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破,撇得开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o第十二章
【译文】
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声音喧嚣令人听觉失灵,五味错乱令人败口。奔驰游猎令人心狂,稀有宝货诱人盗窃。所以,圣者只求饱腹不求悦目,有所放弃从而才有所获取。
清朝的金兰生在《格言联璧o处事》中说:“挺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快乐总在放下后,这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
孔子一心求仁义、传礼仪,让天下百姓都讲求仁义、懂礼仪。然至五十一岁,仍未实现自己的想法。为此,孔子心里仿佛有个结,并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日,他听闻老子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
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
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枯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话说到这里,孔子的心终于放下了。他观己形体似无用之物,察己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倾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有一句话叫:“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大意是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而人死了倒是其次呢。说明一个人很悲伤,心如死灰了,那还有什么生气可言。但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心如死灰?一定是心灵受到莫大的刺激,而自己又想不开,对这件事情总是耿耿于怀,放不下。
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对一些事情耿耿于怀,放不下,就会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牢牢捆住,心之将死,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
是啊,放下就是快乐,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们每日在尘世穿梭忙碌,每天忙着经营自己的世界,有人可能
会为一点得失计较争执,甚至拼得头破血流。更有人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沦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像一只蚕,用厚重的丝把自己给捆缚了起来!
放下很难,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损失或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后,会发觉所有的纠结与烦心反而可以转换为海阔天空。
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便会拥有快乐的人生!何不每天自然轻松地过日子,洗练一份仁厚清静的心境,无憾无悔地走到生命尽头。抛弃一些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心灵上的轻松,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快乐与金钱、权势、名声、地位都无关,真正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是你的心境!
放下是一种感悟、一种心境、一种进退取舍、轻重缓急、远近厚薄的把握。面对日益繁华的物质世界,对名利、物质、情爱能看破放下的人,不能说没有,只是少得可怜。
“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放下是一种幸福,放下更是一种境界。风起的时候,笑看落花,一个华丽的转身,留下的是绵长的回味。
人们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人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人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以及一切的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太执著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其实,人生的悲哀之处莫过于太拘泥于一点。而为了这一点,我们又错失了很多风景。其实,成功并不是赢取了某一次,成功是任何?
老子的提醒
人总是希望得到,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像一只蚕,用厚重的丝把自己给捆缚了起来。放得下,看得破,撇得开。这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学会放手,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致虚守静,内心安详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译文】
进入虚无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
道家认为,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唯
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然后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也就是忘却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从而与天道混同为一,做到“朝彻”,达到“见独”的境界,最终“得道”。
这种体道求真的心路历程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与佛教的“禅定”有相似之处,在排除杂念的基础上进入精神上的虚寂境界。中国“禅”的思想实际上是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结合。
不过,老子所追寻的精神境界,绝不是宗教所标立的彼岸世界。宗教把人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就在于如何超越这短暂的、污浊的人世,到达那永恒的、绝对的天国或极乐世界。而老子所预设的理想境界,虽然也具有超越性,但他所追求的并非人死后所进入的“天国”或“净土”,而是人的现实存在,
JJ是以超越之境在人世间的落实为标的,最后达至体用不二,圆融无碍也之境。
“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