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重生归来我成了权臣的 > 第490章 精准识人重塑基层(第1页)

第490章 精准识人重塑基层(第1页)

岳西县,冬雨淅沥,县委办公大楼笼罩在一层灰蒙之中。

一份《关于县域干部推荐人选调整建议表》刚刚传至地市组织部,三名县处级干部的名字赫然在列——一个副县长、一个组织部长、一个分管发改的常委。

标注理由:配合省委重点工程不力,推进能力不足,建议调整。

这是李一凡在全省范围启动“项目带人”改革后,第一批被划出推荐名单的县级干部。

也是李一凡亲手从系统名单中“刷掉”的第一轮基层官员。

这份名单送到省委组织部许宏志手上时,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动作比我预想的快。”

“底下人反应是真实的。”

赵斌则一语道破实质:

“县域是最能藏人的地方。”

“但县域也是最能识人的地方。”

星城市。

李一凡站在产业指挥部的阳台上,望着南城新区正在建设的“中微配套区”,心中如明镜。

这些年他推制度、建平台、抓项目,说到底,真正想撬动的就是干部这个系统。

尤其是——基层干部。

不换人,制度就是空架子;不识人,政策就是摆设。

他回头吩咐赵斌:

“让制度推进办和组织部联合出一个建议:所有省级平台项目挂钩县域干部的地市,必须设立‘基层推进联络组’,由市委常委层面亲自挂帅,直达县一级。”

“由谁干、谁负责、谁配合,全写在档案里。”

赵斌当即执行。

与此同时,衡洲的何江林正站在台前,面对的是全市八个县组织部长与县委书记。

这是他空降以来,第一次主导干部座谈。

也是省委书记亲自点名“观察”的第一位制度派干部,在地方展开实质推进。

他没有讲政治,也没有讲制度。

他只说了一句话:

“省委明确要求:平台项目干到哪儿,干部就要调到哪儿。”

“我们衡洲要做,就做全省最真实的一轮干部调配。”

说完,他摊开了“基层干部潜力调查表”。

这个表格,是他带着几个组织部年轻干部自己摸底做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