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卢沙武估计的那样,攻占长安简直太轻松了,蒙古军连抵抗都没有就远遁撤走。朱瑶和卢沙武的军队顺利的占领长安,这一下可不是小事,西京八水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京城,虽然经过残唐的不断烧躲,不断地战乱,让这里民生凋敝,长长安城早就不复当年的风光。宋朝的京师在汴粱,后来南渡建都临安,长安成为了一个名称,但这是关中陕西的中心,又是陕西路的治所,还是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地位。
这一变化立即引起了天下注意,各方面都认为商洛军是强军劲旅,大有希望,纷纷转向投靠商洛军。部队在迅速扩大,西北地区,历来是出兵出将的地方,这里民风彪悍,尚武遵侠,男儿不排斥当兵,是历朝历代兵乱最烈之地。卢沙武没有时间管别的,大量增加的军队,快速平定的四方,让卢沙武把精力全用在了军队建设上。
把总参谋部迁到庐州的蓝玫瑰看着手里的情报,久久不语,看来朱瑶还是真的有水平,看到了进兵陕西的战略价值。商洛军终于占领长安,恐怕以后会成为一股极强的实力。当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和蒙古军战斗没有多少,大部分是和各地的军阀在战斗。自己千方百计的维护大宋朝廷,就是为了不陷入战乱,没有同意蓝雁的计划,杀死忽必烈,就是不想让北方陷入到这样的境地。可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最后是卢沙武这一支部队。华夏军正在解决扬州一带以及苏北的蒙古军,其他部队在向北推进,让蓝玫瑰担忧的是大都传来的消息,忽必烈陷入昏迷之中。
大元是金真太子监国,否定了忽必烈的很多路线,开始减免赋税,收缩兵力,固守中原地带,加强河南的防御,兵力在快速的后退,向东海,徐州和开封一代集中。
根据各方面汇总的情报,蓝玫瑰知道,蒙古方面的战略意图是放弃不重要的地方,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和华夏军决战。
在商洛军成功占领长安的时候,华夏军占领了整个盐城以南的地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全部落进大宋的手里。蓝玫瑰并不高兴。当初否决叶晴和杨慧云的计划,就是担心蒙古方面向后退,占领这些地方,消化是需要时间的。
按着蓝玫瑰的想法,就是要慢慢的前进,让蒙古军方面不要感到太大的威胁,把兵力消耗在这些地区,拖垮蒙古的国力,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大都方面出现问题,忽必烈突然陷入昏迷,金真太子监国,让这个深深通晓汉文化的太子,采纳了汉臣的意见,竟然主动放弃这些地方,在河南集中了绝对的优势兵力。要是决战,以华夏军十多万部队,和蒙古军五六十万军队决战,就是武器再先进也不行。最后可能是伤亡过大让北伐失败。
发生在陕西的事情,蓝玫瑰不能不佩服这个金真太子,卢沙武进兵如此快速,明显的是蒙古方面有意放水,否则不会如此。
看着墙上的地图,叶乾已经占领了内江和遂宁。正在向成都进攻。可是卢沙武已经占领汉中,安康,这些地方的平定,已经构成了川陕南路的格局。根据情报部的情报,朱瑶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看来卢沙武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教给了朱瑶。对川陕之地的治理,完全是徽州军的路线,虽然在对待家族势力和土地政策上不一样,可是朱瑶注重恢复民力,注意官吏的清正,大部分地区实行军管。由于蒙古的统治,这些地区的世家门阀遭到沉重打击,形成不了阻力,短短的时间,商洛军扩展到十几万人,已经牢牢的控制了汉中地区。朱瑶占领洛川以后,没有向北进攻,而是停止了前进,和蒙古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
“稳定?”蓝玫瑰吃了一惊。蒙古丢掉汉中和长安并不奇怪,兵力大部分被牵制在中原地带,这是华夏军进兵给了朱瑶机会。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和平的局面,应该是商洛军向北进攻,趁机收复陕西北部,全面夺取黄河以南的地区才对。
“进兵顺利,停止前进?”难道?蓝玫瑰吸了一口冷气。这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商洛军不是攻占的这些地方,是蒙古方面特意让出来的。
蒙古让出这个地方为什么?当看到兵进四川的两个红色箭头,蓝玫瑰明白过来,金真太子这是用商洛军挡住华夏军在四川向北进攻。有商洛军挡住华夏军,蒙古西线就会安全,这样可以抽出大量的部队进入中原战场。战场兵力还会变化。蓝玫瑰不能断定卢沙武投降蒙古,可是这明显是在渔利。
不过对于朱瑶有这个头脑,蓝玫瑰还是很佩服的。时机和战略方向计算的都很准确。这时间之内,无论是蒙古,还是蓝玫瑰,都是拉拢商洛军的方式,决对不会武力进攻关中地区,那样只能把商洛军推向敌方。
蓝玫瑰也看出来金真太子的战略,这是一个比忽必烈有政治头脑的人,历史上金真太子是今年死的,现在已经入秋,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会死去,不过历史已经改变,忽必烈在原来的历史中,并没有重病这件事发生,那么金真太子也就不一定得死。就连阿合马都没有被刺杀,还谈什么?如果是金真太子即位,对北伐大业将是严重的影响。
长时间的思考,蓝玫瑰知道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定局,看情报部传回的消息,朱瑶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也在改变当地的民政,改善民生条件。看来只能把朱瑶他们放在其后解决,以免把他们逼得投靠蒙古,那才是真正的败笔。想到这,立即让人通知让情报部派出人员,接触商洛军,交代明白华夏军的态度,同时带去蓝玫瑰的一封信,亲自交给朱瑶。
蓝玫瑰必须未雨绸缪,已经看出来了,卢沙武降到从属地位,商洛军真正说了算的恐怕是朱瑶。蓝玫瑰不能再等待了,因为金真太子掌权,完全改变了战略,既然蒙古方面后退,空出的地方不可能不接收,虽然知道是一种战略,可是蓝玫瑰不得不接受。
接到命令的五个军没有再保留,全力向前推进,终于在一个月以后,华夏军占领整个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平定两淮地区。山东的第五军占领胶东半岛全境,完全控制沿海地区。
蒙古军被压在河南到徐州一带,第五军占领邳州,在东侧逼近徐州,中央军占领宿州。新一军占领潢川,逼近信阳。第三军占领毫州,历时两个多月的北伐第一阶段胜利结束,以华夏军占领两淮地区为基点。
蒙古方面不但没有成功南下,反而丢失两淮。金真太子的战略得以实现,可是他却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因为苏醒的忽必烈大发雷霆,金真被狠狠的训斥一顿。
忽必烈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个梦,记不清是什么内容,在梦里感觉到他的南妃离他远去。看到南妃的泪水,忽必烈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可是他醒不过来,浑身极度的疲劳,没有一丝力气。在一阵刺痛后醒过来,感到嘴里很苦,一股经常喝参汤的味道。
看到站在面前的太监连滚带爬的跑出去,忽必烈不知道为什么,他当时大怒,这样没有规矩,全都该杀。可是浑身无力的忽必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在他心里生气的时候,以太子为首的一干大臣进来,金真激动的说道:“父汗,你终于醒了,吓死儿臣了。”
看到金真的眼泪,忽必烈感到一丝迷茫,难道自己昏睡很长时间吗?过了好半天,忽必烈在金真的话里才听出来,自己竟然昏睡了一个月时间,这怎么可能?一个月不吃不喝,能活着吗?
很快忽必烈就明白了,原来,汉人御医每天用麦管滴注的方式为自己灌参汤,这才维持了忽必烈的生命。看到金真太子憔悴的一脸病容,忽必烈叹息一声:“我儿辛苦了,我没事,回去休息吧。”
看到忽必烈真的没事,连忙安排御膳房准备流食,让忽必烈恢复身体,金真太子打算回去休息,他的身体也快垮掉了,只是忽必烈在昏迷,他必须撑着。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忽必烈问道:“怎么没有见到南妃呢?难道她没有照顾朕?”
一干大臣全都低下头,金真站住说道:“父汗,你的身体就是因为这个南妃,儿臣已经把她关押起来,听后父汗发落。”
忽必烈勃然大怒:“你是说朕荒淫无道了。”
金真一下跪了下来:“儿臣不敢,但是御医说是因为如此,这个南妃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