国法,为明藩篱。
其二,努尔哈赤与叶赫纳林布禄,皆欲侵袭哈达,明为保护忠于朝廷的哈达酋长歹商(名酋王台之孙),出兵攻叶赫,并欲处理建州。叶赫降,努尔哈赤见机急转,绝叶赫,与歹商联姻,入贡明国,并且极力表示忠于明帝,送还被掳汉人及牛马,擒斩扰乱边境的“夷酋”克五十,这样一来,不仅使明辽东督抚打消了惩处努尔哈赤的念头,还使他们改变了看法,认为努尔哈赤对明帝十分忠顺,“内向诚矣”。从一个即将被惩的“逆夷”,一下子在明臣的眼目中变成了“保塞”“进贡”心向朝廷的忠臣,可见努尔哈赤的机智聪睿,他处理要事的才干确实是十分出众的。
其三,倚明制“夷”,晋升官职。努尔哈赤深知,要想称雄于女真,除了艰苦奋斗勇猛厮杀武力征服以外,还必须尽力争取明朝中央政府的支持,让明帝封授职衔,承认自己是建州的首领。这样,名正言顺,就能在建州女真中树立起崇高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慕都督之号益切”,恳求升职,以“长东夷”。明廷也因其人多势强,保塞有功,忠顺可靠,同意了这一要求,晋为都督佥事,以“制东夷”。
第一节 龙虎将军(2)
这是努尔哈赤得受明朝“殊恩之始”,有了这个职衔,他就成了合法的建州之长,在政治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他扩充实力,加速完成统一女真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明人茅瑞征评论此事说:“奴儿哈赤既窃名号,夸耀东夷,则势愈强”、“遂雄长诸夷矣”。
二、 龙虎将军的册封
龙虎将军,是明朝武官的二品散阶。《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载:“凡武官六品,其勋十有二,散阶三十。勋阶内,正一品为左右柱国。……散阶内,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授光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有明一代,女真酋长受封龙虎将军的,仅有两人,一为海西哈达名酋王台。王台初袭祖职为右都督,后来送还人口,擒斩掠边女真,屡受明廷嘉奖。万历三年(1575),王台缚送“建州逆督王杲”,明帝谕称:“王台缚送首恶,忠顺可奖,加授勋衔,二子俱升都督佥事,仍赏银币,以示优奖。”兵部拟请晋封右柱国,帝命“授龙虎将军,视西人”。这个龙虎将军封号,比其他女真所封都督更为显赫,实际上意味着明帝让王台高于其他女真酋长,称雄诸部,成为所有女真中最高职衔之人,这对抬高王台地位,辖治海西、建州各部,起了很大作用。
龙虎将军职衔的另一受封者,就是努尔哈赤。万历十七年(1589)努尔哈赤晋为都督佥事,巩固了“建州王”的地位,但他并不满足,还想继续高升,还想高居于大小数百部的酋长之上,要称雄于海西、建州、“野人”女真,渴望得到王台曾经得到的封号。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努尔哈赤就进呈奏文,“乞升赏职衔冠带敕书”,“乞讨金顶大帽服色及龙虎将军职衔”。这时,努尔哈赤还未完全统一建州女真(长白山部的纳殷、朱舍里二部仍与努尔哈赤为敌),人丁士卒远远少于叶赫、乌拉和辉发,可他却想高居诸部之上,其志固然可嘉,可是其力不足,没有达到目的。但努尔哈赤并不罢休,继续努力。
努尔哈赤的基本策略和过去一样,即竭力表示忠于明帝,甘为臣仆,永作“顺夷”。他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措施。一是保塞安民,不掠不盗。以往女真通病,微弱之时,倒还安分守法,按时入贡,平等互市,一旦势力强大,就要频繁进边,掠取人口财畜,火焚房舍,闹得边境不宁,干戈时起,因而也经常遭到明军征剿,烧杀掳掠,妻儿为奴,田园荒芜,元气大损,很难迅速恢复。从远祖董山之死,到外祖王杲的磔于京师,以及叶赫强酋仰加奴、逞加奴的被斩,都是由于掠夺明朝财帛人畜,都是犯了掠边之罪,努尔哈赤牢记殷鉴,不派遣士卒侵袭明境,掠夺人畜财帛,扰乱边境安宁。这一点十分高明,赢得了明朝君臣的好感,掩盖了他埋在心里的图报父祖之仇恨,为晋升职衔,市易抚赏,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为送还人口,邀功讨赏。辽东兵民,常遭蒙古、女真俘掠,努尔哈赤为示忠于明帝,不仅不让属下入边杀取人畜,还常常将其他部落掠来的汉民及其牲畜送还明朝。朝鲜兵曹判书向国王奏述李成梁厚待努尔哈赤的原因说:“渠多刷还人口于抚顺所,故成梁奏闻奖许。”
三为奏请出兵,抗倭援朝。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日本关白平秀吉出兵侵朝,五月陷王京,朝向明求救。七月,明副总兵祖承训率师援朝,战于平壤,为日军所败。明廷大震,命兵部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诏天下督抚举将才,令都督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尅期东征”。努尔哈赤认为,这是立功邀赏取信明廷的好机会,立即遣使入京,奏请出兵援朝。《朝鲜宣祖实录》载,万历二十年(1592)九月,明兵部令辽东都司移咨朝鲜说:
今据女直建州贡夷马三非等告称: 本地与朝鲜界限相连。今朝鲜既被倭奴侵夺,日后必犯建州。奴儿哈赤部下原有马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皆精勇惯战,如今朝贡回还,对我都督说知,他是忠勇好汉,必然威怒,情愿拣选精兵,待严冬冰合,即便渡江,征杀倭奴,报效皇朝。据此情词,忠义可嘉,委当允行,以攘外患。但夷情叵测,心口难凭,况事在彼中,遽难准信。(令与朝商议。朝坚决反对。)吴晗: 《李朝实录史料》第1597页。不久,努尔哈赤又奏请“发兵二万,征剿倭贼”,蓟辽总督邢玠欲允其请,因布政使梁云龙反对而止。
努尔哈赤在奏疏中,讲了一句很不真实的话,即所谓有精勇惯战的马兵三四万和步兵四五万。万历二十年,努尔哈赤还仅仅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之长,人丁并不多,很难超过万丁之数,观其第二年与叶赫九部大战古勒山时,因九部联军多达三万,数倍于己,兵卒惊恐万状,“众皆失色”,军心大乱,士气低落。努尔哈赤力言,敌兵虽多,“杂乱不一”,“我兵虽少”,拼死一战,亦可获胜,以此来安定军心,鼓舞士气。如果他真有马步精兵###万,何惧这区区三万敌兵!当然,也要看到,努尔哈赤的这句假话并不是贸然脱口而出,而是经过考虑有意而发的。其一,此时朝鲜大败,王都失陷,明军仓促出援,又受重创,一时调不到兵,难以立即大举征剿,努尔哈赤说自己有###万马步兵,仅仅这支军队,可与日兵交锋,旗鼓相当,就可稳住局势,转败为胜,明廷闻听此言,必然欣喜若狂,一定会对建州奔赴国难、“报效皇朝”的忠心大加赞扬。尤其是其他女真酋长,如海西叶赫“强酋”纳林布禄、金台石,乌拉满泰,哈达蒙格布禄,此时实际军力都比建州更强,却坐山观虎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噤若寒蝉,不作任何表示。这样,更显出努尔哈赤对明帝的忠心耿耿,深明大义,因而深受明廷嘉奖,誉其“忠义可嘉”。
第一节 龙虎将军(3)
其二,努尔哈赤既然拥有精兵###万,那就不仅可以逾越叶赫、哈达和乌拉,而且可以高居各部女真之上,成为女真“诸夷”中最强之“酋”。兵多将广,忠于朝廷,远逾王台,这样的条件,还不能获得龙虎将军的显赫职衔吗?当然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虽然朝鲜反对,明廷最后没有接受努尔哈赤的请求,但出兵援朝之请,在政治上却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这件事充分地显示了努尔哈赤确实是精明果断、才干出众的杰出政治家。
四是频繁入京,叩拜明帝。是否按时朝贡,是判定女真酋长是否忠于朝廷安分守法的一个重要标志。努尔哈赤深知此事的紧要,多次亲自入京朝贡。万历十七年(1589)九月晋都督佥事,第二年四月,努尔哈赤就率领属下一百零八人,携带贡品,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朝拜,明帝令“宴赏如例”。过了两年,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努尔哈赤又进上表文,入京奏事,亦“赐宴如例”。二十一年(1593)闰十一月,他又带领属下,“赴京朝贡,上命赏宴如例”。二十五年(1597)五月,努尔哈赤及其部将一百人,重至京师,“进贡方物,赐宴赏如例”。第二年十月再次入京,明帝特命侯陈良弼设宴款待。后来努尔哈赤不止一次地宣扬自己曾经长期忠于明帝,主要的论据就是:“忠于大明,心若金石”,“看边进贡”,“年年向帝叩拜”。“年年向帝叩拜”一词虽略有夸张,但他从受封都督佥事以后,九年之内,五次亲自入京朝拜,次数并不算少,这对争取明帝的信任和嘉奖,显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为笼络明朝官将,表示忠顺。远在北京深居九重的大明天子,很难知道“属夷”真情,除了发动大军,进边掠取人畜财帛、攻城略地这种明显的行动以外,忠顺与否,关键在于明朝边将对女真酋长的看法和对策,如若招致他们不满、愤恨、厌恶和怀疑,这个酋长就会被判定为僭谋叛逆行为不轨,就会遭到惩处,如若获得他们的欢心,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个酋长便会博得忠顺美称,就能晋升职衔,多领“抚赏”财帛互市贸利。幼习汉书,常入马市,多次至京朝贡的努尔哈赤,深知这一问题的重要,花了很大力气,想了许多办法,施展高超权术,极力笼络明朝辽东官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与李成梁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李成梁征阿台时,觉昌安、塔克世为明兵误杀。按说,兵有过,将为主,李成梁应是致死努尔哈赤父、祖的仇人。这一点,努尔哈赤非常清楚,李成梁父子也是知道的。《朝鲜宣祖实录》载,万历二十六年(1598)二月,李成梁之子御倭副总兵李如梅,对朝鲜国王讲述努尔哈赤情况说:“厥父为俺爷所杀,其时众不过三十。”吴晗: 《李朝实录史料》第2476页。杀害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努尔哈赤应该立即起兵,书写问罪檄文,###李成梁,诛其弟兄子侄,报仇雪恨。但是,李成梁英毅骁健,身经百战,强酋王杲、阿台、仰加奴、逞加奴皆死于其手,王兀堂、纳林布禄、布寨是其刀下败将。从隆庆四年(1570)始任辽东总兵官,到万历十九年(1591)冬离任,二十九年(1601)再任。三十六年(1608)八十三岁时致仕,坐镇辽东三十年,大破“诸夷”,屡建奇勋,“威振绝域”,“边师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蒙受帝宠,封宁远伯,世袭,禄一千三百石,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皆任至总兵官,父子世握兵权,“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抚镇以下,非其亲嫟,无不立被斥逐”。对于这样一位统兵十万势焰熏天的大帅,小小的努尔哈赤怎能奈何,不要说兴兵问罪,就是稍露复仇之意,或辞色不逊,便会被李成梁发军征剿,家破人亡。相反,若暂埋深仇大恨,对彼奉承维谨,馈送厚礼,卑辞逢迎,倒可获其欢心,擢升奖赏,发展自己实力,扩大在女真各部的影响。聪明的努尔哈赤,明智地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对李成梁百般奉承,力表忠顺,屡送厚礼,甚至以弟舒尔哈齐之女,嫁与李成梁之子李如柏为妾。这样,赢得了宁远伯的信任,得到了他的关照,因而利用其权,势力愈强,时人皆认为,建州之兴,与李成梁的受骗受贿提拔努尔哈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明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连上奏疏,痛斥李成梁“结连建州”,“建酋与成梁谊同父子,教之和则和,教之反则反,诛成梁而建酋自不敢动”。朝鲜君臣亦以李成梁厚待建州,“与老酋亲”而坐卧不安。兵曹判书李德馨甚至向国王直述说:“助成声势者李成梁也。渠(努尔哈赤)多刷还人口于抚顺所,故成梁奏闻奖许。”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对李成梁采取的策略是十分正确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仅对于李成梁这个宁远伯、征虏将军、辽东镇守总兵官的大帅,努尔哈赤极力奉承,就是对辽东的兵备道、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中下文武官将,他也十分恭顺,竭力笼络,仅举一例为证。万历二十三年(1595),努尔哈赤以朝鲜边将斩杀进入其境采参的女真,欲出兵问罪,明游击胡大受应朝鲜请求,发书谕令建州停征,指责建州违法入朝,努尔哈赤立即遵令罢兵,并上书游击,申诉冤曲说:
游击宣谕莫与高丽为仇,我并无违法,只是遵守国法,保守九百五十余里之边疆,学好。上年高丽避乱达子地方,收留在家,将一十二名回送满浦,其五名送还天朝,两家为一家,往来行走。达子违法进入边境,杀了,全是无有为仇。……衔冤在诉,请游击转上抚部。……达担国、海西及建州必直有好人歹人,而把好人作歹人,以为违法之罪,难当领受。今将冤曲情由,诉禀游府老爷,将老亦可赤忠顺情由奏与朝廷。……开天门见天日……吴晗: 《李朝实录史料》第2165页。
第一节 龙虎将军(4)
一则说遵守国法,学好,保卫边疆,再则尊游击为老爷,三则叩请游击老爷将己忠顺情由,转达巡抚,上奏朝廷,读来确实令人深感其身怀忠顺之心,对天朝皇帝百依百顺,实系“顺酋”,辽东官将当然会赞赏其忠,当然要予以关照,擢升嘉奖。
由于努尔哈赤“年年向帝叩拜”,忠顺不逆,保守边疆,送还人口,乞讨职衔,笼络官将,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辽东边将,到中央官员,以及朝鲜君臣,都认为努尔哈赤忠顺可嘉,未怀逆谋。比如,明副总兵佟养正告诉朝鲜国王说:“老胡(努尔哈赤)比岁效顺,贡献不绝。”朝鲜备边司上奏国王说: “此胡仰顺天朝。”明兵部赞其请求援朝抗倭为“忠义可嘉。”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龙虎将军”的崇高职衔,成为女真各部中官阶最高、职衔最显的有名酋长,这对提高他的政治地位,扩大势力,加速统一女真的过程,都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争执频仍(1)
一、 致书明巡抚
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到天命三年(1618,万历四十六年),是明满关系的第二阶段,此时,争执频起,猜忌丛生,但仍保持和平,未动干戈。
自万历二十七年灭哈达起,明朝的一些官员就对努尔哈赤产生了怀疑,随着其并辉发,灭乌拉,统一女真各部的加速进行,辽东督抚和京师官员,不少人便主张应加强边防,待机发兵,征剿建州。努尔哈赤感到,军力尚不够强,准备还差,不宜动兵,故一面尽力扩大耕地,储备粮饷,一面又应付明朝,有时还甘言上告,委曲求全,延缓了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