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乃是当世猛将,其勇猛程度超乎常人想象,他连续战胜了岳家军统制王经、张宪等三位将领,还斩杀了岳飞(李明)的弟弟岳翻。岳飞(李明)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悲痛万分,无法言喻。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支小小的游勇散将居然能够连败他手下的三名大将,而且还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岳翻,实在是让他痛心疾首啊!这一切都归咎于他对敌人的轻视,没有料到他们如此强悍。想到这里,岳飞不禁长叹一声:“呜呼哀哉!”然而,悲伤归悲伤,剿灭贼寇仍然是当务之急。
闰四月间,岳家军进入贺州,而曹成则在太平场布下数十里的阵势来抵抗岳家军。岳飞(李明)心生一计,故意向曹成麾下的探子泄露岳家军粮草殆尽并打算撤退的虚假情报,以此诱引曹成前来追击。岳家军趁着夜色悄悄地进军太平场,成功地攻破了曹成的营地。
第六天,岳飞(李明)率领八千士兵再次大败曹成的三万多人马。曹成惊慌失措,只得逃往桂岭县。曹成派遣都统领王渊占领北藏岭、上梧关和蓬岭等地,凭借险要地形坚守。岳飞(李明)毫不畏惧,率军发起猛烈进攻,一举突破了三道防线,打得曹成落荒而逃。岳飞(李明)带领军队迅速占据了敌人的营寨,并收缴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包括刀枪、金鼓、旗帜等等。这些战利品不仅增加了岳家军的实力,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士气。
与此同时,上次让岳家军吃了大亏的杨再兴这次却被张宪的部队生擒。杨再兴被抓住后,他毫不畏惧地说:“我是个好汉,你们应该带我去见岳飞(李明)!”张宪立刻将杨再兴押送到了岳飞(李明)面前。
岳飞此时的意识是李明,他深知杨再兴是一个猛将。当初为了演好那个节目,,李明曾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杨再兴有一定了解。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他的父亲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金军攻破建康城时,杨再兴的父亲杨邦乂不幸被金国俘虏,但他坚决拒绝投降,还说出了一句震撼人心的名言:“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这句话展现出了他坚定的忠诚和不屈的精神,令金国人都为之动容,最终成全了他的气节。而杨邦乂正因这句话,被后世之人敬奉为庐陵五忠一节,杨再兴身为忠臣之后,亦曾投身军旅,杀敌报国,只叹命运多舛,被金人冲散,无奈落草为寇。如今他有意改邪归正,李明也打算顺水推舟,将其纳入麾下,只是话不能这么说,只能如此。岳飞(李明)放下斩将杀弟之仇,亲自为杨再兴松绑,并言道:“我与你乃同乡,你是好汉,我不杀你,当以忠义报效国家!”杨再兴遂诚心归顺。
收服杨再兴之后,便要收拾这接下来的残局了,面对这成千上万的降兵,岳飞(李明)朗声道:“凡被曹成胁迫的当地良民,即刻遣返归家,安心种田,而后剩下的又先后招安其众两万余人。此次剿匪虽说损失颇大,但收获亦颇丰,只可惜那贼首曹成已然逃之夭夭,不知去向何方。”
而那曹成如丧家之犬一般,四处逃窜,但最终还是向韩世忠投降了。后岳飞(李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总算是心安了不少。六月,岳飞(李明)因为平定了这些流寇的功劳被授予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岳家军则屯兵江州,负责守卫长江中游地区。
岳飞(李明)在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州、虔州的叛乱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绍兴三年九月,他前往“行在”临安觐见宋高宗赵构。这次觐见对于岳飞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皇帝本人。
赵构对岳飞(李明)的表现非常满意,赐予了他铠甲、弓箭等珍贵物品,并亲自书写了“精忠岳飞”四字,制作成锦旗送给岳飞(李明)。这面锦旗成为了岳家军的象征,也是岳飞(李明)忠诚的证明。
觐见时,赵构还提及了岳飞(李明)在洪州时曾因醉酒而殴打兵马钤辖赵秉渊之事。岳飞(李明)听闻此事,内心顿时涌起一阵强烈的愧疚感。他深知自己当时的行为有失军人的风范,深感自责和悔恨。于是,他真诚地向赵构表达了歉意,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应有的责罚。
赵构当即下达口谕命令岳飞(李明)戒酒。岳飞(李明)深知饮酒容易误事,决心从此戒除酒瘾。同月,宋廷授予岳飞(李明)镇南军承宣使一职,并任命他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家军改名为神武后军,岳飞(李明)担任统制。此后,牛皋、董先、李道等所属部队也被调拨到岳家军中,岳家军的兵力得到进一步扩充,达到了正规军两万多人的规模。
绍兴四年春,岳飞向朝廷呈上了一份名为《乞复襄阳札子》的奏折,其中明确提出要收复被伪齐政权所占领的襄汉六郡(包括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州以及信阳郡)的主张,并强调道:“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岳飞的这一倡议得到了朝中宰执朱胜非和赵鼎等人的大力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经过一番商讨后,宋廷终于做出决策,决定派遣岳家军出征,以收复襄汉地区。同时,刘光世军也将作为增援力量参与此次行动。在三月十三日,岳飞正式被任命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并在其制置使官职上增添了“兼制置荆南、鄂、岳”的加衔。然而,赵构特别下令要求岳家军不得提及“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之事,只能局限于收复六郡,否则即使立下赫赫战功,也必将受到严厉惩罚。
李明看着手中的圣旨,上面清晰地写着宋朝皇帝的命令,只让他收服荆襄六郡。但对于北方的其他领土都不允许自己去攻打,如果自己违抗命令去攻打原来的领土,那么不仅没有功劳,还有罪名,对于这个奇葩的命令让李明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自己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努力收复失地难道不是想恢复当初太祖的基业吗,难道自己拼命去收复疆土,不是为了他老赵家吗,但为何要如此限制自己呢?李明越想越觉得无法理解。
然而,李明还是尽力的说服了自己,啊,他换了个方向思考问题,现在在这里闲来无事,现在既然能出去打仗,不管打的是金国人还是那边的汉奸,那都无所谓,关键就是能够出去遛一遛,别在这里闲着就行,再想一下,伪齐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的人,正好借此机会来锻炼一下手中刚入伍的士兵,拿这些脆弱的城池来练练手,增加经验,
四月十九日,岳家军再次踏上征程,从江州出发,一路朝着鄂州进发。在行军途中,当他们到达武昌时,需要乘船渡江北上。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岳飞(李明)心情激荡不已。他转身对身旁的幕僚们慷慨激昂地说道:“诸位,如果此次出征不能生擒敌将,收复失地,恢复故土,那我绝对不会再涉足这条大江!”这句话犹如誓言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它不仅表达了岳飞(李明)坚定的决心,更展示出他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五月五日,岳家军顺利抵达郢州城下。此时,城内的金军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六日黎明时分,天色尚未完全明亮,岳家军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郢州的总攻。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全力以赴,毫不保留。岳飞(李明)亲自坐镇战场中央,端坐在大纛旗下,冷静地指挥着全军的行动。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的战局,时刻关注着敌军的动向。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呼啸声,紧接着一块巨大的炮石从天而降,直直地朝岳飞砸来。周围的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离,生怕被这颗致命的炮弹击中。然而,岳飞却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坚定而从容,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畏惧。
炮弹最终落在了离岳飞不远的地方,掀起一阵尘土飞扬。众人纷纷围拢过来,关切地询问岳飞是否受伤。但岳飞只是微微一笑,表示自己安然无恙,并安慰大家不要担心。
士兵们对岳飞的表现感到惊叹不已,纷纷称赞道:"将军真是神人啊!在如此险境下还能保持镇定自若,不愧是我们的领袖!"他们认为岳飞这种沉稳的气度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正是一名优秀将领应有的品质。
然而,如果此时的岳飞真的是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岳家军统帅,那么他的表现或许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作为一军之统帅,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和决断力是至关重要的。但实际上,此刻岳飞的身体里住着的却是李明这个十几岁的小学生。李明原本以为自己可以从容应对这个生死考验,但当他真正面临死亡时,心中仍然充满了恐惧和紧张。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仿佛失去了控制,汗水从额头滑落,心跳急速加快。
此刻的李明已经被吓得体似筛糠,魂飞魄散了。他试图睁开眼睛,却发现眼皮沉重得无法抬起,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这种无力感让他感到绝望和无助。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中的李明也在经历着同样的折磨。他的身体不断抽搐,像是遭受了电击一般,让一旁的父母心急如焚。看着儿子痛苦的样子,他们悄悄拿出一根棒槌,希望能通过敲击帮助他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