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翼的陈文耀最先发现了日军的迂回,于是陈文耀的机枪马上开火。
嗒嗒、嗒嗒塔……
s…1式轻机枪的声音非常清脆,小点射打得很有节奏,日军的迂回马上就被压制住。
被机枪压制住的日军纷纷寻找有利地形,利用步枪和陈文耀的机枪对射。
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不错的,在对射这个环节中,日军占据了不少优势,汤姆这边的人手劣势马上就被放大。
打了不到十分钟,汤姆就决定撤退,因为九个人已经两死两伤,再打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兰芳的摩托车想跑,日本人根本就追不上,于是这场遭遇战以汤姆的主动撤退而结束。
一个小时后,汤姆见到了第63团团长何飞舟。
“……日军侦察兵的装备不怎么样,他们对于子弹的使用很吝啬……日军士兵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射击准确,行动果断……日军的武器不怎么样,咱们负伤的两个人都没有大碍,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返战场……”汤姆向何飞舟汇报从遭遇战中获得的情报。
从1907年开始,日军就开始装备三八式步枪,也就是著名的“三八大盖”。日本是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因此军队中的士兵强调射击的准确性,三八式步枪因此拥有高达2400米的表尺射程。
当然了,在实战中,这个2400米没有多大作用,经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700米内射杀集群目标。
这个距离已经相当的逆天了。
日军使用的子弹是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在中等距离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中等距离精确击中目标。但同时由于过于强调弹道的平直,这种子弹击中目标后的侵彻力不足,也就是所谓的“一枪俩眼”。
“阵亡两人,负伤两人,你们的战果怎么样?”何飞舟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侦察兵的遭遇战,是兰芳和日本之间爆发的第一场战斗,却以兰芳军队的主动撤退而结束,何飞舟的脸色实在是好看不起来。
“我们最少击中了10名日军,具体的战果因为无法核实并不清楚。”汤姆老老实实的回答。
“好吧,十个战果,还算不错,去休息吧,接下来还有一场恶仗要打。”何飞舟有面对困难的准备。
“命令部队展开,准备和小鬼子作战,埃尔文,你觉得咱们是要主动进攻还是先防守,等着日本人进攻。”何飞舟转向自己的参谋长隆美尔。
没错,就是隆美尔,和设想中的一样,隆美尔终于加入兰芳军队,而且被分配到第63团当参谋长。
“先防守比较好,那更有利于发挥咱们的武器优势,日本人想要证明自己,他们肯定会主动进攻。”隆美尔有足够的冷静。
日本人在宣战声明中认为兰芳之所以在世界大战中取得辉煌胜利纯属侥幸,声称要让兰芳知道日本军队的厉害,要让兰芳品尝到失败的苦果。
这一方面对兰芳是贬低和侮辱,对世界大战中兰芳的对手德国人更是侮辱。
想想看吧,德国人连外籍军团都打不过,如果面对日本人,德国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这成功的激起了隆美尔对于日本人的愤怒情绪,当然了,“沙漠之狐”并不是浪得虚名,哪怕现在的隆美尔还没有取得“沙漠之狐”的名声,隆美尔起码已经具备了成为名将的潜质。
“等等看吧,如果小鬼子不进攻,那咱们就进攻,让小鬼子知道咱们究竟是不是浪得虚名。”何飞舟有志气。
随着命令的下达,63团官兵马上开始构筑阵地,准备迎接日本人的进攻。
隆美尔终于有机会看到兰芳军队的素质。
几乎是命令刚刚下达,战士们马上就开始忙活,这时就能看到平时训练严格的效果,战士们利用随身携带的军铲,几乎只用半个小时就能挖出两个单兵掩体,行动非常迅速。
机枪阵地同时也开始构筑,兰芳军中有大量的老兵,他们的效率很不错,很快就选好位置,开始构筑机枪阵地。
兰芳的机枪阵地很有特色,是用沙包垒成半环形阵地,然后里面待一个班,操作三挺轻机枪或者是两挺重机枪,可以应对敌人从不同方向发起的进攻。
几乎仅仅只用半个小时,63团就构建出一个大约一公里长,拥有坚固防御,并且有一定纵深的阵地。
这个效率令隆美尔感到震撼,如果要让德军来干,想要构筑一个这样的阵地最少需要两个小时。
和隆美尔设想中差不多,又过了半个小时后,日军部队终于赶到第63团的阵地前。
两军对战,其实就是一个寻找敌人有生力量然后加以歼灭的过程,当看到日军部队的时候,何飞舟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下。日本人肯主动进攻就好,那省了第63团不少事。
第63团选择的阵地是在一个山坡上,这座的高度并不高,但却是附近的制高点,站在山顶,视线极为开阔,日军的动向可以尽收眼底。
或许是侦查兵小队的胜利刺激了日军指挥官追求胜利的野心,日军发现第63团的防御阵地后,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开始进攻。
这,这就开始了?
何飞舟感觉实在是有点不适应。
何飞舟之前参与过的所有战争,战前总是会有大规模长时间的火力准备,有时候一个较大规模的战役,在投入地面作战部队之前,使用火炮对敌方阵地的火力准备时间可以长达一个星期,在何飞舟的印象中,那才是真正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