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宋新桐,张翠花心底就不舒服了,不过一想到自家儿子是秀才了,她虽然嫁了个秀才,可是是个毁容秀才,以后是考不了状元的,这样一想心底也舒畅了。
同时也不愿意被比下去,直接大声嚷到:&ldo;怎么可能!肯定不会差的,比他们的还要好,咱们家可是考上秀才了,比做房子喜庆多了,等十五那天,到时候你们都来啊。&rdo;
&ldo;好勒,那天我们保准到,你就放心吧。&rdo;
张翠花笑着应下,又高声和坝子外面干活的人也说道:&ldo;大家都在这里正好,我也懒得一家一户的去通知你们了,十五那天大家都来啊,不在这儿的大家都转告一声啊。不过某些断绝关系了就不要来了。&rdo;
几个洗衣服的女人干笑了一声,没有接话。
张翠花得意的看着对面坝子上坐着的宋新桐,哼,谁叫你以前不听她的话,要不然现在你们也能沾一点光,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般想着,张翠花心底更加舒爽了,背着背篓就快步往家里走去。
秋婆子朝地上啐了一声,&ldo;谁爱去谁去,她家的东西我还怕下毒呢!&rdo;
洗红薯的婆子不由笑了起来:&ldo;你也太小心眼了,有肉吃还不去。&rdo;
&ldo;不去,吃了牙痛!&rdo;秋婆子说。
&ldo;我也不去,让我家老头子带着几个孙子去,不吃白不吃。&rdo;
&ldo;好了,快洗你的红薯。&rdo;秋婆子转头看着宋新桐,&ldo;新桐,张翠花她们现在高兴得不得了,大家都捧着,你不愿看就别看。&rdo;
&ldo;没什么,人家考中秀才了高兴得意很正常,这和我又没什么关系。&rdo;宋新桐嗤了一声,然后拍了拍浅蓝色的裙摆,起身说道:&ldo;秋婆婆,时辰不早了,我去里面拿了账本也先回去了。&rdo;
&ldo;好好好。&rdo;秋婆子叮嘱着,&ldo;你路上小心,大丫别顾着看旁边的野鸟,好生护着新桐。&rdo;
大丫应着:&ldo;晓得勒。&rdo;
宋新桐从走进工坊里面,走到账房房间里,房间门上挂着锁,&ldo;谢义呢?&rdo;
旁边路过的死契工人说:&ldo;东家,谢小哥去仓库里点货去了。&rdo;
这还不到之月底,点什么货?江明昭也没有派信过来要提前过来运货啊?宋新桐狐疑的看了仓库的方向,然后抬步就朝仓库里走去。
一进仓库,就看见谢义领着工人们正在捆粉条,并往上面沾印刻着桐记两个字的包装条。
&ldo;怎么跑这来了?&rdo;宋新桐走过去,问谢义。
谢义忙起身说:&ldo;我来数一数这些包装条,又太够了,最多还能用到十五,这两天得赶紧再制作一些出来。&rdo;
包装条‐‐类似于与现代买面条时外面包裹的那层纸,但更加窄小,用来做固定的作用,同时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
原本当初杨树他们说直接用蒲叶或者是稻谷苗来捆,不仅节约,还方便。但宋新桐想着用这种包装条能起一个宣传的作用,这个无论谁买回家都知道这是她们桐记最先卖的这个东西,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代理商之类的。
这个包装条的成本小张的一文,大的五文,可以捆一大捆。
当然捆着这些的都是质量上层,专门卖给大客户的,这也是江明昭提议的,至于有些零散的,稍次一点的,这是撞在一个大麻袋里,上面依旧印着桐记的标记。
当然,批量算下来,成本也不算高,最后都算在了江明昭的头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你咒老娘闺女?
&ldo;做吧。&rdo;宋新桐没什么意见,毕竟是必须用的。
&ldo;好。&rdo;谢义点了点头,&ldo;就是用纸成本很高,要是能换一种就好了。&rdo;
&ldo;嗯?&rdo;宋新桐不由多看了他一眼,这部分开支一直都是大头,如果真能想到更节约的法子的话,那真的能节约很多银钱,&ldo;大义哥你想法很好,不过很难找到替代品,你要是能想出来更好的法子就同我说。&rdo;
谢义点点头:&ldo;好的。&rdo;
&ldo;那成,要真想出来了,算你大功一件。&rdo;宋新桐又转头看着旁边断掉的碎粉条,&ldo;碎粉条这么多?&rdo;
&ldo;最近太阳越来越裂,很容易就晒碎了。&rdo;一旁的工人说。
宋新桐皱了皱眉,这里的碎粉条都有上千斤了,这样可不行,碎成一节一节的可卖不出什么好价格,&ldo;你们盯勤快一点,别晒过头了,现在天气逐渐燥热,不晒那么干就阴存着也不会坏。&rdo;
&ldo;知道了,东家。&rdo;工人们当即应下。
宋新桐看着成堆的粉条,说道:&ldo;大义哥,这些长一些的粉条留起来,这边比较细碎的粉条你分装给叔叔婶婶们带回家去。&rdo;
&ldo;好的。&rdo;
&ldo;那可谢谢新桐啦,上个月吃了一回你送我们的粉条,真的太好吃了,不过就是不能多吃,容易吞口水。&rdo;一位妇人说道。
宋新桐笑了笑,的确是这样的,以前在外婆家就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吃了粉条cao得很。意思就是不停吞口水,想吃肉。
在这个桃花村里,能天天吃上肉的人家估计除了她们家敢这样,其他没有人家会这样,哪怕是秋婆婆一家也赚了几十上百两的银子,也舍不得每日吃,最多几日吃一回。