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超凡三国岁运 > 第277章 牵线搭桥(第1页)

第277章 牵线搭桥(第1页)

【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永不丢失!

司马健有时很痛恨自己是穿越人士,因为这样他就无法完全代入这个时代,用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张温领兵,这件事儿让司马健听起来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可对于汉代人来说、甚至汉代那些饱读诗书的士大夫精英来看,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能不能打赢仗,跟他的人生经历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更不会跟他有没有军事经验,有没有智慧谋略有关系。汉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儒家熏陶,早就忘记了秦代那时候打仗是‘兵者诡道’,是铁血无情。反而,他们认为打仗是什么‘有道伐无道’那种周朝的故事。

但实际上,就算是周朝,也根本不是什么‘有道伐无道’。完全是儒家那群不懂军事的家伙,为论证自己的正统,生搬硬套将历史曲解给自己找的论点论据罢了。

学术那种事儿,司马健不想多谈,毕竟学术最主要还是理论研究,儒家这些人将这些因果联系起来,也算研究的范畴,算不上大错。

可错就错在,这条根本没经历过历史检验的论点,却被统治者别有用心地给奠定下来了,而且还被后来人毫无条件、不加辨别地接受下来。这样一来,错就错大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汉代人打仗不是要选择军事经验丰富的宿将,而是选择一些名望高、政治能力强的家伙去领兵处理兵事。

他们以为,只要他们代表着天意,就能跟美少女一样代表月亮消灭邪恶。

而更让司马健无语的是,汉末的两个人,还偏偏阴差阳错地印证了这一观点:一个,就是他现在的师父卢植。另一个,就是汉朝第一名将皇甫嵩。

你说,卢植一个搞学问的,以前打过仗没有?皇甫嵩是出身关西将门,叔父还是有名的‘凉州三明’皇甫规,但皇甫嵩自步入仕途后,先举孝廉、茂才。为郎中,迁任霸陵、临汾县令,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后来刘宏又以公车征辟他为侍郎,迁任北地太守。在这样的为官经历下,他也没打过什么仗。

可偏偏就是这两位几乎没啥军事经验的家伙,一出场就将黄巾大乱给平定了下去。而一辈子在羌胡那里跟少数民族死磕的董卓,却在黄巾贼手下被打得哭爹喊娘,你让司马健该如何跟汉代的人解释?

还有,眼前这个曹操,他之前打过仗吗?

也没有。

只能说,人与人生而不同,命运造化也无常,司马健想改变这个时代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只能等到群雄逐鹿的时候,让那些诸侯用血与火、用无数人的性命为代价,才能逐渐琢磨着战争的根本意义。

但不管卢植、皇甫嵩、曹操这三位生而不凡的牛人如何,张温这个家伙要想搞定凉州叛乱,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他对付的那个家伙,还是张角那位跳大神的外行,而是一条真真正正的西北狼。

那个人的名字叫做韩遂,他从乱世开启一直到乱世终结,始终在凉州屹立不倒,算得上是乱世当中的老油条,还几番差点攻破长安。这样的家伙油量,比起张温这个官场老油条的含油量,实在太充足了。

“曹兄,我现在不想知道凉州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只想知道,这件事儿跟我有啥关系?”将这一切乱七八糟的想法都驱除后,司马健最先面对的,还是这个问题。

毕竟,对司马健来说,凉州那里跟历史有没有不同,那还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更重要的是,是能不分析就不分析……他怎么都想不通,凉州那里即便败了,你们朝廷都是吃白饭的啊?而且,小爷我还替你们将宦官这群搅屎棍给清除了,刘宏都很难有机会出昏招,你们咋还搞不定一个凉州呢?

这时候,曹操就笑了,那笑得完全是露皮不露骨,让司马健看着都渗得慌:“贤弟,你既然都料出为兄此番挽救,乃是凉州出来变故,难道却不知你为何非要参与其中?”

“我真不知道,”司马健诚挚无比、又委屈无比:“你看我都收拾好了,就想远离你们那滩浑水。这躲都躲不及,哪里还敢深入了解?”

“贤弟,朝堂这等地方,一旦沾染就是一生,你还想着抽身而退,实在太傻太天真了啊。”曹操笑眯眯地引用了司马健的名言,然后才继续说道:“你想想,凉州这一动乱,牵扯必然朝中局势,而朝中目前……嗯,各方势力正处在一个磨合期,尚不能运转自如。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你,才能左右逢源、牵线搭桥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