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有真本事的人,脾气古怪点没关系。”
朱瞻基笑道,“继续说。”
“这位李老爷子是造船的行家,据说年轻时在波斯待过,学过他们的造船技术。”
“刘先生是天文学者,在暹罗研究天象多年,对预测天气特别在行。”
听完介绍,朱瞻基很满意:“好!”
“已经准备好了。”
赵明拿出一叠文书,“每人的职责、授课内容、待遇条件都写得很清楚。”
朱瞻基仔细查看契约内容,特别注意待遇方面的条款:“给的够厚实,但也要求严格。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一般的教书,而是要为朝廷培养人才。”
签订契约时,那些教习也都很认真。
特别是张老船长,一边看一边念叨:“待遇是不错,不过这些规矩还真多。”
“规矩是必须的。”
朱瞻基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正规的学堂,不能像以前那样师徒相传。”
“明白明白。”
张老船长点头,“不过我这暴脾气,要是遇到笨学生忍不住骂人可别怪我。”
“骂可以,打不行。”
朱瞻基笑道,“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签完契约,就开始筹备学堂的具体事务。
首先是改建校舍。
那些闲置的院落虽然基础不错,但还需要很多改动。
“教室要宽敞明亮。”
朱瞻基对黄匠人说,“特别是要有足够的地方摆放航海器具。”
“明白。”
黄匠人说,“我已经画好了图纸。前院建教室和藏书楼,后院搞实践场地,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测天台。”
“造价如何?”
“不便宜。”
黄匠人掰着指头算道,“光是那些专门的器具就要不少钱。比如六分仪、罗盘、测深器这些,都是要从外地买的。”
“钱不是问题。”
朱瞻基说,“该花的一分不能少,但也不能乱花。每笔支出都要详细记录。”
改建工程很快就开始了。
黄匠人带着一帮工匠日夜赶工,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工。
“你们看这个设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