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丁令威?”
“正是”叶畅笑了起来。
此人乃晋时陶潜于《搜神后记》中所录;为辽东人;离家求道;道成化鹤归辽。虫娘想到这个;便又白了叶畅一眼:“说你诡计多端吧;连仙人都为你所用”
叶畅但笑不语。
接下来便是谈正事;叶畅与虫娘讨论了一番如何在李隆基面前进言让他接回杨玉环的事宜。正事聊完之后;虫娘又开始问辽东风物;还有叶畅在那边的经历。有些事情此前叶畅就已经和她说过了;但她百听不厌;缠着叶畅说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天色已晚;叶畅第五次告辞;她才意犹未尽地放叶畅离开。
此时已经是傍晚;很快暮鼓就要敲响;虫娘未在玉真观停留;转身便进了皇宫。因为与杨玉环吵架的缘故;李隆基也没有留在兴庆宫;而是在皇城之中。他这两日都是不乐;神情都有些恍惚;虫娘来到他身边他都没有注意到。
虫娘示意两个宫女离得远些;自己上前;轻轻为李隆基捏起肩膀来。李隆基回过头来;这才发现是她;叹了口气:“二十九娘……”
他想说话;但又忆起虫娘只是一小姑娘;而且并未嫁人;哪里知道男女感情之事;于是到嘴的话又化为一叹。
虫娘却带着忧色道:“阿耶;娘娘去了杨家;可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娘娘最喜洁净;连换洗衣裳都没有带去;昨日倒罢了;今天……怕是很难受吧?
“唔;你不说我还忘了……高力士;高力士”
高力士象幽灵一般闪了出来;虫娘方才都没有看到他;他回应道:“奴婢在这儿呢。”
“高将军;你去贵妃宫中;将贵妃的衣裳都收拾好了;给娘娘送到杨家去
这话语;说得好象是他要将杨玉环的东西都扔了一般。高力士愣了愣;眼睛眨巴了两下;然后应了声;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不对劲啊……二十九贵主分明是在劝和;可是圣人却要将娘娘的衣裳全送了……莫非是圣人真厌了娘娘?”他一边走;心中一边琢磨;然后想到二十九娘听得圣谕时略微浮起的笑容;立刻将这个念头否定了:“不可能;陛下若真是厌了娘娘;现在只会觉得轻松;哪里象这两天一般;茶饭不思?”
虽是如此;他还是依命去了杨玉环的寝殿。杨玉环的衣裳整出了六大车;虽然天色已晚;高力士还是亲自带人送了过去。到了杨家;见着杨玉环眼睛都哭肿了;但听闻圣人赐还衣裳露出喜色;高力士心里更加肯定了自己后来的推测。
这是个暗号;送衣裳;表明圣人还是关心在意娘娘;娘娘必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故此才悲中带喜
他却不知;他前脚出门;后边杨玉环便对杨钊道:“叶十一郎所言果然不差;圣人……还是念着与我的情份;赐衣只是开始……”
高力士回到宫中;便听得小太监说;圣人催他相见。他入殿一看;李隆基带着笑意;正捧着碗在喝粥。
这让高力士吃惊了;这两天来;李隆基可是茶不思饭不想;为了劝他吃饭;许多太监宫女都挨了骂。
他看了旁边的虫娘一眼;心中明白;必然是虫娘给李隆基说了什么;然后再想到在杨家时看到杨玉环的神情;最后一丝疑惑也没了。
定然是……叶畅
高力士想来想去;居中穿针引线的;必然是叶畅。朝廷里的重臣;没有谁会闲得无聊来管天子家事;而有意在这问题上拍马奉承的;杨钊要避嫌参与不了;那就唯有叶畅了。
他此前召叶畅相见;原本也是一记伏笔;希望叶畅能通过他来和缓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不过叶畅现在通过的渠道是虫娘;而不是他;这让高力士有些失落;也有些愤慨。
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此事上能为自己谋得好处。
高力士很清楚;李隆基非常信任他;但这个信任持不持久很难说。当初和他一起协助李隆基杀灭韦后、太平公主的王毛仲;曾经也极得李隆基信任;但最后还不是赐死了事
这个信任;一定要不时维护;才能长久。
“你回来了……娘娘那边如何?”
“娘娘收了圣人所送之衣;谢过圣人关照;奴婢观察娘娘颜色;也有些憔悴;才一日多的功夫;娘娘便清减了不少……圣人;还是将娘娘请回来吧”
李隆基眉眼动了动;看了虫娘一眼;虫娘点点头。
这一幕看在高力士眼中;他心中明白;虫娘必然已经先劝过李隆基了。既然虫娘劝过;那他此时开口;就不是首功;要想争得这首功;让圣人与娘娘都感激他;就必须再出奇招。
也是狠招
“娘娘所怨;并非圣人;而宝镜之破;梅妃亦是有责。如今圣人久不巡幸东都;东都上阳宫中甚乱;宫女无人管教约束;圣人何不请梅妃先至东都上阳宫;以备圣人东巡?”
虫娘原本站在李隆基身后眉宇间浅笑盈盈的;听得高力士此语;却是身体一震;眼睛瞪得老大
高力士说得客气温和;实际上是要将梅妃打入冷宫
若是留在长安城的冷宫中倒还罢了;或许还有重得恩宠之机;打发到东都洛阳……那是彻底绝了梅妃再起的可能性了。
高力士此策;当真毒辣;他这人向来不轻易做选择;总是多方下注;可这一次;却是将筹码全都放在了杨玉环身上。
李隆基听得此语;却大以为然。
虽然虫娘婉劝;高力士也说杨贵妃有悔意;但李隆基明白;杨玉环回来之后;宫里还有得吵。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女人善妒;杨玉环不妒梅妃;梅妃也要妒杨玉环。更何况旧怨只是暂时压制;却没有消除;只要稍有时机;必然死灰复燃。
那时吵起来会更麻烦;所以真把梅妃打发到洛阳去来个眼不见为净;倒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