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超凡三国岁运 > 第279章 该怎么办(第1页)

第279章 该怎么办(第1页)

【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永不丢失!

事实上,周慎到底是不是周勃的后人,这个根本无从考究。那性质,估计就跟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一样。反正,国人总是有这么一个喜好,都愿意跟很牛的古人搭上亲戚关系。

在司马健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不过只是心理的渴求,但在这个时代,却根本不是那样,完全是有着利益牵扯在里面的——你傍上一位牛逼的古人,就相当于司马健那个时代小三傍上一位大款一样,可以获得极其丰厚的利益。至于说脸皮,那得往后靠。

但很讽刺的是,那些很牛的古人,他们却一般没有更古的牛人去傍。例如周勃同志,在跟随刘邦打天下之前,不过一个农村戏台班子里的业余鼓吹手,他的主要职业呢,跟刘备差不多,都是属于编织行业的,只不过刘备是编草席的,周勃是编织养蚕箩筐的。

但周勃自幼习武,膂力过人,跟随刘邦那个老流氓闹革命的时候,就当了一位拉强弓的神射手,随后屡建奇功,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显赫一时。

楚汉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镇关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主要战场作战,与当时的第一猛男项羽正面对峙。并且先后攻取了曲逆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

汉高祖六年的时候,周勃受封绛侯。之后又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果然,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胜任去职,左丞相陈平独任丞相。次年,丞相陈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

在汉代这样一个看重门阀的时代,可以想象,周慎假如没有周勃后人这一条,是很难当上那个什么荡寇将军的。不过,反过来,假如周慎真的是周勃后人,周勃知道自己的子孙因贪功当了逃兵,估计气得能从坟里爬出来。

汉室至这时,已经四百余年,周家在现在也早就不是什么诸侯世家。但这四百年的时间里,周家却同各大先后崛起的士族一样,成为了显赫的世家,与各大士大夫关系盘根错节。此番要处置周慎,必然会遭到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弹。

毫无疑问,这样的事件,在士大夫们看来,就是粗鄙的武人向他们士大夫阶层的宣战。凉州可以乱,但士大夫阶层必然要压过武人一头,这是华夏这个朝代很无解又很残酷的一个现实。甚至到了宋明两朝,读书人为了这个,在异族大举入侵的情况下,仍旧想着弄死武人。

可这次,不处置周慎,那前线数十万兵士的军心就无法得到抚慰。再派多少精兵良将过去,估计都于事无补。

历史上,周慎这件事的处置不得而知,但从侧面的历史事件分析,周慎应该没有受到什么责罚,这从后来董卓对待张温的态度上以及凉州的乱局上,就可以看出来。

历史上,周慎一败后,战争败绩就像流行感冒病毒一样,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染开来。董卓随后的处境也很尴尬,张温命他率三万人去攻击羌人先零部落,结果行军到半路,就被对方团团围住。他费了一番心思,才终于逃了出来,撤退到扶风。

看着两个大将军都吃了败仗,张温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张温就以皇帝名义,征召董卓,前来议事、商量对策。

可张温的诏书,在董卓那里很不好使,过了好久,董卓才很不情愿地前来拜见张温。

董卓为什么会如此骄傲?后人给出的原因,无非董卓本身就是个不喜欢听话的孩子,又瞧不起张温这个半路出家打仗的文官,居功自傲。

这样的说法,也不能算错。毕竟董卓虽然也撤退了,但相对别的军队来说,他的功劳是很大的。因为别的军队,都是被叛军打得四脚无力,唯有董卓全军而退。正因为如此,还被刘宏封为千户侯。

但仅仅这两点,并不能解释后来董卓看到张温时的桀骜不驯。因为随后董卓对待张温的态度,完全就是个横茬子,像只骄傲的公鸡,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张温都被气得都说不出话,而一旁的孙坚,都因此告知了一个把张温吓住的话。

孙坚告诉张温:董卓太嚣张了,我强烈建议你,现在就把他做了。他要告状,让他到阎罗那里告个够。

张温看着孙坚,愣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