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他奶奶也讲过这事,她们那个年代,一旦到了这个季节,地里就没活,也没办法种植粮食,村里的干部就会组织大家一起种一些简单的药材,到了来年,收完药材,又能接着种粮食,两样都不耽误。
现在,林砚池也想效仿她们这样的做法。
想要说服赵保国并不难,难的就是药材种植后,他们该怎么销售。
村里没有这样的买卖渠道,若是种了卖不出去,那亏的都是大家的血汗钱。
不过有陈牧安在,销售就不是问题了。
据林砚池了解,他们药房几乎是掌管了整个县城到农村的药资,对药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每年卫生部都会安排人到各个地方采购。
如果林岗村能把这笔大单接下来,收入绝对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而作为这件事的负责人,他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
林砚池并不觉得自己贪心,任何事情有好处就有坏处,种植药材是他提出来的,能赚钱固然好,若是亏了,必然也是他来承担后果。
机遇总是伴随着危机,就看谁的胆子大了。
看到林砚池,陈牧安仿佛就像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当初也是凭着一腔热血走上了那样一条路。
陈牧安答应了林砚池的请求,他向林砚池承诺,来年林岗村若是种了药材,他一定会去收购。
作者有话要说:
第33章
吃完饭,林砚池他们又跟着陈牧安去了药房。
陈牧安把人带进了药房的后堂,将林砚池的药材称重之后,就给把钱给了他。
不多不少,整整十块。
珍贵的药材什么时候都值钱,现在也不例外。
以这年代的购买力来说,十块钱能买的东西不少了。
家里不缺什么东西,两个人在街上逛了逛,在供销社买了点零食点心以后,林砚池看着街尾的照相馆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
“赵亭松,我们进去照张照片吧。”
赵亭松看了看自己,进城的时候他穿了件还算体面的衣服,一点也不脏乱,点了点头说:“好。”
上次照相还是大哥赵春风结婚的时候,一家人来照全家福,他自己还没单独照过。
照相馆有些冷清,老板见来了两个客人,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两位同志是照单人的还是双人的?”
两个男人来照相馆照相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他们县城,偶尔就会有朋友或者兄弟过来留影纪念的。
林砚池看着赵亭松道:“问你呢,照双人还是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