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玩法,用一句话简单总结就是:把手上的这三个球,不断往大里搞,在数量级上,搞得越大越好!
另外就是质量,三个球的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在“质”方面,提升的越高越好。
且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关于这点,打个形象的比喻:1挺弹药充足的机关枪,战胜1000杆原始人使用的长矛,肯定是毫无疑问。
高等级的物质、力量与法则,肯定能对低等级的物质、力量与法则,形成碾压,且完全不管后者在数量上面,占据了多大的优势。
当然,这不是在贬低数量,不是说数量一点都不重要。
在质量相当、没有明显代差的同水平竞争情况下,数量占据优势的一方,获胜概率自然也大。
所以在基本弄明白游戏的玩法之后。
周鸣接连几个瞬移,便抵达了5000光年外,一个距离自己“基地”最近的灰块边缘。
话说“灰块”里面都有什么?
混沌粒子。
游离态的、无能量的、尚未加载任何法则的混沌粒子。
而混沌粒子作用十分巨大,是构成这方星辰大海的最基础粒子,且具备物质能量双重属性。
如果往混沌粒子中,加载物理法则,混沌粒子便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分子、原子,构成世间万物的实体。
如果往混沌粒子中,加载力量法则,混沌粒子便可以变为各种力量的载体,承载着亿万种的力量。
正因为混沌粒子具有的这种“物质能量”双重属性,它便成为了一种最为普遍的资源,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开采。
尤其是对周鸣这种新手来说,收集混沌粒子,是开局初期,最安全也最适合他去做的事情。
第3章 建造神殿
进入混沌虚空之后。
在遍布混沌粒子的虚空之中。
周鸣拿出了藏在自己身体之中的“物质之球”。
然后开始催动物质之球,收集散布在四周的混沌粒子。
话说为什么要用物质之球收集混沌粒子?
没别的原因,周鸣觉得三个球当中,物质之球最小,需要补充一些“营养”,增大到他比较满意的程度。
于是在无尽的混沌虚空中,可以看到,无数的混沌粒子,飞速涌入周鸣手中的物质之球,如同一个黑洞,带动无数的混沌粒子,如龙卷旋涡般运动,场景如长鲸吸水一般,颇为壮观惊骇。
不过。
即便场面搞得很大,由于混沌粒子的密度较低,周鸣忙活了24个小时,也只收集到了1600单位的混沌粒子。
这么点单位的混沌粒子,具体能干什么?
系统告诉周鸣,如果加载物理法则的话,1600单位的混沌粒子,可制造出大概160亿吨的物质……这似乎颇为可观。
即1单位的混沌粒子,可转化为1000万吨的物质。
现实世界中,地球的质量大概为60万亿吨。
通过吸收混沌粒子,周鸣大约需要3750天的时间,便能制造出一个地球。
知道自己需要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才能造出一个地球后。
第二天,周鸣就离开了混沌虚空,不再收集去混沌粒子了。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