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图片 >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四(第2页)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四(第2页)

鈔《周易》乾卦九二爻辭正義云:閑邪存其誠者,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

衍義云:若東郭順子正容悟物,使人之意消。

鈔:《莊子?外篇田子方》:正容悟物,使人之意消。西華法師成玄英疏曰:出聞無道之物,邪僻之人,東郭子正容儀,令其曉悟,使惑亂之意自然消除也。全文已於上善若水第八章中載之詳,今不復云。

衍義云:李含光雖處暗室,如對君父。司馬子微激賞之。

鈔:李含光者,《高道傳》第九云:道士李含光者,晋陵人也。年十二,篤好學道,雖處暗室,如對君父。人見之情色外斂。先工篆隸,或稱過其父,一聞之終身不書,後師貞一先生。司馬子微雲篆寶書,傾囊相付,且曰:真玉清仙客也。今取此二人為證,言其操持敦厚,嚴敬如此,可謂儼若客也。如處暗室,翎聖真君語云:上臨之以天鑒,下察之以地祇,明有刑罰相繼,暗有鬼神相隨,出處語默,善惡自知,惟正可守,心不可欺。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衍義云:《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鈔《易繫上辭》云: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衍義云:道集虛故也。

鈔《莊子?庚桑楚》云:胸中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衍義云:致,得也。與《大學》之致知同。

鈔《大學》云: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晦庵註云: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於善,而無自欺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衍義云:又舉《春秋》楚致晋師之義同。

鈔《春秋》宣公十二年,楚莊乃求成於晋。晋人許之,盟有日矣。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欲單車挑戰,示不欲和,以致晋帥。以此致師,師必成敵,亦猶以靜致道,道必可求也。

衍義云:列子曰: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也。

鈔《列子?天瑞篇》之文。或謂子列子曰:子奚貴虛。列子曰:虛者,無貴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也。苟虛不致於極,靜不至於篤,則莫能致於道。所以貴虛靜之極篤也。

衍義云:萬態雖雜,吾心常徹。萬變雖殊,而吾心常寂。此謂之天樂。鈔《莊子?天道篇》云: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西華法師疏云:所以一心定而萬物伏者,祇言用虛靜之智,推尋二儀之理,運達萬物之情,隨物變轉而未嘗不適,故謂之天樂也。

衍義云: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鈔《易》復卦之彖辭也。解云:復者,反本之謂也。言乾元一陽之炁,從此而往,復從此而來,故云來復。言反復其道,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言天地之心者,乃乾元一陽之炁,寂然至無之理也。所以乾卦初九濳龍勿用者是也。言陽氣濳藏而在下,即此以見天地之心也。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

衍義云:《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命者,性之妙也。

鈔《易》繫說卦正義曰:命者,生之極窮理,則盡其極也。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衍義云: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鈔《論語》第十三云: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晦庵註:南人,南國之人。恒常久也。巫所以交鬼神,醫所以寄死生,故雖賤役,而尤不可以無恒。孔子稱其言而善之。

衍義云:孟子曰: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鈔《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晦庵註:陽虎,陽貨名虎,魯季氏家臣也。天理人欲不容並立。虎之言此,恐為仁之害於富也。孟子引之,恐為富之害於仁也。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衍義云:《禮記》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

鈔《禮記?禮運篇》之辭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孝慈之道廣也。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