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同学瞠目。魏中华:“她昨天出的院,今儿午清又入院了?到底什么病?!”
王孜萌:“今天上午是中西医会诊的,中医初步断定是伤寒,兼有其它并发症,还有待继续观察、确认。”
众大惊失色、、、、、、
放暑假了。暑假期间,范婷婷家。只她一个人在家里看小说,见是哥哥进来了,才放下书。可以看见书名是《静静的顿河》。
她哥笑着说:“报告给你一个好消息:我分配到省日报社了。”
“祝贺你!”刚一笑立刻就又悲哀了,“可双柏生、、、、、、”
“、、、、、、有些蹊跷——党委书记是从不亲自主抓具体案件的。曾菲申请留校,没批,还是被分配走了。然后他就亲自主抓双柏生的问题。可就在这时,《人民日报》七月二十八日社论《反右派斗争是对于每个党员的重大考验》出来了,社论明确指出:党内有人是资产阶级右派的‘内应’,这‘内应’,也就是‘党内右派份子’。要保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纯洁,决不可温情放过党内右派份子。要坚决地反对‘温情主义’。听说,一些人正想把双柏生当党内的右派份子挖出来呢,因无直接证据,所以就没有马上处理。还一直挂着、、、、、、”
范婷婷幻想地突生喜色:“、、、、、、也许,放假前李晓晴出院那天,正好我晕倒,从校医院你送我回了宿舍、、、、、、我向他讲了你的话,我不是求她,只是义愤、、、、、、可她,也许是她向她爸反映了?”
“没有必然性、、、、、、但事情蹊跷,平白无故,他为什么破例主抓?也许,双柏生绝对是一个学生中不可多得的重量级的人才,有德有才的校党委书记,是出于惜才、重才,也未可知。反正,不像过去很匆忙的就定性一个人是右派了、、、、、、”
范婷婷暗喜、、、、、、
第二天上午,她就又到李晓晴家去了。敲门 ,再敲门,无人回应。思虑,返、、、、、校园里几乎无人,但刚到校大门口,见王孜萌从大门人行通道口回,大喜,忙迎了上去,行鞠躬礼:“王老师,您好!”
王孜萌诧异地:“你返校了,有事吗?”
“想李晓晴,到你家去了、、、、、、家里没人应。”
“哦,谢谢、、、、、、这不,我刚从医院回来、、、、、、”
“她还在住院?、、、、、、现在,她怎么样了?”
“大夫说,一般病程就需四周、、、、、、唉,这不,才过两周。好在已没危险了。”
“到底是什么病?这么严重?”
“已确诊了,中医叫伤寒、、、、、、”
“需不需要看护,我可以去陪护她!”
“大夫说了,还暂不需要,我每天去看护陪她一会就可以了、、、、、、谢谢你了。”
十三、反 反 冒 进
(38)八月中旬。一天晚上,家里楼上。王孜萌仰头躺坐在楼梯口客厅的沙发里想着心事、、、、、、李搏古坐在小书房里自己的桌椅那儿,他看了一眼心散了的妻子、、、、、、突生怜惜之意,忙感慨道:“推荐你看两篇文章,一篇是党内通报,是毛主席七月九日在上海各界人士会议上的讲话,一篇是毛主席他自己写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见妻子只抬了一下头,仍没有动的意思,忙又加了一段解释,“这以前,二十多天了,我一直认为孩子第一次出院那天晚上发泄了对领袖的那种不逊甚至是攻击的看法,是我们家太*,断定孩子是我宠的、惯的。但看完了这两篇文章,触我反思了:也许真是我长期在搞党务工作,由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习以为常的服从,对是否正义已不那么敏感了、、、、、、”
这时,王孜萌才接茬:“你是已麻木了。就咱俩对建国后领袖的一些言行的看法,就存在着分歧、、、、、、分别那十三年,你一直是当事者,肯定一边倒,而我是旁观者呀,一切凭直观直觉,思维习惯已经就不一样了。后来到了一起,利害关系、立场是一致了,可思维角度一直还是有差异的呀!反正我始终认为这次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革命从手段上来说不正义,不地道。真正要反对党的领导反社会主义的人,人家的第一任务是要保护自己,隐蔽,甚至会奉承你、捧你,怎么你一谦恭、一请,人家就会给你提意见了?而且他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这叫革命呀?你一句话,人民内部矛盾就转化为敌我矛盾了?”
“是呀!我也反思了,政治也需道德,政治道德。政治道德不该是军事上的‘兵不厌诈’!尤其是对人民。这两篇文章你看看吧!是特意给你带回来的。”李搏古等于是很谦和地认同了妻子的观点、、、、、、这样,王孜萌才起身向小书房里走去。
王孜萌已经坐在小书房的桌侧沙发上在仔细地静静地看了、、、、、、而李搏古则从椅子上移坐在了妻子的身旁,往沙发上一仰,似闭目养神,又似在思考着什么。
看中,王孜萌突然发出议论:“这份报道是否真实?应该不敢有假吧!这不是志得意满、洋洋得意‘不打自招’吗?”然后唸道,“‘今年三月下旬,就是一百天以前,我在这里同党内的同志谈过一次话。那时我是来点火的。这一百天左右时间里,时局有很大变化,人民的觉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就是打了一仗嘛。当时我们是料到这些事情的,我在这里就讲过,不过当时没有讲烧火这句话。而是说人家批评,我们要硬着头皮听、、、、、、’”然后又重复了这段话中的三句,“‘那时我是来点火的’。‘、、、、、、就是打了一仗嘛。’‘当时我们是料到这些事情的,我在这里就讲过,不过当时没有讲烧火这句话。’这几句话就证明了,还是孩子敏感呀,她认识、分析、怀疑得对呀,什么五月十五日、五月八日,从三月下旬他就已经开始蓄谋了。中国共产党的八大的路线已经定了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力、是搞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他却在挖空心思地秘密策划‘就是打了一仗嘛。’”
然后就又去仔细地看了,突然,她又说话了:“他怎么能这么恨知识分子呢?”唸,“‘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我历来讲,知识分子是最无知识的。知识分子把尾巴翘,认为老子不算天下第一,也算天下第二。工人、农民算是什么?你们这些阿斗,又不识得几个字。’”然后点评,“‘知识分子是最无知识的?那*、列宁、还有他自己,算不算知识分子?马列主义是由知识分子介绍到中国来的,还是由工人、农民介绍来的?中国共产党是由知识分子领导创建的,还是由工人、农民群众领导创建的?难道北京的故宫、中国的长城,都只是工人、农民而没有设计者、管理者就能建成的?从广义的角度讲,那设计者、管理者都只是工人、农民,而不是‘知识’分子?尽管现实中,肯定有一部份知识分子瞧不起工农,但也不能把部分当全体,哪有这么夸张、讥讽嘲笑知识分子整体的呢?这不是明显的在挑拨离间、树立工农对知识分子的对立情绪及仇恨吗?伟大的领袖怎么能这么讲话呢?”
这时,李搏古才吐出了一句话:“出于政治需要及战略部署嘛。”但,仍没有动、、、、、、
“到底是谁在把工农当阿斗?!在利用他们、、、、、、”而王孜萌在发了一句牢骚之后,才发问,“出于何种政治需要?还有‘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