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超凡三国岁运 > 第157章 秋后问斩(第1页)

第157章 秋后问斩(第1页)

【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永不丢失!

事件跌宕起伏,骤变横生,让司马健大脑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可一听清楚这年轻人的身份后,司马健陡然怒火翻滚起来:袁术那狗东西,对自己这条命还是念念不忘啊!

原本以为,这场骚乱,就是许攸这位脑洞少年想为汉室谋求一个新明天。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中间还逃不了袁术这只阴魂不散的恶鬼。

历史上,袁胤没有半分作为,被袁术任命为丹阳太守,却被孙策所逐。袁术死后,他与袁术女婿带着玉玺,一起抬袁术的灵柩投奔袁术的部将刘勋,却被汉臣徐缪所杀。由此可见,这家伙是以袁术马首是瞻的,算是跟屁虫一样的角色。

其中的原因,是袁胤在袁家的地位是比不过袁术的。因为袁胤虽是袁家的人,但不过是袁术的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从’这个字,本身就是带有泛指、含糊的意思。也就是说,袁术跟袁胤之间,得往上数五代,才是一个人祖先。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代,袁术是嫡出,袁胤还是庶出。自西周时候起,嫡子与庶子的地位就有如云泥,嫡子可继承父祖爵位,侍奉宗庙,而庶子最多分点家产都已然不错了。更多的情况,是被家族当做只比家丁高一点的奴才使用的。

很显然,袁胤对何苗说的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气势磅礴,但内心里还是有些底气不足的。

不过,这终究已经够了,毕竟,袁胤如今住在当朝司空袁逢的府中,何苗敢动袁胤,那就是在打袁家的脸。

何苗一时犯了难,为了一个司马健,得罪袁逢,对于他这种善于钻营的人来说,是很得不偿失的。

汝南袁氏非同寻常,乃代代研习《孟氏易》的经学世家。袁术的高祖父在章帝时期袁安贵为司徒;曾祖父袁京为蜀郡太守,袁敞得梁冀信服曾任司空;祖父袁汤又担任过太尉——算起来袁家已经连续三代位列三公了。算上他老爹袁逢为当朝司空,叔父袁隗为当朝司徒,这就已然四世五公。

而这个袁逢,在朝中真可谓炙手可热,被宠信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宦官。毕竟,刘宏也不是傻子,知道处理朝政宦官们是不行的。袁逢虽不算什么才干超凡之辈,但精通易学,又依仗父祖之名出仕颇早,在官场中混了几十年平平稳稳,所以资格老,甚得文武百官乃至刘宏的尊敬。

特别是陈蕃被害、胡广过世、桥玄告老,三位汉室老臣都离去之后,朱砂不足红土为贵,袁逢就更显得老成持重了。由此中庸和顺的袁逢颇得刘宏信任,被刘宏敬为三老,每年都有许多的御用珍宝赏赐。

迟疑不定的何苗,就这样被架到了火上,进退不得。有心借助一些宦官的势力,但随他出来的,都不是能上得了台面的大宦官。一个个都扭着脸装作没听见刚才的动静,越发让何苗尴尬不已。

司马健知道,何苗这时已经暴露本质了。像他这种人,是不会在意什么正义是非的,心中盘算的,只是谁的门子更硬,背影更深厚。所以,他也不指望何苗,转而将目光放到了姗姗来迟的一行人身上。

雒阳城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若是朝廷的一些机关丝毫没有动作,那必然是不可能的。而为首之人,竟穿着当朝廷尉服饰,令司马健好生疑惑。

虽然司马健没混过仕途,但有个曾经是京兆尹的大爷,他也知道在雒阳当中闹事,出来捕查的应该是相当于后世公安部的司隶校尉,而不是什么廷尉。廷尉这种机构,就相当于大汉帝国最高司法院,只负责审理皇帝交给他们的案件,是没有权力直接来抓人的。

是的,不错,汉代就已经开始讲究政法分离了。

但不管怎么说,法院直接来人也好,都省得发传票了。司马健也很想见识一番,这腐朽的汉王朝,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城墙,是不是那么坚如磐石,是不是还那么冷酷无情,让人闻风丧胆!

毕竟,就是汉代的廷尉,出了一位名叫张汤的人,此人之酷厉,不畏强权,那是何等威震天下,凶名赫赫?以至于百年之后,廷尉这个机构,仍旧给人以阴冷森森的莫名震悸。

令司马健欣慰的是,这位廷尉大人似乎颇有当年张汤之遗风,一张刻薄冷漠的脸削瘦无情,充满着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他龙行虎步,每走一尺,都仿佛带着地牢里那股阴气森森森的寒。身后那些同样肃穆冷漠的侍卫,按刀在手,锁具铁链一应俱全,当真如从九泉下走出的索命鬼差!

可,可……为什么他们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直接从自己身旁走了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