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清华北大培训课 > 第35章 凡心做不了圣人就做俗人(第1页)

第35章 凡心做不了圣人就做俗人(第1页)

第35章凡心——做不了圣人,就做俗人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曾任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当时我还在上学,暑假期间我随一位姓张的同乡去石家庄某工地打工。老张是个木匠,由于没正规拜过师父,因此手艺不是很全面,加之整个工地就我俩是“外人”,人单势孤,因此备受歧视。别人不加班,你得加;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你得干;别人可以借支100元,你只能借支50块……最可气的是,一旦工作上出了问题,他们总是推到老实的老张身上:这是老张干的!刚开始,老张什么都不说,直到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这也是我干的,那也是我干的,到底什么是你们干的?你们什么都不干,自然一点儿也干不差!"这话正巧被老板听到,他非常欣赏老张这句话中的哲理,不久就把老张和我调往另一工地,老张立即荣升为小工头一枚。

社会上,尤其是职场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你努力想做个好人,到最后一群人里就你不好;你努力想做个圣人,最后连个普通人都不如;你一忍再忍,结果更多的麻烦向你拥来;你拼命工作,还不如人家不干的。星云大师则在《厚道》一书中说:“你每日从迟到暮辛勤地工作,他还是怪你夜晚没有加班;你一再用心改良产品,他还是怪你没有为产品宣传。又如在一个团体里,你有学问,他说你不会做事;你会做事,他说你没有口才;你有口才,他说你不会外语;你擅长外语,他说你没有亲和力;你有亲和力,他说你长相不够庄严……”你总也达不到对方的满意,更别想达到所有人的满意。

有个成语叫“任劳任怨”,如果你既能付出,又能忍受各种非议,那么你已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佛经中说:“不能忍受毁谤、批评、恶骂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之为有力大人也!"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人家眼中的“有力大人"?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想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没有必要。孔子是圣人,孟子是圣人,但在当时有几个人信他们那一套?今天又有几个人切实执行他们那一套?有肯定是有,但都是那些向往圣人、理解圣人的人。你没必要给所有人当圣人,你只需给有素质的人当圣人即可。对于那些视美德为“缺心眼儿”的人,适可而止,千万别自作多情。

圣人,其实就是吃亏的人。伟大,基本上也等同于受委屈。倪萍在《姥姥语录》中这样写道:“姥姥一辈子怕人笑话,一辈子为家活着。和许多我行我素的人相比,姥姥一生都是四肢蜷着过,心里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伸展过,她不委屈吗?如果有下辈子,我不想让姥姥这么活着了。我盼着她烫着头发卷着卷儿、扑着胭脂抹着粉;我盼着她飞扬跋扈、横行霸道;我盼着她自私自利、目中无人;我盼着她凡事先替自己想,谁都不爱,只爱自己;我盼着她穿金戴银、吃喝玩乐……到那个时候我还申请做姥姥的外甥。换一个活法儿不也挺好吗?反正脸皮撕开了,没脸了倒也不用顾忌了。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三句,你打我一拳我打你十拳,反正不能吃亏吧!老说吃亏是福,福是什么?福在哪儿啊?幸福不是千万种吗?干嘛只选择那一种?哈,这么写着都觉得痛快、过瘾……”

当然,如果你看完我们这本书就变得飞扬跋扈、横行霸道了,那绝对不是倪萍的责任。倪萍也好,我也好,都是在劝你,圣人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高度,没必要活得那么累。

另外,所谓的“圣人”,也未必就像世人想象的那样白璧无瑕。这一点儿庄子看得很透,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未必就高明到哪里。圣人照样有其阴暗的一面。不要动不动就像圣人看齐。只要你不做坏人、不做小人,按本色行事,粗俗一点儿、草根一点儿、市井一点儿,没什么不好。

而在佛家看来,“圣人"其实还不如“凡人气所以有句话说,“超凡入圣易,超圣入凡难二著名作家林清玄则以香水作比喻,解释“超凡入圣,,与“超圣入凡气他在一次采访中说,社会上的人,差距并不大。好比百货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人也是这样,作为95%的东西其实是很像的,比较起来差别就是其中很关键性的5%,包括人的养成特色,人的快乐、痛苦、欲望等。制香水的香精,要熬个五年十年才加到香水里去;人也是一样,要经过成长、锻炼,才有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是独一无二的。你向内看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5%,就不会迷惑;对外的时候你要看到那95%,跟人来往才能内敛、含蓄。简单点讲,前面是“超凡入圣气后面是“超圣入凡”。

林清玄并自陈,自己刚做记者时,去采访一些高高在上的人时,非常紧张,后来便发明了个咒一大家都是人。在心里念叨几遍,便完全放松了。当然,人与人终究还是有差别的。在人生境界方面,林清玄说,每个人左边都有一座谷,右边都有一座山,人在谷中,便成了“俗”字,所以人要尽量跳出“谷”,往山上走,人到山上,就成了“仙”,但人又不能走到最高处,因为高处不胜寒嘛!至于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平衡,没有标准答案,只能结合每个人独有的生活环境去体悟、把握。这道理同样适用于人生的追求,追求名利,这看似有点俗,但绝对不让人追求,也是做不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花一半的时间去追求,另一半的时间用来使自己心灵更开阔、更平和。

近代高僧弘一大师则用亲身经历给我们解释了什么叫“超圣入凡”。

有一次,一个经常去寺里看望他的老友惊奇地发现,寺里一株枯死多年的古树,竟然发出了新芽,便对弘一大师说:“这树死了多年,现在又发芽了,大概是因为你这位高僧住到这里,感动了它,使它起死回生的吧!"弘一大师却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我只是给它浇了一些水,没想到它竟然活了过来。‘老友听了,佩服之余,自叹不如。

如果弘一大师不道破缘由,谁又知道那枯树重新发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若是碰上个有炒作需要的,还少不了一番大力宣传,引得一些稀里糊涂的信徒前仆后继,让大师名利兼收。不过那位老友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如果不是高僧给枯树浇水,怎么会有这种奇迹发生。世界太奇怪,真正境界高的人,总会把自己放低再放低,做一些旁人不屑甚至认为是无聊的事情;而越是境界低的人,偏偏越是爱给自己扣各种“伟大”的帽子。至于到底谁境界高,不是洞悉世事的人,着实很难分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