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令不出二口
所有人看着这一幕,多少明白了几分。凌风目光一转,转向了另一个人。这一次,他神色之中没有半分玩味的神色了,反而是目光凌厉,杀气腾腾的道:“说!你们伏击本将军人马的伏兵在哪里!”
那个人显然不如他同伴中庸,听了脸色瞬间惨白一片。不过他没有说话,只是木然的看着凌风,好似已经吓傻了。
凌风见他下的一紧说不出话来了,微微一笑道:“你别害怕,只要你肯说实话。我立即给你一些银子,还给你一块地。封官许愿自然不行,也不会给你多少财报。但是让你养活自己也似乎可以的,你也听说过我河东情况。让你后半生衣食无忧,说不定还能娶一个老婆呢!”
那个人浑身一震,募集光闪烁起来。
凌风若是封官许愿,他反而不相信了。他如此务实的说出少量的赏赐,他根本没有丝毫怀疑。
诛将眼见他神色犹豫不决,已经不在怀疑凌风了。所有目光都盯着他,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终于那个人挣扎的神色消失了,露出几分颓然的神色,咬咬牙道:“杨将军伏兵三万在落水口,准备趁着援兵半渡之际左右截住江面掩杀!”
听了他的话,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凉气。
凌风听了他的话也是一愣,落水口刚才还看过。两句互相通信息都听过那个渡口的,时常有士兵往来,怎么可能都没有发现呢?
除非是他们还没有动兵之前,哪里就已经埋伏了一只大军。也就是说,杨衮在哪里埋伏,在哪里伏击自己的人,早就设计好了。
而自己两路大军一起行动,中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无法推测。两军是否会调换位置,也无法确定。
谋略到了这种地步,也而是然人佩服了。马威有气惊讶,他也是最为愧疚的人。若是按照他法子,他可就万死不辞了啊。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内疚的咬咬牙心道,以后还是听节帅的吧。要我自己动脑子,只怕怎么死了都不知道!
其他人也多都有了这种想法,惭愧的低下头。
凌风目光中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忽而哈哈一笑道:“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为将领着,必须时时刻而思虑周全,凭借一时义气做事是不行的。你手里握有的可是很多兄弟的死活啊!”
所有人听到这话都暗暗点点头,马威用力一抱拳道:“末将以后再也不敢吧违背将军命令了!”
他这话一出,就是杨重训也心悦诚服的点点头。
凌风却轻轻一摇头,淡淡一笑道:“不!我能看出来,不是因为我足够的聪明。而是我和折家军早有秘密的通讯暗号,只是没有告诉你们而已。无论是谁谁有危险使者都会有秘密通讯方式的!”
众将领闻言这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又低下头沉思起来。
凌风微微一笑,指着地上的死人道:“你们本来都有所怀疑的,可是看到盟友的惨烈样子,都会有所怀疑。这就是一腔热血战胜了理智,险些让她一条命赚了咱们数万兄弟的性命!作为一个将领,千万不能凭借一时血气做事。凡是要冷静一下,仔细想想。即便是想的不对,他不耽误你一盏茶功夫。今后咱们军中就要立一个一盏茶规矩,不管是多紧急的事情。先坐下来喝杯茶,仔细想想才做决定!”
很多人听到他这样一说,终于重新燃起了丢自己的信心。就是马威也暗暗点头,心道:“着啊,要不是在这小子这么不要命,我也有所怀疑的!”他想着,看了凌风一眼,十分确定道:“节帅肯定是不会错的,我曾经怀疑过!”
凌风将他们神色收入眼中,对那个契丹士兵微微一笑道:“我的人会给你一匹马,你前往雁门关找一个叫做呼廷廷大将军,就说让他复杂安排你。你先留在雁门关,回去之后我会给你一个妥善的安排!”
那个人听了,沉吟一阵立即抱拳点头。他刚要转身跟着卫兵离开,凌风突然叫住他微笑道:“你到了雁门之后,我应该赢夺取应州了。你可以写信告诉你在关外的亲戚族人。说我河东敞开大门,欢迎他们来中原做生意,来种地。中原疆土广阔,海纳百川。只要不做我们的敌人,就是我河东的百姓!”
那个人听了一愣,眼眶热了一热,用力点点头。
草原上本来生活艰苦,杨衮能够招揽这么多人,他凌风为何不能?
自古以来,中原人对草原人的仇恨非常深。这种仇恨导致让他们不愿意喝北方有所交流,而是去了这种交流,北方百姓是去了汉人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这就导致他们越来越穷。越来越穷,他们就越来越希望获得中原的东西,搜易他们更加有侵略性。
越是有侵略性,中原人呢越是痛恨他们。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恶心循环。
至于他对那些将领说的话,其实也是让他们重新梳理信心而已。
当他开始处理政务的时候,他就发现君主集权是如何可怕的事情。他处理河东一地的事情,若是想要所有问题都处理了,三个自己都不够。
而一旦自己还要休息吃饭等等,要忽略多少问题?
一个郡主坐拥江山,他如果吧权利都击中道自己身上,要忽略多少问题。
历史上那些昏君被人骂个半死,可是谁知道他们有些也是工作狂呢?
眼前的郭威不说,康熙潜龙每一个人都是工作狂,每天处理事务到深夜。
就是大昏君朱温也是一个工作狂,每天工作道凌晨两天。
所以要让自己的地盘稳定,他必须培养臣子都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虽然做不到尽善尽美,可是能把他们心思放在处理公务上而少了权利争斗,更加利于自己的发展。
他只需要从宏观上把握住权利的命脉,让各方势力都得到制衡就可以。就像是明朝皇帝嘉靖,三十年不上朝,朝廷不还是照常运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