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远望可以当归读后感 > 第73部分(第3页)

第73部分(第3页)

那青年男子回头,一屋子人都呆住,冰雪为容玉为骨,这样的形容竟然也可以用在男子身上,他又那么孤高洁白,宛如神仙中人。

明沉身不由己跟着他走进病房,小爷爷俞玄义已近弥留。

轻轻吐字:“阿莼。”。

青年男子点点头,不避嫌疑地握住他的手:“红尘迷心。回归本相罢。”。

俞玄义去世的那一刻,青年男子的表情变得很奇特,仿佛是一抔洁白的冰雪,忽然被折射到彩虹的光影。

他喃喃地说一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太柔则废,太刚则折。”。

明沉待要扯住他问,他已经消失不见。几人面面相觑,只得归结为白日发昏。

他们遵照遗嘱,把俞玄义与早逝的姑姑明莼合葬起来。

只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淡泊自处一辈子的陈尘雪到晚年,突然写出一整部书稿,整理出俞玄义的全部感情生活,叫人嗔目结舌。

明锦词急得责怪母亲:“你又不是那种等钱用的小报记者,何必写死者的八卦。”。

陈尘雪只是说:“你看了那本书再来与我说话。”低声说,“也不知他会不会有半分满意之处。”。

明锦词办丧事累得死去活来,终于说:“这世界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他终于寻得清净,哪里还会回头?”。

颦卿(一)

集锦篇第八十九章。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渠沟。——《葬花词》。

灯红酒绿,衣香鬓影。

歌女在柔柔地唱:“命中让人怀想的快乐太少,寂寞太多,总要留下一些,可以永远燃烧下去的吧,即使燎原后要复归于灰烬……”。

这是新流行起来的一种新派诗歌,模仿西洋诗而作,不求用典,真情流露,大胆露骨。

颦卿端着酒杯,凝思一样微笑了一下。

许多旧派人士痛骂此音靡靡,丧德败家。更多人责舞会引人堕落,致使女子不守妇道,男子心恋花丛。但有什么办法,年轻人都喜欢这个,不要说青年男子,就连未出阁的小姐也爱参与此类王府宴会。

颦卿想,自己血液里应该流动着叛逆的因子。虽然她外表上看上去,是个最孱弱最文雅的娇小姐。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一个女子,竟然也曾经有这样的嗟叹。

无论是在年少的时候恋慕上表哥,还是像现在周旋于各色人马之间,都是把她往“停机德、咏絮才”方向培养的父母所不能想象的。

家里最鼎盛的时候,爷爷是户部右侍郎,父亲任盐课,李家曹家同气连枝,四大家族坚不可摧。他们李家曾经四次接康熙爷圣驾,银子像淌水一样花出去,曹家出过一个亲王王妃,最炙手可热的八阿哥胤禩都与他们有姻亲关系。她的舅奶奶,也就是爷爷的表妹,正是当朝密妃,如今的密太妃。

说是奴才出身,到底也挣得一个皇亲国戚的名分。

这样威势赫赫的家族,倾倒起来却如同大厦崩塌。

那首《哀江南》怎么唱的来着,“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雍正元年,李家抄家。雍正五年,曹家抄家,爷爷李煦被下狱,流放。雍正七年,爷爷去世。

和硕怡亲王弘晓走过来,看牢她微笑:“上次给你的书,看了吗?”。

他安宁的黑眼睛里带着柔情。

颦卿点点头,双目就又低垂下去,闲暇之时,她的神思与魂魄总像游离在另外一个世界,这般缱绻忧悒的姿态叫弘晓魂不守舍。

他忍不住开始和她讨论《石头记》的读后感。此书自书成之后,作者抱着书稿到皇家出版社要求出版,出版社工作人员惊为天人,立刻上报皇上皇后,于是一夜之间天下皆知。

终于忍不住问:“林妹妹就是你,可是?”。

颦卿神情彷徨,弘晓自觉说错了话,不敢吱声。他扶着她到一旁花朵型沙发上坐下,谦太妃看到他们,忍不住对弘晓斜眼轻笑,她很鼓励这一对。

颦卿默思,弘晓看着她,自己不出声也可以看一两个小时。

《石头记》一书出版后,上至皇帝皇后,下到士子庶民纷纷成为黛粉,不少人痛责贾家侵吞黛玉家产、苛待弱女,不仁不义。

其实不是的。

李家崩塌得比曹家要快得多,她的太祖母文太夫人是康熙爷的乳母,曾亲自看护过圣祖出痘,被康熙爷亲口呼之为“此吾家老人也”。康熙爷还在的时候,他们李家甚至比曹家还要显赫,她和表哥常年住在李家的拙政园中,在文太夫人膝下承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