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住的小院与薛锦颜的不远,府里的湖水正好经过她们的住处,旁边是一片竹林。如今府中下人们都在忙着准备晚饭,小竹林中也没什么人。薛锦绣想着反正是无聊打发时间,便带着琼枝往里走去。
没走多远,便听到了里面传来了几声断断续续的抽泣声。薛锦绣一愣,不由停下了脚步。如果她没有听错的话,这林子里的人好像就是习秋吧。她不是病了躺在屋里么,怎么现在又……
薛锦绣好奇的紧,直接走了过去。习秋吓了一跳,连忙从石凳上站起,止住了抽泣,小声道:“六、六小姐安好……”
薛锦绣点点头,又朝身旁的琼枝看了一眼。琼枝与她相处的时间长了,约莫也能猜到她的几分心思,又思及方才吴妈妈对颜姐儿的话,当即问道:“不是说病了么,怎么在又这里,莫不是借口托病偷懒?”
习秋知道琼枝在府里颇有地位,见她神情严肃,连连摇头:“我、我我没偷懒,我……”说着,眼眶又红了一圈。
琼枝缓了语气,柔声道:“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你是个温厚的丫头,正因如此三小姐才点名要的你,若有了难处尽管说。”
习秋知道薛锦颜是个好打抱不平的人,但她这事儿……习秋垂下头,哭泣道:“奴婢是凉州人,奴婢家里是穷的没法子了才被爹娘送到府里来,等年龄到了,奴婢还会回凉州。没想到……”习秋抑制不住,竟嚎啕大哭起来,“凉州被屠城了!!奴婢已经有一年未曾收到爹娘的书信了。”
除了那女子的抽泣,沉默,渐渐在竹林中蔓延开来。
薛锦绣陡然想起,她那便宜爹于两个月前从府里出发,去凉州谈生意了!!
2第二章 疑云
薛锦绣顿时有点懵,虽然她才穿来对那便宜爹只见过两面,但屠城这个消息太过震惊,以至于身旁的丫鬟琼枝不由伸手捂住了嘴巴,吓得说不一句话来。
过半响,仿佛沧海桑田一样的时光,琼枝终于磕磕巴巴地说道:“你莫要胡说!这种消息怎么会是你这种小丫头能知道的!”
习秋含泪道:“姐姐,我就是天打雷劈也不会拿这种事胡说呀!前院的刘爷从北边贩货回来,说遇到了好几个从凉州逃来的灾民,凉州只怕是……只怕是……”
“这件事你还告诉谁了?还有谁知道!”琼枝觉得此事透着蹊跷,连习秋这样的丫头都知道的事,屋里的奶奶们不可能没有得到消息。
习秋摇摇头:“我谁也没说,刘爷你也知道,他嘴巴严,这次告诉我也是因我上次托他去凉州时给我爹娘带个信。”
琼枝稍稍镇定了一下,看了看四周,已经到了用饭的时间,外面已有不少丫鬟开始走动了,立刻道:“这件事你要烂在肚子里!也别乱嚼舌根,都是些没影的事,如今世道乱,是个风都能传成雨,要真是你说的那样,外面早就闹起来了。那个刘爷不是也没去到凉州吗,不过是听了几个乱民的流言,你别瞎想了!”
习秋点点头,琼枝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否真的会闭紧嘴巴,无奈现在还耽误不得,只好立刻带着薛锦绣去主屋了。
一路上琼枝只觉得自己脚步虚浮,连声嘱咐薛锦绣:“习秋那丫头怕是病糊涂了,什么话都敢乱说。小姐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万事都有二夫人呢。”
薛锦绣听言,不由想一个四岁傻丫头,听到这种消息应该会是个什么表情?怕是连“屠城”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吧。
琼枝见她不说话,以为她被吓着了,连忙半蹲下来:“小姐,小姐?!”
薛锦绣愣愣地看着她,说话的语调比普通小孩都要慢许多:“我饿了,找阿娘,姐姐。”
琼枝见她脸色没有多大改变,心中松口气,柔和着声音说道:“二夫人和三小姐都在老夫人哪里呢,咱们快些去吧。”
薛锦绣见她没多问也松口气——装小孩真是太痛苦了!可她心底还是没有轻松多少,无论出于什么想法,她都不希望自己的便宜爹出什么意外。
到了福寿堂,老太太孔氏正与老三的媳妇儿闵氏聊得热闹。闵氏长了一张鹅蛋脸,嘴角总是微微翘起,不说话,却先给了人三分甜。一双丹凤眼眼睛却十分明亮,透着一丝狡黠。
“上次你从送来的桃花儿露我尝着就不错,让我这个老太婆好好瞧瞧,老三家的怎么就生的这么一双巧手呢!”
闵氏掩面笑道:“那桃花露味道虽甜却不伤胃,正适合您吃。您吃的好,那我也不算白忙活。”说着,话音又一转,“其实媳妇儿平日里也不忙,逍哥儿、遥哥儿听话的不得了,不哭也不闹,醒了就对着媳妇儿笑呵呵的,两个奶妈也照顾的尽心。媳妇儿闲着没事就喜欢侍弄这些小玩意,还望老太太不要嫌弃媳妇儿糟蹋东西呢。”
孔氏笑眯了眼。在闵氏过门之前,薛家孙辈里仅有两个哥儿,其中一个还是庶出,而闵氏过门才一年便生了两个大胖小子,这生育之功在孔氏眼中可是三个媳妇儿中头一份的!拉着闵氏的手,一个劲儿地点头:“喜欢,只要你弄的,我都喜欢!”
这婆媳二人说着话,薛锦绣的娘亲方氏则坐在一旁,微笑不语,尽职尽责地当布景板,免得婆婆一旦想起她没儿子,又往她们二房塞人!见着薛锦颜带着薛锦绣来了,这才朝着二人点了点头。两个锦朝着老太太行了礼,便站到方氏身旁去了。薛锦绣觉得外面都快火烧眉毛了,你们居然还有闲情聊天!我那便宜爹到底怎么样了啊!真是急死人了!
孔氏虽对方氏颇有微词,但薛锦颜却是个不错的孩子,这份微词倒还没牵累到孩子身上。见着薛锦颜来,依旧招了招手,拉到坐到自己身旁,问道:“听说咱们颜姐儿开始学习厨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