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国,野山乡。
清九踏在故乡的土地上,脸色复杂,陷入了沉思。
自山洞结识以后,端阳执意护送二人,回归野山乡。
途中一片平静,并无匪患猛兽袭扰,清九明悟,自己结识的这位兄长,实力怕是极高,暗自有些庆幸。
经过几日赶路,总算抵达野山乡,若非端阳有重任在身,恐怕还要多待些时间。
临别之际,端阳又赠予了清九几样物品,道了声再会,才化作流光,离开了野山乡。
清九此刻站在高处,溢目而望,记忆中的野山乡,茅舍紧凑,欢声笑语的场景消逝不见,取而代之的,几间矮房宛如繁星点缀天空,散落在四处,安静且孤寂。
映山红还在。
清九瞧着遍地花骨朵,一时间欣喜取代了忧愁,恨不得一头栽进花海。
他自顾自的,埋头摘了几朵,连着根,一起拔出来。
贴近鼻尖,拼命汲取着花中散发的芳香,他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似乎闻到了世间最沁人心脾的芳香。
“初一,看啊,这就是野山乡的宝物,它还在,一直都在。”他又抓了一把花,开怀大笑着,跑向初一,全部塞进了她的怀里。
初一也跟着笑,举着花草,凑近鼻尖,细细闻汲着花中的芳香。
野山乡还在。
他们一定还在。
清九心中有了一丝希旎,他放下手中的映山红,俯低身躯,又把它们栽回土里,随即拉着初一,奔跑着赶向了最近的一处矮房。
跑累了,他们转为步行,一会儿后,俩人抵达了那间外墙呈现暗褐色的矮房前。
咚!
清九正要抬手敲门询问,凑巧木门大开,走出来了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妇人。
她左右顾盼一番,目光看着清九,才张开皲裂的嘴唇,缓慢的问:“你们,是来找人的吗?”
“是的婆婆,我们寻友,一直到了这里。您在这里住多久了?”清九神色和蔼,一字一句的说道。
“老身一直居住在这里,有几十年了,孩子,你要是寻亲的话,多半没有结果的。这里十多年前遭大难,现在已经没有几个活人了。”老妪眼光浑浊,说起大难,身体似是在颤抖,显然不愿多提及,只是粗略的说着。
听到这番消息,清九并不失望,已经微笑着,动作轻柔的凑近老妪耳畔,问:“婆婆,天快黑了,我想请您帮我们寻个落脚的地方,可以吗?”
“嗯,那好吧,你再往前走一段路,不远处有间黑房子,荒废了很久,你们收拾一下可以住下。”
老妪抬起干瘪的手掌,指着一个方向,说道。
然后不再言语,抬头看了一眼老天,老人走进屋内,关上门。
根据老妪提供的方向,两人继续前进,小半会儿后,果然发现一间黑土建造的矮房,不过周围杂草林立,显然许久不曾居住。
“你休息吧,我去把屋子整理一下。”清九嘱托了一句,便提步上前。
夕阳西下,清九疲惫的撑着墙,大口喘气。
收拾了一下午,总算把毒虫灰尘清理的七七八八了。所幸屋内空荡,只有一张竹床,一方小桌,简单打扫,已经焕然一新。
比西街那房间干净。
清九是这么认为的。
又去河边取水来,把窗台屋内擦拭一番,已是夜晚了。
夜深了,初一已经睡下,清九坐在桌前,取出来一本古朴的书册,准备挑灯夜读。
书籍的封面,四个大字抒写的龙飞凤舞,显得神采奕奕。而右下角处,还有一排小字:沈之夜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